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友善的光芒(1 / 3)

引言:

人與人的相處需要和諧友善,社會的安定也需要和諧友善,如果一個人心中存在友善的光芒,他所看到的人和事都會是微笑的,他能寬容別人的過錯,化敵為友,贏得別人的幫助和尊重。而若他的內心失去了友善的光芒,所見隻會麵目可憎,所為隻會陰暗卑鄙,這樣的人又怎麼能獲得幸福的生活,又怎麼能被和諧的愉悅所包圍?在你的內心之中種下友善的種子,與人為善、寬容友好,你一定會感受到沐浴陽光一樣的溫暖。

競爭的典範

我所創造的紀錄終究有一天會被後起的新秀打破,但這種運動精神會永遠流傳下去。

在1936年的柏林,一場籠罩在納粹陰雲之下的奧運會開幕了,這一次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有著和以往不同的氣氛,因為希特勒想要通過世人矚目的奧運會,證明雅利安人種的優越性。

帶著這樣的使命,德國跳遠項目的王牌運動員魯茲·朗被授意一定要打敗當時田徑賽場上最優秀的選手,這並不是為了國家榮譽,而是因為這名美國田徑選手傑西·歐文斯是一個黑人。希特勒所持有的種族優越論要在奧運賽場上進行驗證,他希圖通過這種方式來向人們證明種族決定優劣的謬論。

黑人選手傑西·歐文斯來到柏林時,滿眼看到報紙上刊載的將黑人驅逐出奧運賽場的文章,耳朵裏也充斥著人們對黑人的歧視,但他還是頂住了壓力準備參加比賽。身負使命的傑西·歐文斯要參加四項比賽,分別是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賽,以及他最擅長的跳遠。在當時的世界排名中,傑西·歐文斯有著絕對的優勢,而跳遠也是他的第一個比賽項目,能否獲得好成績關係到他之後的比賽能否順利進行。

在跳遠比賽開始之後,希特勒親自來到現場觀戰,他想親眼看到德國人的優秀代表魯茲·朗打敗他所歧視的黑人選手。而魯茲·朗沒有讓他失望,順利地進入了決賽,等待與傑西·歐文斯進行麵對麵的決戰。

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之下,黑人選手傑西·歐文斯上場了,他隻需要跳出不比自己最好成績少過半米的成績,就可以順利進入決賽。可是第一次跳,傑西·歐文斯就因為逾越跳板而犯規;第二次跳,他為了確保自己不再犯規而從跳板後麵起跳,誰知道竟跳出了從未有過的壞成績。

傑西·歐文斯一次又一次地試跑,一次又一次地遲疑,他不敢輕易投入最後一跳,因為這一跳的成績關係到他能否獲得決賽資格。

看到這個黑人選手在巨大壓力之下表現得如此慌亂,希特勒感到非常滿意,他勝券在握一般退場離去。而在他退場的同時,有一個瘦削的、有著德國雅利安人種湛藍眼睛的運動員走向傑西·歐文斯,並用生硬的英語向他介紹自己。其實他根本不用再多作介紹,龐大的宣傳攻勢已經讓所有人都認識了他——德國運動員魯茲·朗。

在魯茲·朗所展露的微笑麵前,緊張的傑西·歐文斯開始逐漸變得放鬆,他不知道自己的這個德國對手想要做什麼。而魯茲·朗卻用結結巴巴的英語表明了自己的目的,他說:“我的朋友,不要緊張,你現在最重要的不是跳出最好成績,而是要獲得決賽的資格。”

這個黑人運動員不敢相信自己的德國對手會在這個時候來安慰自己,魯茲·朗的話讓傑西·歐文斯覺得非常詫異,而魯茲·朗卻依舊笑著說:“我去年也遇到過和你一樣的情形,越是緊張就越跳不好,後來我發現了一個小訣竅,可以幫助你走出這個困擾。”

說著魯茲·朗拿起傑西·歐文斯的毛巾放在了起跳板後麵數英寸的地方,他告訴傑西·歐文斯:“從這裏起跳,你就不會差得太遠。快試一試吧!”

