憑借著獨特的東方魅力與清新的氣質,再加上非凡的天分和後天努力,馬友友成了國際音樂界難得一見的天才型大師,他所獲得的成就讓人歎為觀止。在別人眼裏他的一切都得到的如此輕而易舉,而隻有他明白自己在音樂這條道路上所經曆的艱辛。
年少時期的迷茫無措,讓馬友友差一點與音樂舞台失之交臂,將自己的天賦浪費;而成名之後所經曆的病痛又讓他冒著失去一切的風險,差一點就要與他摯愛的大提琴永別。這些迷茫和痛苦都是馬友友前進道路上的阻力,但因為有了音樂夢想的指引,他戰勝了這些阻力,終於走上屬於自己的星光大道。
如果說音樂的天賦是上天給予馬友友的禮物,那他自己對於這一夢想的堅持則是讓這份禮物大放異彩的最關鍵因素。如果沒有了這份執著和努力,就算有再好的天賦,也終究一無所獲。
夢想需要冒險
為失敗懊悔並不是成就夢想的道路,隻有不斷追求、不懈努力,不停地去嚐試新的方法,才可以讓夢想更靠近一些!
在美國電視業中,有一個被譽為電視先驅的人,他在美國電視業剛起步的時候萌生出很多前所未有的想法,並通過不斷的努力推動了電視的普及,讓這一產業變得無限紅火。他就是摩洛·路易斯,一個不斷在冒險之中追求夢想的人。
摩洛·路易斯在19歲時才跟隨家人來到紐約,這個燈紅酒綠的世界和他以前的生活環境大不相同,路易斯知道:要想在這裏生存下去,就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而在紐約獲得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就成了他心中的一個夢想。
在朋友們的幫助之下,摩洛·路易斯很快就得到了一份在廣告公司兼職的差事,他需要每天跑外勤,遞送資料或者聯絡客戶,工作忙碌到他總是腳不沾地地奔跑在城市的每個角落,而這份工作的薪酬每周卻隻有14美元。在如此繁重的工作壓力之下,年輕的路易斯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夢想。每天晚上6點下班之後,他就會前往哥倫比亞大學的夜校學習,在這裏努力提高自己,儲備獲取成功所必需的能量。哥倫比亞大學的廣告學是非常著名的專業,摩洛·路易斯就是當時這一科係之中最努力的學員之一。工作和學業兩頭兼顧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有時候為了不耽誤工作,路易斯總是在結束學校的學習之後,再趕去公司忙工作,往往要從晚上11點一直忙到淩晨2點才能回家。
經過了一年的努力,勤奮的摩洛·路易斯獲得了上司的賞識,上司決定提拔他,這對於每一個職員來說都是難得的機會,但路易斯卻毅然放棄了這個機會,因為他有更為遠大的夢想,即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就在電視尚未普及的當時,摩洛·路易斯決定離開廣告業而投身電視業,投身這一陌生的領域對他來說是一次極大的冒險,但同時路易斯也感到這裏麵同樣隱藏著很多機遇。
利用之前從事廣告業的經驗,摩洛·路易斯開始遊說各大百貨公司在CBS電視公司所製作的《紐約交響音樂》節目中做讚助商。而當時人們對於電視的接受程度遠不及現在,電視廣告也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所以百貨公司的老板都很難接受這個建議。摩洛·路易斯因此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但當周圍的人勸他不要再去冒險時,他卻絲毫沒有懷疑自己的選擇,他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讓大家接受這一新的廣告形式。
