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篇 縱橫捭闔:先秦戰略忽悠宗師(1 / 3)

《資治通鑒》reference_book_ids\":[7077845868786764830,7077845868778359816,7078185810025008142,7077845868795153438,6883440117109754887,7220732984675011618,7255253493617789988,707784586879094272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5,\"start_container_index\":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51},\"quote_content\":\"《史記》reference_book_ids\":[7071200596837010446,7085661452316445733,7267090239162682427,6833642850618444808,695912273067116444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0,\"start_container_index\":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55},\"quote_content\":\"《戰國策》reference_book_ids\":[7130540124433075207,7129434713239849992]}]},\"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提到戰國七雄爭霸的亂世,好像隻有能帶兵、會打仗、武力值爆表的肌肉男才有市場。其實靠著語言天賦縱橫列國的雄辯之士更有威力。他們以邏輯當弓,以計謀作弦,以言辭為箭,興國破敵,攪動天下。

“縱橫捭闔”這個成語說的就是先秦名嘴界最閃亮的那顆星——蘇秦。

蘇秦,洛陽人,以“合縱”六國對抗強秦為追求,和主張“連橫”的張儀並列為戰國時期最有影響力的縱橫家。但是《史記》《戰國策》《資治通鑒》這三本書對蘇秦的事跡和時間線的記載與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戰國縱橫家書》帛書卻多有不同,甚至同一史料的記載都有出入。

於是產生了兩種可能的劇情:第一種,蘇秦和張儀是戰國時列國間合縱連橫的對手,蘇秦比張儀早出道,還把張儀帶上道;第二種,蘇秦在張儀死後才出道,兩人根本沒有同台比拚的機會。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是因為蘇秦其實還有兩個兄弟蘇代和蘇厲,蘇家三兄弟中,蘇秦和蘇代的政治主張與手段都相似,因此史料裏難免混淆,也就導致了我們看起來有些錯亂。

以下我們還是采用主流的觀點,以《史記·蘇秦列傳》的記載為基礎。

史料中記載蘇秦是鬼穀子老師旗下縱橫外交專業的學生,和張儀是同門師兄弟。蘇秦畢業後一時沒找到對口的工作,成了畢業就失業的家裏蹲。結果他回到家裏,妻子照常幹活,嫂子不給他做飯,連爹媽都不願意和他說話。蘇秦覺得很挫敗,翻遍家中藏書,發現了一本叫《太公陰符》的書很適合自己,就關在屋子裏拿出高考衝刺的勁頭刻苦攻讀,讀困了就拿大錐子紮自己的大腿,紮得大腿血肉模糊。

“懸梁刺股”這個成語裏,“刺股”的主角就是蘇秦。一年後,不知道是書讀明白了,還是大腿上已經紮滿了傷,蘇秦出關,並滿懷信心地踏上了忽悠天下的演說家之路。

第一站他選擇了本國的周顯王作為首要攻克對象。畢竟事少錢多離家近才是找工作的終極目標。然而很不幸,周王不過是個列國爭霸遊戲中的看客,根本沒有下場玩的資格。再加上鄉裏鄉親都知根知底,太了解蘇秦是什麼德行,所以蘇秦的第一次求職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