帶著半信半疑的神色,黑人運動員傑西·歐文斯開始了他的第三跳,他從魯茲·朗所提示的位置開始起跳,果然沒有犯規,成績幾乎要打破奧運紀錄了。

在幾天之後的決賽上,傑西·歐文斯又一次見到了魯茲·朗這個既是對手又是朋友的人。他們在賽場上拚盡了全力努力比賽著,魯茲·朗既是德國最優秀的運動員,又是在本土作戰,表現出了超凡的實力,他率先突破了世界紀錄。看台上的觀眾們都為他歡呼,而希特勒更加感到得意。誰知道還沒高興多久,後來者居上的黑人運動員傑西·歐文斯就以些微的優勢超過了魯茲·朗,成為新的世界紀錄保持者。

這一結果的出現讓大家無所適從,貴賓席上的希特勒鐵青著臉,而看台上原本情緒高昂的觀眾也瞬間變得沉靜。對於一個黑人運動員的勝利,眾人不知道該不該歡呼,他們的首領所倡導的種族優越論似乎在這裏受到了挑戰。而在場中,德國人魯茲·朗絲毫沒有為自己剛剛創造的紀錄被打破而感到氣餒,他跑向傑西·歐文斯,把他拉到聚集了12萬德國人的看台前麵,舉起他黝黑的手高聲地喊著:“傑西·歐文斯!傑西·歐文斯!傑西·歐文斯!”在經過了一陣沉默之後,看台上觀眾的熱情被他點燃了,突然爆發出齊聲的呼喊:“傑西·歐文斯!傑西·歐文斯!傑西·歐文斯!”

這一場麵讓傑西·歐文斯備受感動,他舉起自己的手表示感謝。等觀眾們終於安靜下來,傑西·歐文斯高高舉起魯茲·朗的手,聲嘶力竭地喊道:“魯茲·朗!魯茲·朗!魯茲·朗!”全場的觀眾被他們偉大的運動精神所感動,也同聲回應著:“魯茲·朗!魯茲·朗!魯茲·朗!”

在柏林奧運賽場上,沒有政治的詭譎,也沒有種族的歧視,更沒有狹隘的嫉妒,所有的選手和觀眾都沉浸在君子競爭的感動之中。黑人選手傑西·歐文斯在本次比賽之中創造出的8.06米的跳遠紀錄一直保持了24年,而他在那一次奧運會上共榮獲了四枚金牌。

當傑西·歐文斯作為最優秀的運動員而被人銘記之時,魯茲·朗也被載入史冊。多年之後,傑西·歐文斯再一次回憶起那次比賽,依舊非常感動地說:“是魯茲·朗幫我贏得了金牌,他那充滿關懷的人類之愛,是真正永不磨滅的運動精神。我所創造的紀錄終究有一天會被後起的新秀打破,但這種運動精神會永遠流傳下去。”

友善敲門聲

推動自己和他人前進的力量,推動民族和人類前進的力量,不隻是競爭的力量,還有互助、友愛和善良的力量,這也是人性的光輝最閃耀的地方。

在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講求公平、公正的競爭精神尤為重要。雖然同樣是競爭,但它有建設性和破壞性之分,也有高尚與低劣的區別,當人們展開競爭時,不僅是實力的較量,更是人格的較量。

人人都可以在競爭之中拚盡全力,奮力博取最後的勝利,但在人格光輝的照耀之下,保證競爭的公平,與人為善的精神則顯得更為可貴。

化敵為友

我要為昨天的錯誤向您道歉,如果您認為我們可以到此為止和解的話,那麼請您握住我的手,讓我們交個朋友吧。

1754年,美國還沒有完全獨立之時,在亞曆山大裏亞舉行了一次弗吉尼亞殖民地的議會選舉,本著追求民主的精神,有很多候選人都參與了本次選舉,他們齊聚一堂進行激烈的辯論,每個人都企圖通過展示自己的才華而獲得選民的支持。在這其中,有一個候選人尤其引人矚目,他便是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喬治·華盛頓。