最後,在摩洛·路易斯高超的談判技巧和堅定的決心麵前,百貨公司的老板們逐漸動搖起來,他們被這個年輕人所表現出的熱情所打動。摩洛·路易斯說:“我的夢想就是在電視領域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而且幫助您的百貨公司成為大家都知道的品牌。我知道隻要我堅持不懈,就像我能打動您一樣,您的廣告就可以打動所有的電視觀眾。”一單又一單廣告合約被簽署,而CBS電視台對於摩洛·路易斯的廣告策劃也非常感興趣,這件事似乎快要成功了,可惜勝利的曙光卻隻是一晃便又消逝了。由於摩洛·路易斯與客戶所簽署的合約之中存在一些問題,他的創意被迫流產了。
眼看即將成功的計劃破滅了,大家都很為摩洛·路易斯感到惋惜,可是他卻並沒有沉溺在這種哀傷的情緒之中,因為他知道:為失敗懊悔並不是成就夢想的道路,隻有不斷追求、不懈努力,不停地去嚐試新的方法,才可以讓夢想更靠近一些!此事結束之後不久,摩洛·路易斯就接受了一家公司的聘用,成為該公司駐紐約辦事處銷售業務部門的負責人,雖然有著可觀的薪水,且摩洛·路易斯也可以在這裏發揮自己的才華,但是他卻隻是把這裏當做自己暫時棲息的地方,隻要攢足了力氣,就要重新騰飛。
再安逸的生活也不能讓他感到滿足,因為對於他來說,實現夢想比任何事情都重要、都急迫。幾年之後,路易斯又一次踏足久違的廣告業,在承包了華納影業公司業務的湯普森智囊公司擔任副總經理,這對於摩洛·路易斯來說無疑是人生之中的第二次冒險。雖然第一次冒險的結局有一些慘淡,但絲毫沒有影響他對於這一次重回電視圈的信心,因為他想要做的事就在這裏,他的夢想也在這裏,隻有電視業才是他最終的歸宿。
摩洛·路易斯依然保持著以前的熱情,並比以前更加成熟了。他首先在電視節目之中義務幫忙,辦理著瑣碎的小事,積累了很多節目經驗。經過了兩年的積累和學習之後,他為公司提供了多樣化綜藝節目的構想,為CBS電視台帶來了空前好評,也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在街上幹杯》節目因為有了摩洛·路易斯的加盟而大受歡迎,他層出不窮的創意讓這個節目變得長久,多年來從未間斷地播映著,成為競爭激烈的電視圈的一大奇跡。
摩洛·路易斯終於獲得了他想要的成功,在電視圈中成就了一番事業,他不僅進入了紐約上層社會,為自己謀得了一席之地,還推動了電視業的發展,從此讓摩洛·路易斯這個名字永久地出現在電視史上。這一切的獲得,與他對夢想的堅持是分不開的,由於這份堅持,他敢於冒險,最終獲得了最豐盛的回報。
夢想敲門聲
有的人把這個世界當做一個冒險的樂園,因為它隱藏著很多樂趣等待著人們去發掘。追尋夢想是在這個冒險樂園之中所得到的最大樂趣,當一個人經過千辛萬苦而終於抓住了他想要的東西時,那一刻的興奮和歡愉將超越世上任何的寶藏,而夢想就是我們最大的寶藏。
我們對冒險要有清醒的認識,它不是冒失,不是跌跌撞撞地去追求;它也不是危險,不是懵懂地去進入不可掌控的環境。冒險是對夢想的鍥而不舍,是對危險的無所畏懼,它需要冷靜的大腦,也需要澎湃的激情。
勇敢地為了夢想而冒險,你會比自己想象中做得更多、更好!在冒險的過程中,雖然不斷經受著考驗,卻也會不斷獲得獎賞。為夢想冒險,你將得到生活最好的饋贈。
虛掩的門
當吉·海因斯碰到終點線上那條繩子時,他的力度如此之輕,卻打開了讓世界為之震驚的大門。
墨西哥曾在1968年承辦過一屆奧運會,在當屆奧運會比賽中,出現了人類曆史上第一個將百米賽跑的成績推進到10秒以內的選手,他就是美國選手吉·海因斯。當他風馳電掣般地跑過百米賽道,用9.95秒的成績打破世界記錄,更打破了人類百米速度的10秒大關時,整個觀眾席都沸騰了!大家用歡呼來表達著內心的激動,而吉·海因斯氣喘籲籲地看到眼前9.95秒的記分牌時,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攤開雙手喃喃自語地說了一句話。遺憾的是,在當時人聲鼎沸的環境之下,沒有人聽到他說什麼,連他身邊的話筒也沒能記錄下這一句。這一個場麵在經過電視轉播之後,被全球幾億觀眾看到了,但當時的人們隻看到吉·海因斯表情感慨地動了動嘴,卻不知道他說了什麼。
