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不做自卑的奴隸(3 / 3)

因此,回憶童年是有益的。

你可以回憶童年時令人自卑的場景,盡可能回憶得逼真,有情景,有聲音,有當時的身體感覺甚至有當時的氣味,回憶當時別人是如何責罵你的。如果你想哭,就讓自己哭,好把鬱結的情緒宣泄掉(當然,做這個練習時,最好周圍不會有人打擾);如果生氣,就大聲喊叫。當你的情緒減弱下來之後,你的情結力量就已削弱,情結中“錄音”的那些批評指責你的話也不再有那麼大的力量了。

在這種情況下,你再去客觀地評價一下回憶中的事件,看看這事件說明什麼,這事件能否證明自己低劣。你會發現,那件事很可能根本證明不了你的低劣。當時父母的責罵隻不過是一時的氣話而已。

自卑者的錯誤就是:把別人的氣話當成了真話,當成了對自己的評價,而且接受下來。

這個錯誤是“原始人”犯的。

當父母罵“你這個蠢貨”時,兒童的“原始人”就接受了這一信息:“他們說我是蠢貨,他們是大人,懂得多——也許我真的是個蠢貨。”

現在你不是兒童了,你可以告訴自己的“原始人”,“你不是蠢貨,你父母當時的真正意思是:他們很憤怒”。

這樣,情結就會減輕甚至消除,而你也就少了一份自卑。

(四)意象技術

你可以想象有一個“批評者”,是他說出所有那些譴責批評你的話;想象你心裏還有個“被批評的小孩”;再想象一個作為“清醒意識”的自己。

想象時,不要刻意想象“批評者”是什麼樣子,你讓想象自發產生一個“批評者”形象。也許他會是一個老人,也許是一個魔鬼,也許是一隻鷹,這都無所謂。

讓“批評者”說話,他會批評這個“小孩”,“小孩”會害怕、羞愧或憤怒。你的“清醒意識”要冷靜,不動氣,平靜地修正反駁“批評者”的話,保護“小孩”,當“小孩”灰心喪氣時,“清醒意識”要去鼓勵“小孩”。

這就仿佛你麵對一個父親責罵他的孩子,這是你們三個人之間的一場對話。

意象技術可以綜合前三種方法的長處。

“清醒意識”可以勸告“批評者”,安慰鼓勵“被批評的小孩”,指出“小孩”的長處,更重要的是,可以把無偏差的觀點輸入頭腦,取代那些自我貶低的意識。

意象技術把心理的不同成分分解開來,讓你看到,“自我批評”的語言來自你心中的“批評者”而不是你的真實自我。這種分解可以使思想不再混亂。這種方法可以進一步衍生出一種叫做“人格主動分裂”的技術。但是那種技術隻有在專家指導下才能使用,否則有一定危險。

(五)放棄理想自我

理想自我說到底是和別人比較的產物,放棄理想自我就是放棄比較。

應該放棄比較,因為比較是可笑的。鬆柏固然比玫瑰高大,但玫瑰比鬆柏嬌豔。人與人比各有長處,正如鬆柏和玫瑰不同一樣,是質的不同,因此無可比較,也不必比較。

我唱歌不如崔健,踢球不如範誌毅,下圍棋不如馬曉春,但並不能說明我是個低劣的人,因為他們對心理學不如我懂得多。再說,我又何必管別人如何呢?我過我的生活,生活快樂,就夠了。

任何自卑都來源於理想自我,因為你的理想自我是不可企及的。它不可企及不是因為它高或者遠,而是因為它是虛幻的,如同水中的月亮。不去做水中撈月的事,放棄理想自我,就不再有自卑。“知足者常樂”,就是這個道理。

理想自我的理想說到底是:在某一個角度勝過別人,不能美名遠揚也要遺臭萬年,不能成為最富裕的人至少也要成為最不走運的人。

最不走運的人也是有人爭著做的。我們可以見到,有些人總是無意識中把自己搞得很慘,他的潛在目的就是讓自己最不走運,這樣他就有資格去怨天尤人了。小孩被人打傷了,要找老師告狀。告狀時,他做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似乎受了天大的委屈,這樣告狀時就可以更能博得老師的同情。最不走運的人也是一樣,他要向天地控訴,控訴命運的不公,因此他必須顯得分外痛苦。

問題是:沒有人聽你控訴。

心理學家馬爾茲說過:“卑下和優越是同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麵。”為了擺脫自卑而追求優越是沒有用的,因為在你追求優越時,你就接受了一種暗含的前提:人和人是按級別排列的,級別低的人就是低劣的。

接受了這一前提,你就好像投身於一場競賽,不在前邊,就在後麵。那麼,除非你跑到了最前邊,除非你時時刻刻都是第一,否則你就擺脫不了自卑感。你的理想自我告訴你:“我就要時時刻刻是第一。”但是這是不可能的,人各有所長,別人總會在某一時某一處勝過你。

聽說過賽狗嗎?狗對比賽沒有興趣,於是為了讓狗跑起來,人們做了一個鐵兔子,用繩子牽著跑。狗把鐵兔子當成真兔子,一個個奮勇直追。跑在後邊的狗當然都很自卑,跑第一的狗又怎麼樣呢?難道他有什麼收獲嗎?隻有一隻啃不動的鐵兔子。

名利就是鐵兔子。心理學家調查過100個世界級大富豪和100個紐約的流浪漢,結果發現在100個富豪中,感到生活快樂的人的比例比流浪漢的比例還要低一些。

那麼,是不是我們應該做一隻懶狗,天天睡大覺呢?

不是,狗要跑一跑才活力充沛。“有道”的狗不會天天睡大覺,他甚至也會參加賽狗。隻不過他的目的在於跑而不在於鐵兔子,所以他落後時,不會自卑,他不會患得患失,不會想“不是第一我就痛苦死了”。他隻是享受跑的快樂。

我們可以參與競爭卻不帶憂慮,隻要我們不把成敗作為“證明自己”的手段。要明確這一點,你不需要成功來證明你優越,也不需要失敗來證明你低劣。正如馬爾茲說:“你不優越,你也不卑下,你就是你。”

狗不去想自己是優等狗還是劣等狗,鬆樹不去想自己是否是人人所敬仰的鬆樹,人,為什麼一定要爭個高下呢?

你會說這是社會現實,“當別的狗都在追鐵兔子時,如果我不追或追得慢,別人會輕視我”。

隻有你內心中自己輕視自己時,別人才會輕視你。如果你心中不自輕自賤,別人就不能輕視你。

所以消除自卑的方式,不是想辦法讓自己相信:我比別人強,我比別人優越。而是告訴自己:我和別人不同,人都有各自的優勢,無法比較。

如果每個人都是土豆,我們可以比較哪一個土豆更大,但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如何比較?芝麻比西瓜小,難道芝麻有必要為此自卑嗎?

放棄理想自我,放棄比較,放棄對自己的“你必須”,讓自己成為自己,你就不再會有自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