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圖書館長把獎品頒發給這位借書最久的讀者時,卡爾也出現在圖書館,他對於自己是否能在一個星期之後看到需要的書感到好奇,而館長卻笑眯眯地將所有的書都為他準備好了。卡爾看著眼前的一切,有些不敢相信短短幾天之內會有這麼大變化,他問:“館長先生,你是怎麼做到的?”
館長摸了摸自己已經光禿禿的腦袋,笑著說:“我隻是找它幫了一下忙而已。”
思考敲門聲
再難的問題,經過思考之後都會變得簡單,改換思路就可以帶來不同的解決方法,好的辦法讓人輕而易舉地達到目的,智慧地思考也讓人們不再被難題困擾。
一直都不願歸還圖書的讀者,隻是因為他們太過懶惰,要改變這種懶惰,就必須有足夠吸引他們的事情。這位館長正是通過仔細分析思考,找到了這一症結,才想出了用獎品吸引大家還書的良策。而事實證明,他果然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成功地收回了那些長達數年都沒有歸還的書。
懸而未決的問題長期困擾著人們,隻是由於沒有人去思考解決的辦法,在人們的大腦之中,蘊藏著解決一切疑難問題的良策,但它們並非觸手可及,需要我們通過思考的力量將它們找出來,才能讓智慧發揮作用。
驅蚊電台
其實方法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隻是一直沒有注意到它而已,隻要動腦想一想,就會讓生活發生大變化。
在加拿大蒙特利爾一帶,潤澤的地理環境讓蚊子繁殖得非常快,它們似乎非常熱愛這裏的人們,總是喜歡與人們形影相隨,不斷攻擊著人們裸露的肌膚,給人們帶來很多困擾。而根據生物學家的考察發現,在這裏總共生存著四十多種不同種類的蚊子,它們的體型、叫聲各異,但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嗜好吸血,嗡嗡的叫聲幹擾睡眠。
由於這一特點,在蒙特利爾市有很多的驅蚊專家,他們有的利用藥物,通過噴灑不同氣味的噴霧讓蚊子逃走或者殺死它們;有的則建議大家使用環保的方式,掛起蚊帳,將蚊子遮擋在外麵;更有甚者希望可以在家裏養殖蜘蛛或者壁虎,請它們代為捉拿這些令人心煩的蚊子。而所有的方法都有不足之處,驅蚊噴霧讓人過敏,氣味更是難聞;蚊帳總有不小心被揭開的時候;養殖蜘蛛更不現實。這些方法被嚐試過之後,效果都不理想,人們發現蚊子並沒減少。
究竟怎樣才能擺脫這些可惡的蚊子,讓人可以睡個安穩覺?這幾乎成了所有蒙特利爾人想要解決的問題。
最終一個廣播電台為人們解決了這個困擾已久的問題。
有一天,蒙特利爾廣播電台的播音員小姐用甜美的聲音向大家宣布:從今天起,蒙特利爾廣播電台要為聽眾專門設置一個驅趕蚊子的專題音樂廣播,在這個頻道之中所播出的音樂可以讓大家安享睡眠,避免蚊子的騷擾。
這個消息播出之後,大家將信將疑,誰也不敢肯定這會是一個良策,要知道蚊子的數量已經變得越來越多,它們的繁殖力可是驚人的。
可是在這個電台的節目播出之後,大家驚奇地發現:蚊子真的少了,它們似乎在逃避這個電台。消息越來越廣地傳播著,人們在休息時都會打開收音機,調到驅蚊電台的頻道,讓自己遠離蚊子的困擾。
有一位聽眾更打電話到電台,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我是一個釣魚愛好者,每天下午,我都會和朋友們去水塘邊釣魚。可是如您所知道的一樣,水邊是蚊子的天堂,它們都聚居在那裏。當我和朋友們因為釣魚而一動不動的時候,蚊子就會瘋狂地撲向我們,在胳膊、腿、脖子等任何一個裸露的地方留下它們熱情的‘親吻’。我們為此而感到苦惱,甚至有人因此放棄了釣魚。”
“後來呢?”播音員小姐用甜美的聲音引導著他。
這位釣魚者說:“後來就有了驅蚊電台,當我們去釣魚的時候,隻要打開驅蚊電台,就發現蚊子開始遠離大家,就好像它們害怕這些電台的聲音一樣。我曾經試驗過,隻要一關上收音機,蚊子立刻就會圍攏過來;隻要一打開電台,蚊子馬上就會消失不見了,這真是太神奇了!我們又可以清淨地釣魚了,真是太感謝你們了!”