這件事過去16年後,1984年美國洛杉磯又承辦了新一屆奧運會。在比賽開始前夕,一個名叫戴維·帕爾的體育記者拿出了以前奧運比賽的錄像,回放著這些資料片,希望從中找到一些電視節目素材。當戴維·帕爾看到吉·海因斯奔馳過賽道之後喃喃自語的表情之後,也非常激動,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時刻:人類曆史上第一次有人在百米賽道上突破10秒大關。而海因斯在打破記錄之後的喃喃自語,也被戴維·帕爾看在眼裏,他覺得那一定是一句非同凡響的話。為了搞清楚海因斯說了一句什麼話,戴維·帕爾決定去采訪他。
16年雖然是漫長的,但奪冠那一刻的激動卻在吉·海因斯看到錄像時重新浮現,他一下子就想起了自己當時所說的話,他告訴戴維·帕爾:“我說的是:上帝,那扇門原來是虛掩的!”
憑借著體育記者敏銳的職業感覺,戴維·帕爾知道海因斯絕對不是隨便說那句話的,他立刻采訪海因斯講這句話的緣由。在他的追問之下,吉·海因斯娓娓道出了自己當時的感想。
在百米賽道上,短跑運動員們不斷創造著奇跡,人類百米的速度不斷被刷新著,直至1936年在柏林所舉辦的奧運會上,美國出現了一名天才的短跑運動員歐文斯,他讓百米速度提升到了10.03秒。這一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後來的運動員雖然都在不斷努力突破,可是在30年裏居然沒有一個人能夠超越歐文斯的記錄。醫學界的權威詹姆斯·格拉森醫生更斷言:人類的肌肉纖維所能夠承載的極限運動力是不能超過每秒10米的,因此在10秒之內跑完一百米是一件不可能的事。10秒成了百米賽道的極限,也成了所有運動員不能突破的成績。
在吉·海因斯成為運動員之後,“10秒極限”的說法已經暢行,一段時間以來吉·海因斯也非常相信這種說法,他認為自己不可能在10秒之內跑完百米跑道。但是吉·海因斯是一個堅韌不拔的人,他希望自己可以創造出更好的成績。為了實現這個夢想,他堅持不懈地努力訓練,而他的目標就是超越10.03秒,取得10.01秒的百米跑道成績。
雖然隻有0.02秒的差距,但對於已經達到“極限”的短跑運動員來說,卻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前輩歐文斯的卓越表現令人備感壓力,而醫學家的論斷更在心理上讓他們放棄了爭取的動力。吉·海因斯的跑道之夢因此做得非常艱辛,無數個日子裏,他在跑道上揮灑著汗水,為了獲得一點點的提高而不顧傷痛地訓練著。在長達數年的訓練之中,吉·海因斯對自己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他每一天都要求自己用最快的速度跑完5公裏。對於短跑運動員來說,這麼長的賽道訓練完全沒有必要,但是吉·海因斯卻告訴自己:百米冠軍不一定是在百米賽道上練出來的,他需要有更艱苦的訓練計劃,才能跑出好成績。為了實現冠軍夢,為了讓自己突破那0.02秒,他要付出更多。
對於追求夢想的人來說,能夠為了夢想而付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吉·海因斯一點都沒有覺得訓練有多苦,反而樂在其中。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墨西哥奧運會上,他終於獲得了冠軍。但更讓他感到詫異的是:他居然突破了不可能超越的極限,打破了“10秒極限”的咒語,不僅完成了10.01秒的夢想,更不可思議地進入到人類運動“極限”時間之中!
