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人亡兩不知——林黛玉 林黛玉的姑蘇情結(2 / 2)

第二十八回《蔣玉菡情贈茜香羅 薛寶釵羞籠紅麝串》中有這麼一段描寫:

寶玉進來,隻見地下一個丫頭吹熨鬥,炕上兩個丫頭打粉線,黛玉彎著腰拿著剪子裁什麼呢。寶玉走進來笑道:“哦,這是作什麼呢?才吃了飯,這麼空著頭,一會子又頭疼了。”黛玉並不理,隻管裁他的……寶釵也進來問:“林妹妹作什麼呢?”因見林黛玉裁剪,因笑道:“妹妹越發能幹了,連裁剪都會了。”……寶玉便問丫頭們:“這是誰叫裁的?”林黛玉見問丫頭們,便說道:“憑他誰叫我裁,也不管二爺的事!”寶玉方欲說話,隻見有人進來回說“外頭有人請”……

此處可見,黛玉不但要做自己的活計,有時還要負責園裏其他人的裁剪,故而寶玉才會問“這是誰叫裁的?”

會是誰呢?左不過老太太、王夫人、鳳姐幾個人,別的人也指使不著黛玉。

而在這一段之前,剛剛寫道王熙鳳讓寶玉幫忙記個帳,“大紅妝緞四十匹,蟒緞四十匹,上用紗各色一百匹,金項圈四個。”寶玉道:“這算什麼?又不是帳,又不是禮物,怎麼個寫法?”鳳姐兒道:“你隻管寫上,橫豎我自己明白就罷了。”

這個無頭賬,到最後也沒有揭曉,於是讀者就和寶玉一樣都裝在悶葫蘆裏了。然而聯係上下文看,很可能這個賬和黛玉做的活計有關,或是給什麼大人物備的禮吧。黛玉的手若不巧,活如不精,又怎麼會接受這樣的派使呢?自然是除她之外,園中無人可托,所以才會連老太太也默許鳳姐勞煩她了。

鳳姐送茶給黛玉時也曾說過:“不用取去,我打發人送來就是了。我明兒還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發人送來。”可見鳳姐是經常求黛玉做事的。而無所不能的當家人王熙鳳能求得著孤女林黛玉的事,想想實在有限,況且還要“打發人送來”,九成是布料活計之類,總不見得會求黛玉幫忙寫詩吧?

有些專家猜測是鳳姐不識字,所以求黛玉幫自己做些筆墨學問上的事。非也,通常的小事,鳳姐手下有個彩明是識字的,專門用於點花名冊簽到之類的差使;事情再重大些,她或許會去煩賈璉、寶玉,甚至三姑娘探春,但不至於找不理俗務的黛玉。這個表嫂能求到家中表小姐的,最多隻是針線上的事,也隻有針線事,才會當眾毫不在意地說出來,不以為忤。

其實除了黛玉,書中寫明籍費姑蘇的女子不少,第一個就是香菱,家住姑蘇閶門十裏街仁清巷葫蘆廟隔壁。這是全書出現的第一個女子,不但籍出姑蘇,而且連家門街巷也報得清楚,然而偏偏就是這個女孩子,卻因自幼被拐,連自己的家鄉籍貫都記不清了,並不知道自己是黛玉的同鄉。也許,這正是讓人可悲可歎之處!

然而冥冥中自有感知,後來香菱拜了黛玉做師父,學習做詩。連寶玉也感歎:“這正是‘地靈人傑’。老天生人再不虛賦情性的。我們成日歎說可惜他這麼個人竟俗了,誰知到底有今日。可見天地至公。”

“地靈人傑”,這個地方,自是姑蘇了。

而十二釵中最後一個出場的妙玉,無巧不巧,也是姑蘇人。林之孝家的向王夫人報告:“外有一個帶發修行的,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因生了這位姑娘自小多病,買了許多替身兒皆不中用,到底這位姑娘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所以帶發修行,今年才十八歲,法名妙玉。”

這個出自蘇州讀書仕宦之家、自小多病、且又能詩擅賦的姑娘,像不像是出家的黛玉?

比妙玉更加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姑蘇女子,還有一位暗出的“針神”慧娘,乃是賈母至愛瓔珞的舊主人,“亦是書香宦門之家,他原精於書畫,不過偶然繡一兩件針線作耍,並非市賣之物……偏這慧娘命夭,十八歲便死了。”

又是出自書香宦門,又是精於書畫,又是命薄早夭,這說的是慧娘,還是黛玉?

除了這幾個閨秀之外,來自姑蘇的女子還有十二個女戲子及她們的教習,自然也都是精通音律、聰明靈秀的女子了,而其中的齡官,更是眉眼兒像極了黛玉,並且也是身子柔弱、性情乖僻自傲的,更可謂是淪落戲行的黛玉了。後來戲班子解散,跟了黛玉的是藕官,曾經膽大包天、在園子裏燒紙祭藥官的,可見也是癡情種子。

除卻這些有名有姓的人之外,園中來自姑蘇的還有駕駛棠木舫的蘇州駕娘,可謂是書中地位最低賤的蘇州女了,然而寶玉既說過“女人是水做的骨肉”,那麼水中操舟的女子,自然隻能來自姑蘇了。

可惜的是,她們無法駕著棠木舫,將黛玉送回她的家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