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焦慮往往來源於“我必須做到最好!”“如果出錯就全完了。”等認知。運用認知重塑改為“我隻需發揮出實際水平”,“出些小錯沒有關係”,就可以減少焦慮。
比如考大學前自己總想,“考不好我這一輩子就全完了”,“考不好對不起全家”,這樣怎麼會不緊張?應該想,“人生路很長,失敗了也還有下一次機會”,“我隻要盡力,就問心無愧”。
(二)采用“接受最壞結果”方法
對自己說:“最壞又能怎麼樣?”一個企業家工作不順利,焦慮得苦不堪言,他問自己:“最壞又能怎麼樣?我會被槍斃嗎?顯然不會。至多也就是負債累累,公司倒閉而已。好吧,就算公司倒閉了,我還不是我嗎?我不還是能活嗎?還是可以聽音樂會能看電影嗎?我怕什麼!”於是他的焦慮減輕了,他以輕鬆的心態工作,半年後他的公司就扭虧為盈了。
(三)有計劃地生活
事情雖然很多但並不會都讓人焦慮。讓人焦慮的是事情很多而又沒有一個係統的計劃。如果我們沒有計劃,就會感到事情千頭萬緒不知如何下手,不知如何進行,就會焦慮。有計劃就會做到井然有序,有條不紊,事情雖多也不會焦慮。
例如我要裝修房子,在裝修前就計劃一下,需要什麼材料、什麼工具,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心中有數就不會臨時忙亂。
如果在入睡前,把第二天出門要帶的東西先找出來放好,第二天早晨就可以輕鬆了,不會慌忙找不到該帶的東西。
我曾經有一個時期事情很多,很焦慮,後來我采用了一個極簡單的方法:把要做的事寫在一張紙條上,紙條貼在書桌前牆上。這樣,我用不著把事情都記在腦子裏了,幹完一件事劃掉一項,感覺很輕鬆。如果事情多得做不完,那就按重要性和緊迫性排一下順序,把最重要或最緊迫的事項前標上一個星,先做這些事,其他事做不完就算了。
(四)凡事不拖延
美國心理學家艾倫·萊肯舉過一個小例子。戴維絲女士收到姑媽寄來的生日禮物,她本想回一封簡單的信:“羊毛衫我已收到。它很漂亮、尺寸也合適。非常感謝。”但是她拖了一下,沒寫,結果一轉眼就拖了兩星期。這時她估計姑媽一定要著急了,她打算寫封長長的充滿感激的信來彌補。可是她很忙,一時抽不出時間寫這麼長的信。於是她又拖,一拖又是兩周。戴維絲很內疚,覺得必須寫得更長,認真解釋一下才能讓姑媽原諒她。這樣又拖了一段時間。戴維絲越來越煩惱、焦慮,她一天到晚想著怎麼寫這封信,卻越來越難以痛下決心。
拖延不得不做的事是很傻的,因為事情會越拖越難做,你拖延補衣服上的小洞,這個小洞會變成大洞。何況在拖延的時候,你還要總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增加心理壓力。
拖延的原因往往出於畏難情緒,要告訴自己,未知的事想起來總是比做起來難。某記者要采訪一位高級領導幹部,起初他也很焦慮,但是當他壯起膽子去了,卻發現那個老人十分平易近人。所謂困難大都像那位要人,當你麵對他時就發現他實際上並不難對付。
(五)多用肌肉,少用腦筋
有時,焦慮的原因是頭腦鑽進了一條死胡同,思路打不開。想問題時,像在野地裏迷了路似的,轉來轉去又轉回老地方。
在這種情況下,人應該先把問題放一放,先做些別的事,等情緒平靜下來再回頭想這個難題,你會找到一條新的路徑。鍛煉身體是最好的“別的事”,因為,人焦慮時,身體積聚了大量能量,這些能量得不到消耗就會損傷身體,體育運動可以消耗掉這些能量。另外,一些簡單的體育運動耗費腦力較少,這可以使腦子更充分地“空下來”,使大腦得到休息。
有一次諸葛亮去找劉備談國家大事,卻發現劉備正在編席子。諸葛亮很生氣,責怪說:“你身為領袖,怎麼能做這種小人物的事。”劉備急忙扔掉席子,解釋說:“我是用來解憂。”
諸葛亮是從社會心理的角度去看問題的。他認為,如果讓將領們看到劉備編席,會使他們產生輕視劉備之心。而劉備是從心理情緒調節的角度出發的,編席是體力活動,可以減輕焦慮。劉備身為領袖,事務繁多責任重大,心理壓力較重,編編席消除焦慮是很必要的。諸葛亮雖是人傑,可惜不太重視調節自己的焦慮。因此在與司馬懿對陣時,司馬懿預測說:諸葛亮“食少事煩,其能久乎”,結果諸葛亮果然一病不起,這正說明他思慮過重而不善於化解焦慮。心理學家知道,焦慮者往往會食欲下降。這可以作為諸葛亮是死於焦慮引起的疾病的理論依據。
由此可見,諸葛亮也有缺點,他不懂得做些體力活動對心理調節有多麼重要,活活把自己害死了。
消除焦慮的方法還有很多,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不論用何種方法,要想見效,都要認真去做,要持之以恒。一次也許不見效,那就再做一次,不要輕易否定這種方法。你得了病吃藥,也不可能隻吃一次藥就能做到藥到病除吧?如果是慢性病恐怕要連吃上幾天、十幾天,才能看到效果。消除焦慮的方法也是這樣。