講述完自己的經曆之後,這位聽眾又代表所有人問出了心中的疑惑:“為什麼這種專題音樂可以讓蚊子遠離呢?你們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在播音員小姐的介紹下,大家才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原來,這家電台有一位股東在與生物學家閑聊的時候獲知:隻有交配之後的雌蚊才會去叮人吸血,因為它們需要用人類或者其他動物的血液孕育受精卵,所以才會拚命地吸血。
“那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它們都不受孕呢?”這位股東突發奇想地問。
而生物學家卻笑著說:“蚊子的數量實在太多了,任何地方都可以滋生它們,根本沒有一個辦法全部阻攔,所以這也是造成很多滅蚊的辦法都不能奏效的原因。你殺死了一批蚊子,又立刻會有新的一批補進來。”
“難道雌蚊就沒有弱點嗎?”電台股東窮追不舍地問。
生物學家說:“當然有,當雌蚊受孕之後,它們就開始非常討厭那些厚著臉皮來求愛的雄蚊。除了躲避它們的天敵青蛙、壁虎和蜘蛛,這些蚊子唯一會躲避的就是雄蚊了。隻要聽到雄蚊求愛的聲音,雌蚊就會立刻飛走。”
這引起了電台股東很大的興趣,他說:“要是有一個辦法可以模擬雄蚊的叫聲,就能讓那些叮人的雌蚊都被趕走了!”順著這個思路,他努力尋求模擬雄蚊的叫聲,通過不斷嚐試,終於找到了讓雌蚊逃之夭夭的聲音頻率,然後請人去在蚊子最多的地方播放,發現那些蚊子一聽到播放,果然會立刻飛走。
蒙特利爾的蚊子種類很多,但通過這位股東的努力,找到了可以刺激三十多種蚊子的雄蚊叫聲,這會讓絕大部分的蚊子一聽到這個聲音就會逃走。當電台在播放包含了這種頻率的音樂時,雌蚊以為是討厭的雄蚊來求愛了,所以已經受孕的它們就會立刻飛走,不會在人體上停留半秒鍾,更顧不上吸人血了。
一個難倒生物學家的難題,居然被一名電台股東解決了,人們在感謝他的同時也非常佩服這位股東的聰明才智。而他對於這個奇妙的創想卻隻是淡淡地說:“類似的音樂我們的電台曾經不斷播放過,但沒有人注意到它有驅蚊的效果。當我得知吸血雌蚊的特點之後,才開始重視這種聲音的妙用,找到了這個辦法。其實方法往往就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隻是一直沒有注意到它而已,隻要動腦想一想,就會讓生活發生大變化。”
思考敲門聲
要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僅需要專業的知識,更需要善於分析的大腦。一個人大腦中儲存知識的多少,並不代表他的能力的大小,隻有好好地利用這些知識,才能真正發揮出它的真實力量。
生物學家是最了解蚊子特點的,而他們卻不能找到有效的驅蚊方法,豐富的知識反而束縛了他們的思維。最後找到解決辦法的卻是一個電台的股東,雖然他沒有生物學的基礎,卻因為靈活的思維而巧妙地發現了玄機。
隻要讓你的大腦動起來,去發現那些存在於生活之中的智慧,就一定可以改變你的生活。
改變世界的小發明
一個小巧的設計,讓我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方便。
