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第三條道路:從認知到行動(2 / 3)

你應先把你的錯誤認知挖出來,然後才能改變它。

挖出錯誤認知後,下一步是放棄它,用正確的認知取代。

這裏又有兩個問題:第一,你可能會不舍得放棄某些認知。

例如,有一個十分好勝的女孩,事事都想爭第一。有一次她考試考了第二,她氣壞了。經過反複思考和挖掘,她知道自己有一個認知:“我樣樣事情都應該是第一。”這很明顯是一個錯誤認知,誰能樣樣都得第一呢?學習上要第一,相貌要第一,男朋友要最好,玩要最會玩,唱歌要最好,體育也要最好,這種可能性太小了。因為人各有所長,要在每個方麵勝過任何一個人是不可能的。劉邦指揮軍隊不如韓信,搞情報活動不如陳平,管理後勤不如蕭何,他隻是擅長政治領導藝術而已。在學校你或許還可以幾乎做到樣樣第一,但是一旦到了社會上,你怎麼可能比所有的人都漂亮,比一切人都聰明,比任何人都有錢?

但是這女孩不願放棄這一認知,“樣樣第一有什麼不好?”好雖然好,但是不可能達到,這又有什麼意義?

假如我對兩個餓壞了的人說:“涮羊肉和涮龍肝,你喜歡哪一個?”誰都會知道龍肝比羊肉稀罕得多,但是誰會說:“我一定要吃涮龍肝,你不要給我羊肉,我寧可餓死也不吃這二流的食物。”

“樣樣第一”的確好,長生不老也很好,但是聰明人並不追求它們。他們隻求“樣樣事盡量做到滿意”,“盡量長壽些”,就可以了。

不舍得放棄錯誤認知是不明智的。

我們可以讓她自問:“這個認知使你更快樂還是更煩惱?”她會發現,這隻能讓她更煩惱而不是更快樂。在她勝過別人時,她有一時的得意和放鬆,但是在大多數時間裏,她一直處於緊張中,怕自己失敗,嫉妒別人的成功,因小小的失敗而生氣,為了勝過別人而吃苦賣力直到筋疲力盡。如果是這樣,如果錯誤認知——即使聽上去很好聽——卻隻能給你帶來苦惱,為什麼不舍得放棄它呢?

第二個問題是如何找到正確認知。實際上,這個問題並不難。隻要認真思考,誰都可以知道什麼是對的。至多,還需要多讀些書,多向別人學習,以獲得更正確的觀點。

還有一個要注意的要點是:重複。重複才可能加深印象。當你知道舊的認知錯了,要用新認知取代時,要反複對自己說這個新認知。要知道,你在無意中多次對自己重複過錯誤的舊認知,現在你應該多次重複新的認知,才能保證取代舊的。

例如,有的人過去認為“誰都不喜歡我”。經過思考,他發現:有少數人還是喜歡他的。而且,是因為他畏縮、對人不信任才造成其他人都不喜歡他。於是他對自己說:“有人喜歡我,也有人不喜歡。如果我不這麼畏縮,喜歡我的人會更多。”說一遍不行,他要反複對自己說這句話。

和尚為什麼要反複誦經,就是要經過反複把經文融入內心。讀一遍,隻是腦子知道了,或者說“理智人”知道了,一遍遍讀,“原始人”才能知道。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新認知一定要讀出聲來而不能隻在腦中默默想。讀出聲來才能讓“原始人”記住。讀的聲音越大,效果越好。

三、循序漸進改變壞習慣

改變不好的行為習慣不難。一般人認為難,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循序漸進。

比如不愛鍛煉,這一天下決心“我要鍛煉了”。於是當天就大運動量地鍛煉,又是長跑又是打球,第二天第三天又是如此,到第四天筋疲力盡,一點也沒練。第五天又自責“太沒有毅力了”,說是這麼說,還是沒練。於是他無奈地說:“這又一次證明我這個人沒毅力,改不了了。”

如果你看到誰哪一天浪子回頭,訂了一個龐大的計劃,那麼可以猜測,十有八九過不了幾天他又恢複原狀。因為他太急於求成,要一下子改掉長久以來形成的習慣,是極難成功的,遇到的挫折會很大。這樣一來,他隻好退回舊習慣。如果他一次次改變舊習慣都失敗了,他的信心就越來越少。

所以,請務必要循序漸進,一點點改變。因為改變小,所以容易成功。每取得一次小小成功,都為後麵的成功打下了基礎。循序漸進,表麵上慢,實際上更快。

有個女孩怕蛇,聽見“蛇”字就害怕,更不用說看見蛇了。循序漸進的方法是,先小聲說“蛇”字,再大一點聲說,不斷地說,有時間就說,直說到自己對這個“蛇”的音適應了,滿不在乎了為止。然後找一張蛇的圖片,先放在遠處看,適應了再放近一點,直到拿著圖片看也不害怕了。再去看籠子裏的蛇,先遠看……

循序漸進,過不多久,她就可以不怕蛇。

四、專注地行動

專心地幹一件事,不論是什麼事,都可以十分快樂。

平時我們做事不快樂,是因為不專注。工作時邊幹邊想,“這個工作真無聊,要不是為掙點錢……”不專注地工作,工作就顯不出它的有趣,於是你會更厭倦。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