吉·海因斯看到記分牌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以為10秒的大門是緊緊關閉的,直到此時他才發現:那扇門不過是虛掩的,當他輕輕一推,便將門打開了!當吉·海因斯碰到終點線上那條繩子時,他的力度如此之輕,卻打開了讓世界為之震驚的大門。
聽了吉·海因斯的故事之後,戴維·帕爾備受感動,他將這個故事寫成了一篇報道,終於讓大家知道了吉·海因斯為了夢想而不懈努力的故事。但是對於諸多熱愛體育的觀眾們來說,這篇報道的意義絕不僅限於此,吉·海因斯那句話才是最重要的啟迪。
夢想敲門聲
對於勇於追求夢想的人來說,“奇跡”和“極限”也會給他們帶來壓力,而他們之所以超越極限,所憑借的正是對夢想的執著。
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人類社會已經在各個領域之中創造出了許多奇跡,完成了很多原以為不可能達成的任務。每一個奇跡的出現,都是令人歡欣鼓舞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奇跡”卻也成了限製人們發展的障礙。因為大家將“奇跡”作為終點,認為自己再也沒有辦法超越那條線了。
有多少人因為“奇跡”和“極限”而放棄了對夢想的追求,頹然而退?又有多少人望著眼前的高山失去了他本可以獲得的成就?由此看來,“奇跡”和“極限”並不一定是值得驕傲的,因為它也會扼殺人們的挑戰欲望。
當一個人真正地為夢想而付出,就會發現很多的“奇跡”和“極限”都是可以超越的,很多的門都隻是虛掩的。把沙石奉獻給高山,你會發現巍峨的大門其實隻是虛掩著;把溪流奉獻給海洋,你會發現浩瀚的大門其實隻是虛掩著;把你的汗水奉獻給夢想,你會發現豐收的大門隻是虛掩著;把你的夢想奉獻給藍天,你會發現飛翔的大門也隻是虛掩著。隻要我們將自己的努力奉獻出來,你會發現屬於我們的成功大門,也是虛掩著。
天才的足球夢
我不能有一天停止訓練,如果停止訓練一天我就會離實現夢想遠一天。我想要盡快地讓自己踏上球場,成為一名真正的足球運動員!
在裏約熱內盧的一個貧民窟裏,有個熱愛足球的男孩,當看到足球運動員在綠茵場上奔跑的身影時,他總是激動得快要跳起來,因為那是他的夢想!渴望成為足球運動員的男孩不斷長大,可是貧困的家庭卻不能為他的夢想帶來任何的幫助,哪怕隻是一個足球也不是他的父母能夠買得起的。小男孩每天隻能踢著塑料盒,踢著汽水瓶,有時候還從垃圾堆裏撿出椰子殼來踢。他在能夠找到的任何一塊空地裏,帶著“球”飛奔,幻想著自己成為叱吒綠茵場的足球王者。
機會總是在不經意的時候出現,有一天,這個男孩在一個幹涸的水塘裏,猛踢著自己的新“足球”——雖然那是一隻豬膀胱,可是他卻踢得酣暢淋漓。一個路過這裏的足球教練看到了這一幕,覺得非常有趣,他仔細地觀察了男孩踢足球的架勢,覺得還像那麼回事。於是走過來對他說:“孩子,你這麼喜歡足球嗎?”
男孩抬起頭,聽到“足球”這個詞後眼睛閃閃發光,他對這位陌生人說:“是啊,我喜歡足球,能夠到足球場去踢一場比賽是我的夢想!”
教練見他這麼認真,拿出一個足球對他說:“你的夢想很偉大,隻要你不斷練習,我想你一定可以實現它!”說完,便把足球送給了他。
熱愛足球運動的男孩終於得到了人生之中的第一個足球,他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興奮地在空地上來回奔跑著。從此,男孩開始更賣力地訓練,他跟隨這名教練學習著踢球的技巧,並且進步神速,很快就能準確地將球踢進隨意擺放的水桶之中。
有了對於足球運動的渴望,有了教練的引導,有了屬於自己的足球,男孩覺得自己離夢想似乎更進一步了,每天都沉浸在足球訓練中的他似乎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從貧民窟裏走出去,成為一名足球明星是很多窮人孩子的夢想,但從來沒有一個孩子像這個男孩一樣努力。
聖誕節到了,大家都歡歡喜喜地回到家裏去和家人團聚,男孩的媽媽說:“我們沒有錢買聖誕禮物送給你的教練,就讓我們為他祈禱吧,這就是最好的禮物!”
