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篇 千金市骨:如何做一個好獵頭(1 / 2)

21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麼?人才!

21世紀之前最重要的就不是人才了嗎?不對!

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人用實踐告訴我們,人才自古以來都是市場的核心需求。

跟這一需求相關的成語叫“千金市骨”,也叫“千金買骨”,說的是一個老爺子誠聘人才,熊兒子實力拆台的故事。

這件事發生在北方的燕國。燕易王派蘇秦去齊國做間諜,結果沒把齊國搞垮,燕國倒是先倒黴了。

蘇秦到了齊國後,忽悠著齊國調整戰略擴張方向,以南下進攻宋國為主,為燕國贏得了喘息之機。燕易王去世後,燕王噲即位,這任燕王是個理想主義文藝青年、上古禪讓學說的終極擁護者。當時燕國的相邦子之,非常能幹,燕王很信任他,而且子之和蘇秦、蘇代兄弟關係匪淺。

有一天,燕王噲問蘇代:我聽說齊國的總經理孟嚐君田文很有能力,這回齊國能稱霸了吧?

蘇代回答說:夠嗆。因為齊王不能完全信任他的大臣啊!蘇代是想通過這件事刺激一下燕王,讓子之獲得更大的權力。

燕王噲果然上鉤說:那以後燕國的事,全都聽國相的。獲得好處的子之也不忘報答,給蘇代送了不少錢。

過了一段時間,另一個大臣鹿毛壽站出來給燕王噲上曆史課說:不如幹脆把燕國禪讓給子之得了。唐堯為什麼在曆史上有那麼大的名聲?就是因為他要把天下禪讓給許由,結果許由當然不要。這樣既有坐天下之實,又有讓天下之名。

大王把燕國禪讓給子之,子之肯定不敢要,這樣大王什麼都不損失,卻能和唐堯齊名,多劃得來!

於是,熱衷麵子工程的燕王,竟然真的把王位禪讓給子之。儀式感十足不說,後來更把國家重要的人事任命權也交給了子之。燕王噲這一下很開心,卻驚掉了一地的下巴,他一點都沒顧及自己那一群兒子的感受。

子之治國三年,燕國大亂,結果成功地引發了燕國的內戰。

南邊的齊國趁機出兵,攻破了燕國的都城,幹掉了充滿文藝氣息的燕王和給啥都敢接的子之。可是齊國人並不是來主持正義的。齊軍不但焚毀了燕國的宮殿宗廟,還把都城的金銀財寶洗劫一空,到處燒殺搶掠,激起了燕國軍民的強烈反抗,最後不得不撤回齊國。

雖然在趙國的幫助下,燕國最終複國,不過對新繼位的燕昭王來說,留給他的卻是燕國的殘垣斷壁和對齊國的國仇家恨。

想要複興燕國,複仇齊國,迫切需要解決的就是人才問題。

可燕國本就位置偏遠,人口稀少,國力孱弱,在戰國列強爭霸的格局中,長期充當打醬油的路人甲。再加上燕國身處北方苦寒之地,在那個既沒有羽絨服也沒有暖氣的時代,對各國的精英來說實在是沒啥吸引力。底子薄,機會少,待遇還不好,能管住自己的手下不跳槽就算不錯了,還想吸引優質人才落戶,這對燕國來說難度實在太高。

燕昭王就向自己的臣子郭隗請教成功引進優質人才的辦法。郭隗就說:我給大王講一個故事。有個國君想買千裏馬,派人拿著一千金去買,結果到了才發現馬已經死了,去的人就花五百金把馬的骨頭買了回來。這個國君很生氣:我要買千裏馬,你給我帶回個標本是什麼意思?負責買馬的人就說:如果人們知道君上連標本都願意高價收購,還愁沒有活的千裏馬送上門嗎?果然,後來這個國君成功地買到了好幾匹千裏馬。

講完了故事,郭隗繼續說:如果大王您想招攬人才,不如就從我這塊馬骨開始吧!首先把我的工資福利待遇搞上去,大家一看連我這種人都能拿這麼多錢,真正的人才一定會蜂擁來到燕國的。

燕昭王覺得這種引領示範作用很新穎,就拜郭隗為師,把他的工資待遇調得高高的,帶薪休假股份分紅等一整套全弄上,還修築了一座黃金台,當作招攬天下英才的場地。

燕昭王的獵頭工作開展得非常成功,各國的人才聽說燕國的福利待遇這麼好,紛紛跳槽而來。實施複興燕國、複仇齊國的戰略目標也終於有了堅實的人才基礎。而在這場大規模的人才引入工程中,有一個人成為燕昭王真正的千裏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