在一百多年前的美國,有一個叫做賈德森的年輕人,他不僅為人正直熱情,非常喜歡幫助別人,並且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每天在生活之中發現了有趣的事情,他都會研究半天,從小時候觀察螞蟻搬家,到長大之後觀察火車,都讓他樂此不疲。
賈德森是一個坐不住的家夥,所以他時常會在工作之餘出門旅行,在某一次旅行的路上,因為人太多而非常擁擠,賈德森看到一個老太太肩上的口袋被人擠開了,裏麵裝的米都灑了出來,他忙放下自己的旅行包上前幫忙。好不容易替老人收拾好東西,可是回頭一看自己的行囊,居然口袋也打開了——在他幫助別人的時候,小偷趁機就拿走了他包裏的財物。
老太太非常抱歉地說:“真是對不起,年輕人,都是為了幫我才……”
賈德森開朗地說:“沒關係,您不用介意,我會自己想辦法找回來的。”
雖然安慰老人是這麼講,但其實賈德森自己也束手無策。那裏麵有他帶回來的紀念品,也有沿途的路費,現在已經身無分文了,他隻好向遠方的朋友求助。
這一次的狼狽讓賈德森內心十分惱火,朋友們都開玩笑說他是一個“關不嚴行囊的人”。懊惱的賈德森一直都在思考怎麼才能讓包不那麼輕易被人打開,當他請木匠為家裏製作箱子時,忽然有了新發現:木箱子的接縫都是隔齒狀吻接的,它們結構雖然簡單,可這種齒齒相扣的方式卻異常牢固。賈德森試著用手去掰了一下,發現絲毫不會移動。
木匠見狀,說:“這種齒吻結構很牢固的,已經使用幾百年了,您就放心吧!”賈德森忙說:“我是想:它能不能用在別的地方?”木匠疑惑地搖搖頭,說:“這我就不知道了。”
賈德森一直都在想著木箱的齒吻結構:要是可以在提包的開口部位,也采用類似的間隔狀裝置,不就可以讓包嚴密地封起來了嗎?這樣別人既看不到裏麵是什麼,更不能輕易地放手進去偷了。他很快就將這個想法付諸了實踐,他找來木頭做了兩排小小的齒吻,讓它們咬合在一起,裝在包上。
這個裝置果然讓包變得異常安全,但也根本無法打開。因為木匠做的木箱是不用拆卸的,所以隻有將它關起來的方法,卻沒有輕易打開的方法。賈德森看到這些,不由得有些失望。
而對於愛思考的人來說,生活之中處處都存在著機遇。賈德森受到木匠的提示,對齒狀結構開始留意,而當他來到鐵匠鋪去買一把鐵勺時,又獲得了新的靈感。
在鐵匠鋪裏,整齊地陳列著一排勺子,它們都被巧妙地掛起來,一根鋼筋棍上,吊著上下兩排勺子,上邊一排被鋼筋棍直接穿過勺柄眼,而下麵一排是勺柄朝下,通過勺部“咬”牢在一起的。賈德森選中了位於下麵一排的一把勺子,他想要取下來,卻怎麼使勁都拽不動,上下兩把勺子牢牢地咬合在一起。
賈德森隻好向鐵匠求救,他問:“您的勺子都掛得這麼嚴實,要有多大力氣的人才能將它取下來呢?”
而鐵匠卻笑著說:“取下勺子並不需要多大的力氣,隻需一個小小的技巧而已,不信你可以試試,如果沒有技巧用再大力氣你也取不下來。”
賈德森聽他這麼一說,便用盡全力想要拽這把勺子出來,可累得他滿頭大汗,勺子卻依然紋絲不動。
鐵匠師傅看到他累得氣喘籲籲,就笑著告訴他:“你這樣是白費力,隻要將那把勺子左邊的第五把向外扒開,其他的勺子才能取出來。”賈德森一試,果然很輕鬆就取下了勺子。
“這真是太巧妙了!”賈德森不由得讚歎,“生活之中真是處處有妙用啊!”