當時作為駐軍長官的華盛頓以上校的身份參與了本次選舉。在選舉進行到後期時,候選者所剩無幾,而競爭也更加激烈了,大多數人都對喬治·華盛頓上校表示支持,希望他能成為當地的領袖。而有一名叫做威廉·賓的議員卻對華盛頓表示非常不屑,他堅決反對讓華盛頓當選,當眾放言:“喬治·華盛頓是一個有勇無謀的家夥,他不能勝任地方行政長官,如果他當選了,那就是弗吉尼亞的不幸。”這種論調讓華盛頓的支持者感到非常惱火。

威廉·賓時常和華盛頓針鋒相對地辯論,他犀利的話語每次都讓華盛頓隻剩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當他問及華盛頓打算以什麼樣的政策保證當地居民的安全時,華盛頓說:“我會增加安保力量,必要的時候動用軍隊人員來確保所有選民的安全,相信有了我大家一定會過得更加幸福。”

而威廉·賓卻尖刻地說:“作為一名上校,您不會不知道造成治安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軍人鬧事吧,他們總是無事生非挑起事端,讓大家不勝其苦。現在你卻說要用他們來確保我們的平安,這難道不是一個笑話嗎?”

這樣的挑釁讓華盛頓有些惱火,他帶著怒氣說:“軍人的職責就是為國效力,他們之所以挑起事端,是因為有人先向他們挑釁。在你沒有考察清楚之前,請不要用這些言論來混淆視聽。”

威廉·賓絲毫不讓步,他拿出自己收集的報紙,舉例說明軍人鬧事的情況,讓選民們對於華盛頓的話產生了懷疑。這讓華盛頓感到非常憤怒,他大聲地說:“我的部下不會做出違法的事,他們都是遵守紀律的戰士,如果他們真的動手打人,也不會向良民下手,他們隻會打像威廉·賓這樣的敗類而已!”

這句話一出口,所有的人都震驚了,原來有禮有節的喬治·華盛頓忽然說出這種話,讓現場一下子變得安靜了。而華盛頓因被一時的憤怒蒙蔽了雙眼,也馬上就感到非常後悔。威廉·賓受到這樣的侮辱已經怒不可遏,他大步衝上前,在眾人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的時候,就一拳打在了華盛頓的麵頰上。

滿臉流血的華盛頓恢複了理智,深知是自己剛才的失言才讓威廉·賓如此憤怒,所以他不打算向威廉·賓發難,但身邊的朋友們卻不能忍受威廉·賓的行為,他們蜂擁而上,一個個摩拳擦掌,群情激憤地想要揍威廉·賓。駐守在亞曆山大裏亞的華盛頓部下也很快就接到電話,聽說自己的長官被打一事,憤怒的士兵們馬上荷槍實彈地前來助戰,整個會場氣氛頓時無比緊張,一場戰爭似乎就要拉開帷幕。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隻要喬治·華盛頓一聲令下,威廉·賓肯定會被眾人痛打一頓,回報他讓華盛頓滿臉流血的那一拳。然而,華盛頓努力克製了自己,讓自己的頭腦慢慢冷靜了下來,用命令的口吻平靜而堅定地說:“我沒事,大家都不要動。”

事態終於因為華盛頓的堅持而沒有擴大,群情激憤的人們回到各自的位置,士兵們又回到了軍營,而威廉·賓卻覺得這件事一定不會輕易過去的。第二天,他果然收到了華盛頓派人送來的一張便條,邀請他去當地的一個酒店會麵。威廉·賓馬上意識到這是華盛頓在約他決鬥,他的妻子哀求說:“請您不要去赴約,華盛頓上校是有槍的,隻要你去了,就再也見不到我了。”

而威廉·賓是一個富有騎士精神的人,在他的心目之中,榮譽比生命更重要。因此,他還是毅然地隻身前往赴約,想要看看華盛頓到底會耍什麼花招。

出乎威廉·賓意料的是,迎接他的不是一場決鬥,而是華盛頓真誠的笑臉與一桌豐盛的酒菜。

“威廉·賓先生,我感到非常抱歉。”華盛頓熱情而誠懇地說,“由於我一時的衝動,說出了不得體的話,觸怒了您的自尊。犯錯誤是再所難免的,但我想如果我可以糾正錯誤,那將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我要為昨天的錯誤向您道歉,如果您認為我們可以到此為止和解的話,那麼請您握住我的手,讓我們交個朋友吧。”

