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篇 縱橫捭闔:先秦戰略忽悠宗師(2 / 3)

就近擇業沒成功,那要是能找個最有潛力的平台也不錯。所以蘇秦來到秦國,對秦惠王說:咱們秦國東有關河,西有漢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馬,真是個肥沃豐饒的天府之國。秦國坐擁如此好的條件,何不直接把六國推了,稱帝而兼並天下呢?

蘇秦的演說很動人,但秦王不是個好聽眾。秦國曆來就是一個實用主義者,沒那麼容易被忽悠,再加上剛剛弄死了變法的商鞅,對六國來的人很不感冒,所以蘇秦出山的第二站又碰了釘子。

作為一個周旋在列國間的投機分子,沒有紛爭就沒有出頭的機會,蘇秦一看忽悠秦國人打六國是行不通了,就轉而決定忽悠六國來打秦國。於是他又東行來到趙國,可惜當時趙國執政的相邦趙成很不喜歡蘇秦,所以蘇秦的第三次求職還是失敗了。

不放棄的蘇秦輾轉來到燕國,苦等了一年才見到燕國國君燕文侯。他又開門見山地說:咱們燕國東有朝鮮,西有雲中,南有雁門肥沃的土地,北有紅棗和板栗的收益,這個紅棗配板栗,補血又益氣,百姓即使不種地,吃這兩樣也能飽飽的,這真是個肥沃豐饒的天府之國!

為了找到工作,蘇秦也隻好一篇講演稿來回用,真是欺負當時通信不發達,沒有上星的衛視和直播。不過這一通排比,還真說得燕文侯有點熱血沸騰。蘇秦一看有效果就接著說:燕國坐擁這麼好的條件,可惜國策卻有問題,千裏之外的秦國有什麼可擔心的?反倒是百裏之內的趙國才是最可怕的。如果燕趙失和,趙國的軍隊分分鍾就來砸門;要是燕趙盟好,燕國還有何可擔心的?如果我們能把關東六國聯合起來,咱燕國還用怕誰?

燕文侯被說服了,就拿出真金白銀支持蘇秦的合縱工作。

帶著燕國給予的支持,蘇秦第二次來到趙國,對著趙國國君趙肅侯一通忽悠。開頭也是趙國東有什麼、西有什麼的一頓排比,然後話題一轉,說趙國坐擁這麼好的條件,但是國策有問題啊!天下最強無非就是秦國和趙國,而秦國強推六國無非三條路線,南出武關打楚國,東出函穀關打韓魏。如果韓魏楚都被打服了,下一個開刀的一定是趙國。到時候北線就剩下你一個,哪能擋得住?

如果六國聯合起來,不管秦國從哪路來,大家一起上去揍它,這樣秦國就被摁在函穀關內不敢出來,趙國的霸業也就實現了。

趙肅侯也被說服,於是又給蘇秦追加了投資,讓他繼續去說服別的國家。

已經拿到兩輪投資的蘇秦此時已經不可阻擋,就跟打通關一樣,韓國、魏國、齊國等一家家忽悠下去,竟然說服了六國的國君,結成一個縱貫南北的反秦聯盟,這個政策就叫“合縱”,本質是集合弱小之國聯合對抗強國。而與之相對的外交策略叫“連橫”,就是處於西方的秦國在東方六國中找個聯盟,拆散南北合縱陣營,本質就是聯合大國蠶食別的小國,其倡導者就是傳說中蘇秦的老同學張儀。

不過無論如何,合縱成功之後,王牌演說家蘇秦也確實走上了人生巔峰,同時兼任了六國的國相,當然這個說法也值得商榷。不過蘇秦從楚國返回路過家鄉洛陽時,那場麵的確稱得上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

周天子派出專人為他清掃道路,表示犒勞和慰問。回到家中,父母和妻子都低著頭不敢看他。那個曾經不給他做飯的嫂子更是整個人趴在他麵前,伺候得無微不至。

蘇秦笑著問:嫂子啊,你之前那麼橫,現在為何這麼膽小啊?

這位嫂子也是位耿直人,以頭搶地說:那還不是因為小叔子你地位高又有錢啊!

蘇秦聽後很感慨:有錢沒錢真是天壤之別,貧窮讓人進步。如果我當年在故鄉有點小產業,哪還有今天的成就呢?

蘇秦縱橫生涯的第一階段,就是合縱六國對抗秦國。聯盟成立後,逼得秦國在函穀關後貓了十五年,最後因為齊國撕毀盟約攻打趙國和燕國,六國合縱聯盟宣告破裂,秦國才終於可以愉快地出來揍六國了。蘇秦對齊國的拆台行為很惱火,他決定收拾齊國。這就進入了他縱橫生涯的第二階段——死間齊國。

蘇秦又回到了燕國,這個自己挖到第一桶金同時對齊國最有敵意的國家。

這時候原來的燕國國君燕文侯剛死,齊國趁著其國喪的機會攻下了燕國的十座城池。新即位的燕易王正為這事兒鬱悶,蘇秦卻自告奮勇地表示,把這事兒交給自己就好。

蘇秦來到齊國見到了齊宣王,先表示恭賀,然後立刻表示哀悼,把齊王弄迷糊了,說蘇先生你這剛道完喜就哭喪是什麼操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