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生活智慧篇(7)(1 / 3)

前幾年有一個熱鬧的討論:作為一個領導,如果把《西遊記》裏唐僧的三個徒弟招到你的公司,你會更喜歡哪一個?

結果大多數人選擇了笨笨傻傻、能力平平的豬八戒,對於聰明、機智、敢打敢拚、能力頗強的孫悟空,卻並不感冒。這是為什麼?原因就是孫悟空能力太強了,讓人以為其太注重個人表現了。

可見,沒有人喜歡鋒芒太露的人。

有些應屆畢業生,尤其是高學曆的人,進入職場後,總覺得別人不如自己,看不上這個看不上那個,連領導也不放在眼裏。但這些人往往犯了一個致命錯誤,那就是忽視了前輩的本事和領導的經驗,而這些恰恰是你絕對沒有的。一件事交給你,你可能還摸索著不知如何辦理,而前輩往往隻要一通電話就能搞定。

所以說,當我們在批評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可能在批評你;當我們在挑剔別人時,別人也可能在挑剔你;當我們覺得對方很爛時,別人也可能覺得你才是真正的不行。

走入社會的你要有一顆謙卑的心,多向前輩請教該如何為人做事。天底下沒有愚笨的人,隻有不請教別人、一向自以為是的人。要記住,今天你請教別人,明天你就可以勝過別人。職場中,最怕的就是一個人埋頭苦幹,找不到要領,又不願虛心向人請教,其結果就是到最後事情沒辦妥,招來老板一頓訓斥。

所謂“高處不勝寒”,與其把自己抬得老高,還不如趁現在發展自己的實力,當到了最高處的時候,就可以永固自己的位置。

有這麼一則故事:

卓越是一個業餘青年作家,他文筆優秀,思想老練,可是卓越覺得目前還不是成名的時候,雖然憑他的作品,可以和社會上那些有名望的作家相媲美,可是他還是一步一步向上走。卓越心裏明白,要想真正地和社會上那些有名望的作家相提並論,他還有一段距離。

於是,卓越從各方麵提升自己的文筆和思想水平,雖然朋友建議他可以出版自己的文集了,但卓越還是堅持,要出版就得出版一流的作品。他的朋友認為卓越的作品已經算是好上之好了,卓越隻是淡然一笑,繼續埋頭自己的創作。

每一篇文章,卓越往往修改了又修改,為的是能和社會上那些有聲望的名作家相提並論,雖然憑目前的狀況,卓越的作品已經可以和他們相提並論了,但卓越還是不這麼認為,他認為自己還是業餘青年作家,想要寫出有造詣的作品,必須向前輩學習,但無論如何,也不會超越他們。

一次,有一位中年作家來到卓越家做客,無意間翻到了卓越的作品,他大吃一驚:“卓越,這是你寫的東西?”卓越愣了一愣,微微一笑。中年作家誇讚說:“太好了,你寫的作品太優秀了。”

“哪裏,”卓越謙虛地說,“比起你這樣的大師,我還是差之千裏。”

“唉!怎麼這樣說話呢?你的確很厲害!”

“是嗎?”

“下周有一個研討會,你把你的作品帶上,我讓同行的作家評論評論。”

“那我的作品要是讓大師們看了不就出醜了嗎?不必了吧!”

由於中年作家一再堅持,卓越隻好把自己得意的部分作品打印出來,裝訂成冊子。到了研討會那天,許多有名望的作家在看過卓越的作品之後,都問那個中年作家:“這是哪個大師的得意之作?太完美了!”

中年作家用眼示意身旁的無名小輩卓越,作家們都極力搖頭,但是中年作家說了:“就是他啊!這隻是他的部分作品,他還有好多作品值得我們大家欣賞呢!”由於好奇,許多作家索要了卓越其他一些作品的電子稿。

研討會回來後,卓越就接二連三地接到作家們大力讚揚的電話,卓越的作品順利出版了,不僅很暢銷,而且還很有文學價值。當有人問卓越,為什麼他的作品那麼老練而又富有藝術內涵時,卓越淡然一笑,其實,他已經默默耕耘十幾年了,隻因不肯相信自己是那麼的優秀,所以一直朝優秀的道路邁進,某一天當他真正被優秀的人物發現時,他已經遠遠超過那些優秀人物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把自己想得過高,你要做的就是踏實、努力地向高的方向發展,某一天,當你回過頭來看的時候,你就已經超越了你想象中的那個高度。

所以,專心做事,安心做人,不要過於表現自己,終有一天你會超越自己。

男人讀品悟。

人要保持“無常人生如常心”,將自己的長處表現出來,努力做好人際溝通。好多人在工作上能力都很強,反應也很快,但老板就是不喜歡,原因就在於這個員工過於顯露自己的能力,而忽略了團隊的合作及和諧的關係。

耐得住寂寞,才能苦盡甘來

當我們被鮮花所包圍,當我們接受著別人讚美的掌聲時,心情固然是非常愉悅的。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把握住一個底線,那就是,我們奢求的認同,隻是對比我們要強大、要成功的少數人來說的。當我們獲得他們的讚美時,那才能證明我們的所作所為確實是有可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