威廉·賓被華盛頓的誠意感動了,他緊緊地握住華盛頓的手說:“華盛頓先生,也請您原諒我昨天的魯莽。”

兩個人和解之後,坐下來共用午餐,氣氛變得特別融洽,原本怒目相向的對手通過真誠的交談,居然發現了對方的很多優點,兩人從此成為了莫逆之交。在華盛頓之後的政治道路上,威廉·賓始終都是他最忠實的朋友和最堅定的擁護者。

化幹戈為玉帛,讓對手成為兄弟,這樣的情誼來源於華盛頓的寬容和理智,更讓他由此得到了有力的幫手。

友善敲門聲

善於化敵為友,是高明的智慧,也是人性光輝的體現,沒有化敵為友的胸懷,又怎麼能成就一番大業呢?

當一個人憤怒的時候,最容易失去理智。而難能可貴的是,在憤怒的當下可以讓自己迅速地恢複冷靜,用理智來作出決定。

華盛頓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尊敬,不僅是由於他能冷靜、理智地麵對這件事,還因為他在占據絕對優勢的時候,還能用退讓、寬容和友善來解決問題,讓兩個人的怒火都得到平息,讓關係變得更為友好。

能具備這樣的品質,不僅表明他是一個心胸寬廣的人,更說明他具備著人性之中最善良的部分,寬容和忍讓使華盛頓的形象變得更為高大。

把怨恨拋棄

當我走出監獄,開始邁向那扇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完全清楚:若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後的監獄裏,那麼我仍會繼續活在獄中。

1991年,南非的民族鬥士曼德拉當選為總統,成為南非曆史上一個值得銘記的時刻。當曼德拉總統的就職典禮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感到非常激動,這個為了爭取黑人人權奮鬥了半生的領袖,在典禮上的舉動更令世界感到震撼。

曼德拉從年輕時代起,就開始成為反對種族隔離製度的鬥士,他參加了很多這樣的集會,成為南非人民的精神領袖。然而,由於曼德拉出色的表現,白人統治者很快注意到了他,並在一次集會上將他逮捕入獄。

在大西洋荒涼的羅本島上,曼德拉被關在一個鋅皮牢房裏。這裏是白人統治者關押政治犯的總集中營,被監禁在這裏的曼德拉每天都要從事很大強度的勞動,天不亮就要去采石場裏做苦工,有時候還要從冰冷的海水裏麵撈取大量的海帶。

雖然每天都要進行高強度的勞動,但當權者依舊認為曼德拉是一個危險分子。所以,對於他的監禁也更為嚴格,專門配備了三名看守來監視他的行動。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二十七年,在那艱苦的歲月裏,曼德拉和三名看守他的獄警朝夕相處,直到他獲釋。

在總統就職儀式上,曼德拉首先起身致辭,他歡迎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對來賓表示感謝。然後他說:“在今天的就職典禮上,我還要介紹三位特殊的客人,他們是我被關押在羅本島監獄的時候,看守我的三位獄警。”

這一番介紹,讓在場所有的人都驚呆了,他們沒想到曼德拉會邀請曾經看管自己的人。而曼德拉卻真誠地說:“我想請三位先生起立,讓我將他們介紹給大家,並且接受我的致敬。”

三名局促不安的獄警站在那裏,而曼德拉卻大方地走上前,朝他們鞠躬表示致敬。曼德拉說:“三位雖然是看守我的獄警,但在過去的歲月裏,我所獲得的成長都要感謝你們。當我在最艱難的羅本島時,身處的環境是最惡劣的,而正是由於這惡劣的環境,才讓我的意誌得到了鍛煉,更堅定了我要為了民族權益而鬥爭的決心。”直到此時,客人們才反應過來並報以雷鳴般的掌聲。

那一個瞬間,全世界都被這位偉大的南非總統感動了,他博大的胸襟和寬宏的精神,讓那些殘忍地虐待他二十七年的白人感到汗顏,同時也令所有在場的人肅然起敬。

後來,當記者問起曼德拉總統為什麼要邀請這三位客人時,他平靜地說:“在我年輕的時候,並不像現在這麼沉穩,我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性格的缺點讓我總是沉浸在憤怒之中。直到後來被關進監獄,我才開始逐漸學習掌控自己的情緒。我之所以能夠活下來,並且不斷為了南非人民的權益而鬥爭,應該要感謝那段歲月的磨煉。”

有記者問:“那三個人隻是您的看守,他們是最直接執行監禁您任務的人,為什麼還要這麼感謝他們呢?”

