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集 智取陳州(2 / 3)

王貴:“元帥,依末將之見,元帥既有體恤百姓士兵之心,且先莫攻城,不如先派個有本事的將軍去城下搦戰,殺殺他的驕氣,也讓他知道元帥手下並非都是酒曩飯袋。”

牛皋:“王貴,你……”

王貴:“我怎麼啦?”

牛皋握緊了手中的鐧,憤憤地就要衝過來:“王貴,你欺人太甚,你說我是酒曩飯袋,有種你就出來與我比試比試!”

王貴也上前一步:“比就比,難道我王貴怕你不成!”

嶽飛:“都給我住嘴!兩個匹夫,這是兒戲嗎?”

“哼!”二人都狠狠地退回原地。

嶽飛:“身為大將,要以全局為重,大敵當前,大家要團結一心,不要鬧個人意氣。牛皋、徐慶二位將軍,雖未能挫其銳氣,但也並未敗落。如果敗落,本帥自有軍法處置,豈容你們口舌之爭!”

二將:“是!” 十五

郢州府大堂

劉楫站在荊超身後,一同看嶽飛寫來的勸降信。

荊超讀過信,把信撕得粉碎。

荊超:“什麼民族大義,什麼屈身事賊,真是廢話連篇。有奶便是娘,我荊超隻知道感恩戴德,這些大道理,還用不著他來教!”

劉楫:“是啊,他一個被人收養的小叫花子,一個圍園種菜的鄉巴佬,居然敢用這些話來教訓將軍!”

荊超:“去,老大人,你帶些士兵到城頭給我罵去,不辱辱這個無知匹夫,難消我心頭之恨!”

劉楫:“是,老夫這就去,這就去!”

劉楫說著,撩起袍子,就匆匆去了。

荊超:“哼,嶽飛呀嶽飛,老子若不與你鬥智,非馬上與你見個高低不可。”

十六 郢州城下

城下,張憲、董先、楊再興帶領著宋軍已把郢州城團團圍住。

張憲一馬當先,用手中槍指著城上喊:“城上偽齊的士兵們聽著,你們都是大宋的子民,豈可認賊作父,賣國求榮!現在天兵至此,你們不要再執迷不悟了,趕快打開城門投降吧,跟著劉豫狗賊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聽到城下的叫喊聲,守衛的士兵多默不作聲,但也有人開始輕聲耳語著。

這時,手提渾金鐺的董先也策馬向前,接著喊:“你們聽著,我們嶽家軍,從來都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你們若再執迷不悟,休怪老子殺你個片甲不留。”

“別聽他們的,別聽他們的,”劉楫氣喘籲籲地爬上了城樓,大聲說:“你們都給我罵,給我罵回去!”

在劉楫的指揮下,城上偽齊的士兵一齊唱著罵起來:

嶽飛是小叫花來喲依喲……

嶽飛是鄉巴佬來呐嘿嗨……

……

聽到這唱罵聲,張憲和董先都停止了喊話。

城上,那些偽齊士兵更得意了,搖頭晃腦地唱得更歡:

嶽飛是小叫花來喲依喲……

嶽飛是鄉巴佬來呐嘿嗨……

……

“罵,大聲罵,罵,再大聲點!”劉楫起勁地喊著。

十七

城下,楊再興虎眉直豎,指著城上的劉楫問:“城上那幹瘦老頭是誰?”

董先:“他就是荊超的謀主,據說是劉豫的遠房叔叔,偽齊長壽縣的知事劉楫。”

“這老東西!”楊再興取下弓,拔箭上弦。

“嗖”的一聲,一支利箭,直朝劉楫飛來。

“媽呀!”劉楫嚇得把頭一縮。

“嘭”的一聲,那支箭已射穿他頭上的烏紗,劉楫雙腿一軟,癱倒在地。

“大人!大人!”城樓上一片驚呼。

“哈哈哈哈……”城下的宋兵大笑起來。

十八 嶽飛的大帳

聽了張憲等人的報告,嶽飛雙眉緊鎖,陷入了沉思。

嶽飛:“這家夥,戰又不戰,降又不降,他要幹什麼?”

田大人:“他莫非在固守待援?”

張顯附在嶽飛耳邊,輕聲說:“大哥,我們行軍太快,由於沿途橋梁渡津盡遭破壞,輜重糧草在後麵跟不上,軍中的糧食,隻可支持兩、三天了。”

“那可怎麼辦?”田大人望著嶽飛,焦切地問。

嶽飛:“我知道他在想什麼了。”

田大人:“那我們怎麼辦?”

嶽飛:“把這個消息傳出去!”

董先:“元帥,那怎麼行,這豈不造成全軍的恐慌?”

張憲:“元帥的意思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嶽飛:“破敵隻在今晚。”

田大人:“郢州城池這麼堅固,這行嗎?”