十二、命運不是母親——致某些憂鬱者
命運不是母親,但是有許多人習慣於以孩子對母親的方式對待命運。
這裏說的是那些終日憂鬱苦惱、怨天尤人的人。憂鬱難道是適意的感受嗎?為什麼有的人抱著它不放?在實際生活當中,這種憂鬱者並不少見。他們善於抓住每一點點不幸,讓自己沉浸在憂鬱苦惱中:“啊,我怎麼這麼倒黴!”“我活得太苦了!”“命運對我如此不公正!”“為什麼偏偏是我遇上這不幸!”我們承認,他們的際遇或許的確不太好,或許他們真的很不幸,但是沉浸在憂鬱中有什麼用呢?為什麼不把這時間用於獲取新的成功呢?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背著瓦罐在街上走,由於人群擁擠,瓦罐被別人不小心打破了,那個背瓦罐的人頭也不回往前繼續走。旁觀者喊道:“喂,你難道不知道你的瓦罐破了嗎?怎麼頭也不回?”背瓦罐的人——現在他已沒有瓦罐了,回答說:“回頭有什麼用,我現在需要去買一個新瓦罐。”
如果是憂鬱者就不會去買新瓦罐,他一定會守著碎瓦罐哭個沒完。他為什麼會這樣做?是為了博取同情。這是後來我才明白的。
如果說用憂傷博取親友同情,這雖然也不是健全的心理,卻情有可原。可是憂鬱者就是在獨自一人時,也會讓心哭個不停,這又是為了什麼呢?
是為了博取命運的同情,是為了讓命運看到自己的可憐、悲慘,乞求命運垂憐自己,以求得到更好的未來;是為了控訴命運的不公正:她偏愛別人,給他們如此之多,而對他卻分外刻薄,給他如此之少。也許小時候他母親對他不夠好時,他就用過這類苦肉計,長大後的他,隱隱地把無形的命運女神當成母親對待,用悲慘憂傷向她乞求,也向她抱怨。
假如命運真的像一個母親,他們這樣做也不算太錯,可惜命運不是母親。
命運從不懂得憐憫弱者。雖說“天若有情天亦老”,但天是不會老的,因為天終究是無情的。
南唐時期,後主李煜因勢力日漸衰弱,困處江南,於是他向軍力強盛的宋朝求和,同意不稱唐朝自貶為江南國主,同意進貢稱臣,隻求偏安一隅。但是宋朝軍隊仍舊南下滅掉了南唐,李後主淪為臣虜。雖然他會吟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哀婉的詞句,命運也不曾有一絲眷顧給他。
命運不像母親,卻有些像一個女人,一個野性的女人。對那些不能吸引她,不能征服她的男人,她是輕視的、不在乎的。像郝思嘉對待那些追求者們一樣,她挑逗他們,戲弄他們,在需要利用他們時,她和他們結婚,但是目的不過是騙取他們的財富。她看到他們為她痛苦也不會動心,隻會因此更輕視他們。命運女神也是這樣一個野性女人,當你在玩撲克輸了的時候,她不但不願給你幾張好牌幫你轉運,反而會把最次的牌給你。在你身處逆境時,她會把疾病、災害加在你身上。但是,如果一個人征服了命運,如果他經受住了命運的考驗,如果他煥發出了自我的光彩,命運女神則會像一個癡愛著他的女人一樣,幫助他,服從他,為他尋找他所需要的機會。愛默生說的一句話很切中這個感覺,他說:“一個人隻要身上有一點兒神聖的東西,蒼天就會在他麵前屈服,接受他在上麵蓋的印章,任憑他塑成任何形式。”
憂鬱者的怨言是對的,命運的確不公正。命運不是一個對每個孩子都一視同仁、不偏不向的母親,相反她明顯地偏向寵愛一些人。“那已經有的,要給他更多;那沒有的,把他僅有的也奪去。”這就是所謂的馬太定律。命運女神讓富有者更富有,因為金錢會帶來金錢;讓智慧者更智慧,因為智者懂得如何汲取智慧的泉水;讓勇敢者更勇敢,因為勇敢地迎向死神的戰士反而最容易逃脫死神的魔爪。
有的人很成功,而他還不斷得到更大成功的機會;有的人渴求一個機會卻總得不到。假如把命運寵愛者所得到的分一點給別人,也許就會對別人大有益處。但是命運卻偏不這樣做,她固執地把一切都隻給她所愛的人,哪怕他已不需要。
這就是命運的性格。
這是另一種公正,如同園丁,她把弱小的樹枝剪掉,好讓強壯的樹枝更茁壯,這難道不對嗎?難道一個園丁會剪去強壯的樹枝,讓樹的營養均勻分配於各個枝條嗎?
永遠不要做憂鬱者,永遠不要乞求命運的憐憫,那隻是在告訴命運,你是弱枝病木,你是該被修剪的;不要指責命運的不公,命運的公正不是你所懂的。
身處逆境時隻有咬著牙和命運搏鬥,戰勝她征服她,像貝多芬所做的一樣。而當你戰勝命運之後,所有付出的努力都會得到酬報。
也許我們該把命運稱為自然規律,稱為環境,稱為大眾心理,稱為社會,不管稱為什麼都可以,但是我們要記住:命運不是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