鐵匠師傅也笑著說:“不要以為我們鐵匠隻會用蠻力,我們也是很聰明的!”說完,兩人哈哈大笑起來。
經過此事之後,賈德森的靈感獲得了激發,他想起箱子上吻合的齒狀間隔,如果再有一個鐵勺一樣的東西咬住就可以讓它們不開裂。結合了兩方麵的啟示,他決定設計一個全新的東西。
因為有了木匠和鐵匠的幫助,賈德森的試驗進行得非常順利,他興奮地製作了一個等距離間隔齒狀排列的裝置,齒形有兩個特點,即一麵凹下,一麵凸起,宛如一個微型飯勺。這樣的裝置十分嚴實和牢固。上麵又設計了一個滑動拉柄,拉柄前寬後窄,當它向前滑動時,窄的一端壓迫兩邊的齒,兩邊相鄰的齒就會密合在一起,使其閉鎖得很結實,要打開便向後滑動,前端的擋頭就使兩邊的鏈齒張開,就像鐵匠掛勺子那樣,把咬住的勺子扒開,鏈條便一扣一扣地打開了。
這便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常見的拉鏈。在提包、衣服等各處,拉鏈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一個小巧的設計,讓我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方便。愛思考的賈德森也因此成為人類的功臣,必將被永遠銘記。
思考敲門聲
拉鏈雖然很小,但它對社會進步有很多的推動作用,在生活中不可或缺,因此它被稱為“改變20世紀的發明”之一。
時時處處用心思考,生活會給予你很多的提示,幫助你將自己的智慧應用於需要的地方。一個愛思考的人,他能變廢為寶,也能為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而周圍的一切似乎都在幫助他一樣,讓他可以不斷進步,直至獲得成功。
發明創造需要的並不是超凡的智慧,而是多一點耐心、多一點細心、再多一點思考。所有的科學家幾乎都具備這樣的特點,當世人感歎於他們的成就時,卻忘記了自己也可以成為這樣的人。不要因為懶惰而放棄思考的習慣,因為你也許放棄的是成功的大好機會。
一個小孔
我們隻是想著怎麼把濕氣隔離在外,卻不知道怎麼把裏麵的濕氣排除出去,因此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
在歐洲,人們日常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飲料便是咖啡和牛奶,而在這兩種飲料裏都不能缺少一樣調味品——方糖。當顧客來到餐廳裏,服務員便會送上咖啡或牛奶,並且彬彬有禮地詢問顧客需要幾塊方糖,他們會根據顧客的要求,在飲料裏加入適量的方糖。當客人來到家中,主婦也會在端上飲料的同時,詢問客人需要加幾塊糖,她會幫客人加入或者提供一盒方糖請客人自理。
由於方糖在生活之中很常見,人們都離不開它,所以需求量也很大,製作方糖的公司大批量地生產著。這種將食用糖壓製加工成方形的生產方式,雖然簡單,卻存在很大的利潤空間。而在方糖生產商麵前,卻也擺著一個很大的難題:存儲時間久了之後,白色的方糖就會變黃,繼而影響方糖的銷售。
在20世紀40年代,西方人所使用的方糖都是用具有防潮性的紙張包裝的,可這種防潮的紙還是無法幫糖將濕氣隔擋在外,避免它變黃。生產商請來很多專家,希望找到防止方糖變黃的方法,卻一直不能得到滿意的解決方案。
有的專家說:“我們可以加厚包裝紙,讓這種紙不斷吸取濕氣,這樣它們就不會進入糖塊裏麵了。”
有的專家說:“或者,我們可以像製作罐頭一樣,將方糖緊緊地包起來,讓它不能接觸到空氣中的水分,也可以讓它不受濕氣的侵襲,就不會變黃了。”
但是,通過實踐之後,人們發現這兩種方法根本沒用。
通過加厚包裝紙,隻能讓方糖更多地被保護起來,卻無法完全地隔絕空氣,時間一久它還是會與空氣接觸,從而變黃。而密封紙的辦法雖然看似有道理,卻不能做到完全隔絕,因為紙本身具有透氣性,所以對於空氣的隔離效果很不理想。
投入了很多資金和人力,卻依然找不到有效的防潮方法,這讓生產商非常焦急。專家們不斷地尋找著各種方法,而最終找到解決辦法的人卻是美國一家製糖公司裏的小工人。
這個名叫克魯索的工人在糖廠工作了很長時間,也知道方糖受潮變黃是當前的一大難題。他非常希望找到解決的辦法,可他既不是專家,也不是生產商老板,所以根本沒有機會去做那些複雜的實驗。對於這個最底層的勞動者而言,他連最基本的物理學常識都不具備,想要攻克這樣的難題,似乎是癡人說夢。
而克魯索卻沒有因此而受到打擊,他每天都和方糖接觸,對於這個小東西再熟悉不過了,再加上他很善於思考,所以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
克魯索找到製糖公司的老板,告訴他:“我可以找到防止方糖變黃的方法。”
老板有些不大相信地看著他,說:“克魯索,你可不能吹牛。我所聘請的專家都是物理學的權威人士,他們都是很有學識的人,你怎麼能和他們相比呢?”