嶽飛:“監軍大人放心,嶽飛已有破敵之計。”

田大人:“下官願聞其詳。”

嶽飛:“張憲隻說對了一半,讓士兵把消息傳出去,就說軍中隻有兩天之糧,本帥已經下令,讓後麵押運糧草輜重的部隊在兩天之內務必到達,荊超求勝心切,今晚必定派人偷襲我軍糧道,隻等彼軍出城……”

十九 郢州城內

荊超正在後衙擦拭他的鬼頭大刀。

劉楫興衝衝地跑進來:“將軍,將軍,好消息,好消息!”

荊超:“什麼好消息?”

劉楫:“將軍果然料事如神,剛才我接到細作報告,嶽飛軍中的糧草,果然不足支兩天了。”

荊超高興地站了起來:“是嗎?”

劉楫:“千真萬確,而且嶽飛已向他們的押糧官下達了死命令,讓糧草輜重一定在兩天內送達。”

荊超:“是嗎?兩天內!我叫他永遠也到達不了。”

劉楫:“是啊,好幾萬大軍,一天不吃飯,不亂作一團才怪。”

荊超:“勝負成敗,隻在今晚。”

劉楫:“將軍今晚去劫營?”

荊超:“劫營?嶽飛素來狡詐,慣劫人家營寨,我去劫他的營,豈不正中他的下懷。”

劉楫:“嗯,老朽明白了,老朽明白了。”

二十 嶽營中軍大帳

將軍們都摩拳擦掌聚在中軍大帳。

嶽飛拔出一支令箭,對賈進和說:“賈將軍,望你莫辭勞苦,即刻起程,通知張用他們,叫他們作好準備,伏擊劫糧敵兵。”

賈進和:“末將遵命!”

嶽飛:“李寶聽令!”

李寶:“末將在!”

嶽飛:“將軍速引本部人馬,出東門城外三十裏的臥牛穀埋伏,將敵軍盡數放過後,即尾隨前行,不可驚動,隻等敵軍入了張用他們的埋伏,便鼓噪而進,黑暗之中,敵軍必不知我軍虛實,若不能全殲,也不可貪功冒進,隻將敵軍打散即可。”

李寶:“末將遵命!”

嶽飛:“牛皋、徐慶二人聽令!”

二將:“末將在!”

嶽飛:“今晚出城劫糧,必是荊超,他兵敗之後,後路已斷,必投襄陽而去。汝二人引兵在去襄陽的路上埋伏,若能生擒荊超,便是你二人的功勞。”

二將:“遵令!”

嶽飛:“其餘眾將聽令!”

眾將:“在!”

嶽飛:“你等回營時傳諭各部,二更之前,各部照常巡更,不得露出任何異象,如發現大部隊敵軍出城,不得打草驚蛇,違令者斬!”

眾將:“是!”

嶽飛:“三更之後,你們便聽號炮,一齊發起攻城。湯懷、張顯,由王貴帶領,進攻東門;王俊、董先,由張憲帶領,進攻北門;陶俊、吉倩,由楊再興帶領,進攻西門,其餘眾將,隨本帥進攻南門,誰先登城,便是頭功,在明日平明之前,一定要拿下郢州!”

眾將:“是!”

二十一

一場空前激烈的城池爭奪戰在三更後的郢州城下展開了,盡管我們無法看清城牆上下雙方你死我活的殘酷的戰爭場麵,但從那映紅了整個城池上空的火光,和那回蕩在夜空中驚心動魄的呐喊聲浪,還有夾雜在其中的刺耳的金屬刀械撞擊聲,便可以想見其戰鬥的激烈……

二十二 郢州府大堂

“這……這這這……這可怎麼好啊!”

外麵的喊殺聲不絕於耳,劉楫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他不時探頭朝衙門外張望著,不住地踱著步。

“報!”一個士兵驚慌失措地跑進來,用哭喪的聲音喊:“南門已經快被敵人攻破了!”

“荊將軍呢?”劉楫氣急敗壞地喊:“荊將軍怎麼還沒有回來?”

“報!”又一個探子跑了進來:“荊將軍劫糧沒有成功,反而遭到宋軍的伏擊,現在已經回不了城了。”

“天啊!”劉楫心灰意冷地放聲痛哭起來:“這匹夫誤我,這匹夫誤我!”

二十三 郢州府大堂

明媚的朝陽,照在郢州府大堂上。

堂上堂下,已不是偽齊的將領和士兵,而是神態肅穆的宋軍將士,衙門外湧滿了前來看熱鬧的百姓。

“走!”

王俊帶著士兵,押著五花大綁的劉楫,從外麵走了進來。

“殺死他!”

“殺死他!” ……

外麵的百姓都憤怒地喊著。

幹瘦如柴的老頭蜷縮著,兩眼呆滯,在人們的推掇下,兩條腿不由自主地前後交替著。

“殺死他!”

“殺死他!” ……

人們還在憤怒地喊著。

王俊將劉楫帶到大堂上,腿一掃,大聲喝著:“跪下!”

“饒命啊,饒命啊!”劉楫跪在地上,像搗蒜一樣地磕著頭,哭喊著:“大慈大悲的青天大元帥老爺,饒命啊!”