曼德拉卻說:“不,他們不僅僅是我的看守,他們還教會我自省,並且激勵我在艱難的歲月裏堅持下去,讓我學會遭遇困難時如何排遣自己的痛苦。如果沒有經曆那段時間的監禁,我也許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

還有的記者問:“是什麼原因促使您在自己的就職典禮上說出那段話的呢?”

曼德拉說:“在我身處監獄時,內心深處固然是有怨恨的。但這種怨恨並不是針對獄警,而是針對那些奴役我們的當權者。我深知造成那些痛苦的人,遠遠不是看管我的人,而是高高在上卻不能體恤民情的人。當我走出監獄,開始邁向那扇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完全清楚了:若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後的監獄裏,那麼我仍會繼續活在獄中。”

正是靠這種博大的胸懷和人格魅力,曼德拉贏得了南非人民的尊敬,同時也在世界政壇上獲得了無數人的崇敬,他帶領南非人民為了爭取民族權益而展開的鬥爭成了各族人民效仿的典範,即便是在多年之後,曼德拉的精神依舊感染著每一個人。

當年被曼德拉邀請參加總統就職儀式的三個獄警,在此後的歲月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都非常激動,他們沒有料到自己曾經看押過的犯人會做出這樣的舉動。曾經由於統治者的利益,而讓他們之間產生過怨恨,而在曼德拉的世界之中這種怨恨早已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人類的大愛無疆。

友善敲門聲

學會寬容,是人類心性的一次提高,當寬容了那些曾經給你磨難的人,你的人生視野也會變得無限廣闊;學會感恩,感謝我們所遭遇到的一切,你的人生會在感恩之中變得無比崇高。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遭受到一些磨難,而對有些人而言正是這些苦難才造就了他們的成功。要怎麼走出心靈的牢獄,是每一個人需要反思的問題。當曼德勒離開了羅本島,他期盼著獲得自由,而如果他一直抱著怨恨不肯放手,即便人離開了監獄,心也依舊被囚禁著。

那些對於自己的遭遇總是抱持著不滿、譴責生活的不公的人,會永遠讓自己深陷痛苦的深淵。即使苦難早已結束,他們還會在這深淵中不能自拔。而用廣闊的心胸包容磨難的人,則會把磨難之中的得到看得更重,當他們度過了這一時期,會寬容地對待這一切,並且依舊心懷感激,感謝磨難帶來的成長。

憤怒的木炭

他不會因為你的憤怒和詛咒而變得倒黴,你自己卻會因為憤怒而失去了快樂的心情。

可卡是一個剛上三年級的小男孩,他每天都和同學們在一起快樂地玩耍,同學之間的友愛在這群孩子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可是有一天,可卡放學回家卻滿臉怒氣,他氣呼呼地衝進房間,“啪”的一聲關上了房門,一聲不吭地站在那裏。

看到可卡眉頭緊鎖的樣子,父親便疑惑地問:“孩子,發生什麼事了,讓你這麼生氣?”

可卡扔掉自己的書包,大聲地說:“爸爸,我現在很生氣,莫爾那個壞蛋,今天讓我在同學們麵前出醜,我再也不會和他做好朋友了。”

見此情形,正在院子裏做事的父親停下手中的活兒,對可卡招手,親切地說:“到我這裏來,和我說說發生了什麼。”

可卡坐在父親麵前,將白天發生在學校的事情原委說了出來。隻不過是同學之間互相打鬧,可卡的同學莫爾將他推倒,以致引來同學們的一陣嘲笑而已。但在可卡幼小的心靈裏,這樣的嘲笑是讓他無法忍受的,所以縱使莫爾百般道歉,他都不願接受,因為自己被嘲笑的瞬間已經無法挽回了。

父親聽了可卡的訴說,不由得微微一笑說:“孩子,我知道你的心情,讓同學戲弄確實不好受,但莫爾已經向你道歉了,你還想怎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