對此,克魯索不以為然地說:“他們雖然是專家,可他們不了解方糖,而我每天都和方糖待在一起,我知道它們喜歡什麼環境,不喜歡什麼環境。”
老板說:“現在專家們正在研究密封技術,要把方糖像裝罐頭一樣密封起來,難道你還會有比這更好的辦法?”
克魯索說:“他們總是想著越密封越好,最後做成一個罐頭,可是他們忘記了罐頭食品之中的空氣是被抽盡的,而方糖在包裝的時候,已經帶了空氣進去,不讓空氣排出,糖塊受潮的問題還是無法解決。”
見他說得似乎有點道理,老板就說:“如果你真的有辦法可以解決防潮的問題,我會給你很豐厚的獎勵。”
克魯索得到了老板的支持,便開始全力以赴地研究這個問題,他每天都嚐試用不同的方法來包裝方糖,不斷思考著解決方法。有一次,當他在廁所裏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忽然看到牆壁上的排氣孔,這個小小的孔洞是為了排除廁所的濕氣所用的,因為它形成了空氣對流,所以可以很快地讓濕氣流出。為什麼方糖包裝上不開一個孔,也形成空氣對流呢?
想到這些,克魯索立刻就來到工廠,他在方糖的包裝紙上小心地紮了一個小孔,再用它包裝方糖,之後發現方糖果然不會變黃了!興奮的克魯索急忙找到老板,而專家們卻不屑一顧地說:“我們都盡力將空氣隔離,避免它接觸方糖,而你卻要將包裝紙紮孔,讓空氣進入。這難道不是讓方糖更快地受潮嗎?這太荒謬了。”
克魯索並沒有與他們爭辯,他隻是拿出經過紮孔包裝的糖塊,當他打開時,裏麵的方糖還是那麼潔白。專家們閉口不言了,克魯索說:“其實這和房間形成空氣對流之後就不會那麼潮濕是一樣的道理,我們隻是想著怎麼把濕氣隔離在外,卻不知道怎麼把裏麵的濕氣排除出去,因此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有了這個孔,雖然濕氣會進入包裝,但它也會從孔裏流出,所以不會對方糖形成影響,糖塊也就不會變黃了。”
經過長期的實踐,克魯索的發現果然被證實是可行的,使用他設計製作的包裝紙,果然不會令糖受潮變黃。他的老板也信守承諾給予了他很豐厚的獎勵。這一個小小的孔,極大地推進了製糖業的發展,為方糖產業減少了很多浪費,創造了更多的效益。
思考敲門聲
善於發現問題是思考能力的體現,它幫助人們尋找問題的症結,從而得到解決方式,讓思考的力量更大地發揮,將會對生活帶來更大的推動力。
隻要有問題存在的地方,就會有思考的光輝閃耀,就算是吃飯喝茶的間隙,也有人類智慧在其中。一個小孔固然是微不足道的,可當它出現在了適當的位置,居然也能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讓那麼多人受益。
不被思維定勢所禁錮的克魯索,則是思考力量的進一步體現,當他向著相反的方向去走,居然找到了全新的天地,真正解決了難題。當一個思考者具備了獨立思索、跳出思維定勢的能力,他也就離獲得成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