看著他那可憐相,坐在嶽飛身邊的監軍田大人忍不住“撲哧”一笑。

“您這位老皇叔平時不是很神氣嗎,現在是怎麼啦?”嶽飛鄙夷地說。

劉楫:“我是什麼皇叔,呸,劉豫賣國求榮,他算什麼東西,他是什麼狗屁皇帝,我沒有他這樣大逆不道的侄子,望嶽大老爺明鑒,我這個長壽縣知縣,都是他逼著我做的呀!”

這時,牛皋、徐慶大踏步走了進來,牛皋手上還提著一顆人頭。

“哼!”牛皋把人頭往劉楫麵前一擲,說:“你瞧瞧,此人是誰!”

劉楫一見麵前雙眼圓睜的荊超的人頭,嚇得連連後退。

劉楫:“都是他……都是他,昨日的事,就是他……逼著我幹的呀……”

嶽飛對著堂外的百姓大聲問:“鄉親們,劉楫在你們這裏為官可好?”

“不好!”

“這家夥簡直壞透了!”

一個老婦人哭著撲上來,扭住劉楫喊:“劉楫,你這老不死的,你也有今天,你賠我兒子兒媳的命來!你這個殺千刀的……”

“殺死他!”

“殺死他!” ……

人們紛紛喊著。

嶽飛:“劉楫,你也看到了,不殺你不足以平民憤,你也怨不得別人,來人啊!”

刀斧手:“在!”

嶽飛:“推出去斬首示眾!”

刀斧手:“是!”

劉楫:“嶽老爺,饒命啊,嶽老爺……”

二十四 南宋朝房

皇帝還沒有臨朝,前來早朝的大臣們守在朝房裏議論紛紛。

大臣甲:“周大人,你聽說了嗎,嶽飛的大軍,不到一個月就收複了郢州和襄陽。”

周三畏:“不僅如此,而且三畏聽說,昨日隨州也被張憲、牛皋他們拿下了。”

大臣乙:“聽說很笑人,李成那家夥帶著幾十萬大軍守襄陽,一聽到嶽飛的名號,就嚇得棄城逃跑了。”

萬俟卨在一旁冷冷地說:“哼,這回豈不是瞎貓撞著了死耗子。”

周三畏:“萬大人,你這是什麼話!李成本來就是嶽飛的手下敗將,郢州那個荊超,人稱‘萬人敵’,結果一夜功夫,幾萬人全軍覆沒,荊超本人也落了個身首異處,李成能不怕嗎?”

萬俟卨:“我說張大人,我萬俟卨可不會阿諛奉承,吹牛拍馬。打仗這東西,上托主上洪福,下靠三軍效命,你何必把一個嶽飛說得神乎其神!”

大臣乙搶著說:“還有神的呢,這次第一個攻上隨州城頭的,你說是誰?”

萬俟卨:“不知道。”

大臣乙:“是嶽飛那個十三歲的兒子嶽雲,那家夥手提兩柄銅錘,有萬夫不擋之勇,聽說比他爹還狠呢。”

“十三歲的孩子就有這樣神,這不是太玄乎了吧!”這時秦檜一麵說,一麵走了進來。

“丞相!”

“丞相!”

眾官慌忙見禮。

“這事一點也不玄乎!”張浚也隨後進來,說:“自古虎門將子,我覺得嶽飛的兒子就應該有這能耐。”

秦檜陰陰地說:“張相爺,這話別人可以亂說,你可不能亂說。”

張浚:“請問秦大人,這又是為何?”

秦檜:“大人身為丞相,又兼職樞密,大人一句話便是依據,萬一此話不真,嶽飛豈不是要替其子負冒功之罪?”

張浚冷笑一聲:“這送到樞密院來的行文,並非嶽飛所具,乃監軍田大人具名,田大人是皇上派去的人,太師要有什麼懷疑的話,就去問皇上好了。”

秦檜:“這……”

正在二人激烈爭論之時,內侍官來到朝堂上,一聲高喊:“皇上駕到!”

群臣立刻肅靜,整理衣冠,依次入殿。

二十五 大殿上

一個內侍官手捧詔書,向群臣大聲宣讀著:

“……嶽飛長子嶽雲,年紀雖小,隨父出征,隨州之役,率先登城,忠勇可嘉,特賜‘勇冠三軍’匾額。其餘將士,著兵部依例行賞,欽此!”

二十六 皇宮禦花園

散朝回來,趙構與吳皇後在禦花園裏散步,從前線傳來的捷報,並沒有掃盡他腦際的陰霾,他的臉色依舊陰沉。

皇後:“陛下,聽說嶽飛在前線頻頻傳來捷報,陛下還有什麼事龍心不快?”

趙構:“看到他能指揮這麼多軍隊,還有老百姓這麼擁戴他,朕真當心有朝一日他會功高震主,尾大不掉。”

皇後:“怎麼會呢,昔日漢高祖劉邦曾說: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他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籌粱餉,他不如肖何;統兵百萬,戰必勝,攻必克,他不如韓信。此三人都是當代豪傑,他都能委心任用,所以才能戰勝項羽而得天下,而項羽隻有一範增,卻不能用,至使後來才有垓下之敗。我看嶽鵬舉,對陛下可是赤膽忠心,陛下何必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