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有人開始讚成我的看法,有人則支持老陳的見解,大家爭論了半天,也沒達成共識。想想這也很正常,幸福指數本來就很難說清楚。
那天,我在早市上遇到一位賣白菜的農婦,今年白菜的價格高,銷售的速度也快,可她臉上似乎並沒有多少幸福。
我有些困惑:“白菜價格高了,你的收入也高了,怎麼還不開心呢?”
她淡淡地:“白菜價格上漲了,賣上價格的菜卻少了,因為春天時跟一家酸菜加工廠簽訂了銷售合同,那時候沒想到白菜會漲價這麼多,現在若是毀約,就得給酸菜加工廠交一筆不小的違約金。所以,白菜價格上漲了,自己並沒有多賺多少錢,怎麼會開心呢?”
“哦,原來是這樣!可是,你當初簽銷售合同時,心裏還是挺高興的吧?”我想知道她那時的幸福指數。
“高興啥呀?去年白菜豐收了,價格卻低得可憐,還不好賣,老上火了。簽合同時,還是參考上一年的價格,很低的,當時隻是想求一份保障,沒想到後來……”她明顯地懊悔不迭。
“如果今年的白菜價格還跟去年一樣,也不好賣,你就能幸福一些?因為按合同,你很快就能銷售掉。”我繼續追問。
“幸福倒是算不上,不過,至少心裏能夠接受,不會後悔又遺憾。”她直言不諱。
“這麼說,你現在的不幸福,是因為白菜價格漲了,你原來沒有的願望又生長出來了,就是多賺錢?”我也直截了當。
“可以這麼說,原來沒敢奢望多賺錢,倒是心平氣和的,現在有想法了卻不能實現,你說,擱在誰身上,能開心啊?”她甚至很沮喪。
“那你明年準備怎麼辦?還跟酸菜加工廠簽合同嗎?”我多麼希望她能夠在失意中有一些幸福的憧憬。
“明年?誰知道明年的白菜價格會是什麼樣子?弄得我現在也不知道究竟該怎麼辦好了,隻感覺到當一個菜農真不容易,豐收和不豐收都不賺錢,菜價高了低了,都難得開心。”沒有想到,她臉上多了些茫然,心裏還多了不少尤怨。
“如果換一個角度想想,開春的願望實現了該高興;多收的白菜又賺了一些錢,也應該高興;明年再好好籌劃一下,或許還能多賺些錢。這樣一來,豈不是挺幸福的?”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老陳的那番言論,突然感覺他的眼光很犀利呢。
“你這麼一說,我心裏似乎一下子敞亮許多。”她似有所悟,眉宇舒展了一些。
一件尋常的事情,換一個角度去思考,或許會獲得截然不同的認識,而這不同的認識,直接影響著我們的心情,從而形成了我們不同的幸福指數。
原來,幸福指數,跟許多事情本身關係不大,卻與看事情的角度和眼光密切相關。一個懂得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事情好的方麵的人,會比將目光緊緊盯著事情糟糕方麵的人,有更多的幸福感。
我把這一發現講給那位剛剛結束一場婚姻的女同事,她淡淡一笑:“我完全讚成你的觀點,問題是,很多時候,大家都明白那些其實很簡單的道理,卻總是不由自主地陷入到不幸福的泥淖中,難以自拔或不願自拔。因而,在生活當中,你看到很多聰明人其實並不幸福,倒是那些傻嗬嗬的知足常樂的人,有著很高的幸福指數。”
“你說的真對,幸福指數與智商有關,更與情商有關。”我想起了她曾給我講過一個騎著自己改製的自行車、四處周遊的農民工的故事,因為他有始終不泯滅的夢想和他發自內心的熱愛,路途中那麼多的風霜雪雨,竟然都成了他幸福的話題。
沒錯,獲取很高的幸福指數,其實並不困難,多一些熱愛,多一些向往,自然,也會多一些看問題的角度,會多獲得一些幸福的感受……
我想當個傲慢客
/涼月滿天/
去醫院看病,一個衣著寒酸的老頭子顫抖抖摸進內科的門,問:“中醫科在哪兒……”一個小護士,白衣白帽,麵龐光潔美好,聲調卻冷冰冰如大理石:不是中醫科,
“這兒是內科,出去!”張愛玲見小孩子被警察打,一氣之下想去做主席夫人,可以給那警察兩個耳光;那一刻我希望自己立刻就是醫院院長,可以劈頭蓋臉把她教訓一頓:看你還敢不敢這麼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