男孩祈禱完畢,向媽媽要了一隻鐵鏟,跑到了教練家的花園裏,挖了一個坑。然後又回到訓練場開始訓練。當教練找到他時,他已經滿頭大汗。男孩對教練說:“聖誕快樂!我沒有禮物送給您,但是我為您的聖誕樹挖了一個坑,讓您可以輕鬆地栽好它。”
教練深受感動,問他:“為什麼聖誕節還不回家和家人團聚呢,這可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你每天都訓練得那麼認真,今天就不用訓練了。”
男孩倔強地說:“不,我不能有一天停止訓練,如果停止訓練一天我就會離實現夢想遠一天。我想要盡快地讓自己踏上球場,成為一名真正的足球運動員!”
正是在這種堅定不移的信念之下,男孩不斷地進步著,三年之後,17歲的他踏上了第六屆世界足球錦標賽的賽場,並在這次比賽之中獨力進球21個,成為全場最耀眼的明星,也為巴西捧回了足球金杯。刹那間,全世界傳遍了這個不為人知的年輕人的名字——貝利。
在這個年輕的“足球神童”英勇的表現下,巴西隊受到了激勵,表現出史無前例的勇敢,在第六屆世錦賽上表現神勇,一舉奪得冠軍。此後,在貝利的率領之下,他們愈戰愈勇,奪得了1962年第七屆和1970年第九屆世界杯賽冠軍,而貝利也成為至今為止全世界唯一的奪過三屆世界杯冠軍的球員!
當初裏約熱內盧貧民區的那個小男孩,經過多年的堅持,已經實現了他的足球夢,成為球場上當之無愧的王者。1969年11月19日,在馬拉卡納體育場中出現了讓人熱血沸騰的一幕,貝利踢進了個人職業足球生涯中的第一千個球。當那個點球成功之後,沸騰的觀眾甚至衝進場內表示祝賀,導致比賽一度被中斷。為此,桑托斯俱樂部將11月19日定為“貝利日”,用以紀念貝利在綠茵場上所獲得的成就。巴西總統對於貝利的戰績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宣布貝利是巴西的國家珍寶。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貝利在球場上的英勇表現甚至可以阻止戰爭,1970年,貝利出現在內戰不斷的尼日利亞,這裏雖然戰火紛飛,但當貝利要在尼日利亞首都拉各斯踢球的時候,正在進行戰爭的政府軍和反對派軍隊居然達成協議,在貝利比賽期停戰48小時,因為在這段時間裏,人們都要去觀看貝利踢球!
貝利已經成為現代足球運動中的巔峰人物,他成就非凡,成為了後人的榜樣。在長達22年的職業足球生涯中,貝利共參賽1364場,射進1282個球,贏得了包括世界杯冠軍、洲際俱樂部杯賽冠軍、南美解放者錦標賽冠軍等國際足壇上的一切成就,成為名副其實的“一代球王”。人們讚譽貝利,不僅因為他出神入化的球技,更因為他為了夢想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他用他的行動,證明了足球和夢想的力量。
夢想敲門聲
觀察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天才們,會發現他們具有一個共同點:對成功有著極度的渴望,這種渴望超越了常人。
因為有了夢想的引導,他們無所畏懼,可以在各種困難麵前不退縮,縱使遭遇到不可逾越的鴻溝,也會飛躍而過。
天才並不是天生的,在他們成為天才的過程之中也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在球王貝利成長的道路上,他時刻沒有忘記過自己的足球夢,一個貧民區的小男孩成為一代球王,支撐他一路前進的除了家人和教練,更重要的是來自於他內心對足球的熱愛和對自己的夢想永不放棄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