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可以細細揣摩這樣一句老話:貧賤夫妻百事哀。有錢不一定就會有幸福,可沒錢一定不會幸福。當你與你的家人天天為吃飯穿衣而發愁,當你看到你的孩子由於貧窮而耽誤受教育,你難道還能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嗎?你還能夠感覺到家庭的幸福嗎?
老話說“先成家後立業”,現代人則信奉先事業後家庭。其實,事業和家庭沒有誰先誰後之說,它們是並列的關係,需要你同時經營。要是經營得當,你就能自由地穿梭在事業和家庭之間,你就能在平衡中收獲人生的無窮幸福。
不能心存幻想,先幹事業後理家庭,或是先經營家庭後打拚事業。許多時候當你做完了前者,你會發覺來不及做後者了。由此,你要放棄這種先後的觀點,要樹立起同時雙贏的意識。或許在不同時期你會有不一樣的偏重,可請你記住,偏重不等於偏頗。隻有平衡好兩者的關係,事業和家庭才能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許多人都以為,男人因為成就事業而成就家庭,女人因為成就家庭而成就事業。聽起來好像有些道理,可男人真的隻要事業成功就能家庭快樂嗎?女人真的獻身於家庭就可以幸福嗎?對此種問題,我們一定要全麵掌控,兩者切不可有失偏頗。
男人讀品悟
事業和家庭並不矛盾,盡管有時會出現衝突,但若處理得好就能夠相得益彰。因此,對每個人來說,唯有平衡家庭和事業的關係,方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這樣的男人活得最輕鬆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人們往往過多地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到頭來,為了物質生活的追求而弄得頭破血流,開口閉口都講究物質,這樣的人難免活得很累。就算他們生活得很富有,也往往不會快樂。若是人們換個角度,不去過分地追求財富,知足而常樂,人們就會感到生活的輕鬆。不必為那些細枝末節的事情而絞盡腦汁,人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消遣,到大自然中或者娛樂場所獲得精神上的享受。物質和精神財富都有了,這樣的人才會快樂,才會活得輕鬆。
在人的一生中,“難得糊塗”無疑是對待個人功名利祿的一劑良藥。一個人一生的道路很寬闊,各有各的過法。當官為民,有錢沒錢,實際上都一樣可以活得有滋有味。功名利祿不用花力量去追求,官大五品,腹中空空,也是虛有官名。“芝麻綠豆”一個官,不過於追求、不過於苛求,同樣可以活得幸福!可是,人是有思想的動物,沒有追求就會活得無聊,沒奔頭兒,還得要追求。但要是功名利祿到手了,“七品”的還想鬧個“六品”,有了“六品”還想要“五品”,有了“五品”又眼饞“三品”。結果就得巴結,拚命地巴結,隻在“品”級上巴結,最後“人品”是巴結一級少一品,最終累得精疲力竭。細細品味品味,竟不曉得人生是個啥滋味,一輩子沒有享受過真正的人生,壓根兒也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人生,“活得真累”!
要是在功名利祿之上,持“難得糊塗”的“糊塗主義”,所有事情順其自然,認真地做事,老實地做人,得則得,不能得則不爭;當得沒得,不急不惱;不該得,得了,也不要,這才是真聰明的人,活得開心,悟得透徹。
所有想得開的人,生活不管怎樣都能從中自得其樂。有位智人說過:“在生活與工作中不是什麼付出都會有回報的。”確實也是這樣,有時生活存在著明顯的不公平,不但你自己感到不公,連身邊的人也認為不公。這時,千萬不可激動,也不能一時衝動,幹出不可收拾的傻事來。比如像評級漲薪這樣的事,憑你的貢獻,你的民意測驗,這次的好事理所當然屬於你,但由於隻有一個名額,有關方麵出於平衡關係和其他考慮,就把好事給了另一個人。在這種情況下,千萬要想開,萬不能耿耿於懷,憂心忡忡,失去理智。就算從養生之道出發,肝火太盛也不利於身體健康。瀟灑地想一想,一次漲薪能有多少錢,不能為這點兒小錢鬧意氣,降低了自己的品格。此時要自己寬自己的心,自己找樂子,轉移“痛點”。
有個小笑話,說有一位老太太,晴天也哭,雨天也哭。這是由於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賣雨傘,二女兒賣冰棍。天晴怕大女兒賺不到錢,下雨怕二女兒賺不到錢。有位智者這樣開導她說,你老人家大可開開心心,晴天的時候你就為二女兒高興,因為冰棍一定好賣;雨天的時候你就為大女兒高興,因為雨傘一定賣得好。這樣一來,你不是就開心了。老太太一想真的有道理,也就不再為此事煩惱了。
憂與喜是事物給你帶來的兩種心態,要是你不鑽牛角尖,“痛點”就能轉移。想問題都從兩麵性或多個角度去思考,哲理也在你的心裏,就像笑話中的老太太一樣,同一件事從不同角度看都可以得到快樂。
所以,看淡者、不苛求者,他們活得快樂,也最輕鬆!
男人讀品悟
在人的一生中,“難得糊塗”無疑是對待個人功名利祿的一劑良藥。一個人一生的道路很寬闊,各有各的過法,當官為民,有錢沒錢,實際上都一樣可以活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