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誰中了應試教育病毒 第四節 應試4號病毒——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此號病毒的特點是中毒者人群單一、麵廣,中毒者都是家長。中國家長有幾個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為了成龍成鳳,家長們真是煞費苦心。在自己的孩子還沒有出世的時候就千方百計的補充營養,當然優生優育我們是提倡的,可很多年輕準爸爸準媽媽在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就給肚中胎兒聽胎教、聽英語。美其名曰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肚中的胎兒聽聽音樂的確有利於孩子的頭腦發育,但是你要指望孩子在肚中學英語那就有些滑稽了。還有很多家長在孩子剛剛會用漢語說出完整句子的時候就教孩子英語,更有甚者給5歲、6歲的兒童請家教。我想提醒的是:你的孩子連母語都還沒有掌握好,你就讓他學英語,他怎麼能學不混?這不是沒事找事,增加了孩子的學習難度嘛!做家長的都生怕孩子會輸給同齡人,想方設法地給孩子補英語、補數學、補語文;讓孩子學音樂、學美術、學舞蹈、學鋼琴。總是想讓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快一步。
事實上,孩子如果對學的科目感興趣,我們可以讓孩子去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想學樂學,我們就提倡讓孩子學。但是如果孩子不想學,不喜歡學,我們就不能強製孩子去學。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學也不會學好。他的心思根本就沒在那裏,白白地浪費了時間、精力和金錢。你要知道,牛是愛吃青草的,你把牛的嘴巴硬按在青草上,牛卻不會按照你的意願吃青草了。所以每一個想把自己的孩子克隆成哈佛女孩的家長要三思而後行了。想想吧,我們給孩子那麼好的物質生活,處心積慮給孩子安排了一切,可是孩子們到頭來竟不領情,還把我們當成了陌路人,這是為什麼呢?
我這個人雖然出生在農村,但是我從小就喜歡音樂,那個時候家裏隻有一個小收音機,每當收音機裏的音樂響起來的時候我就會跟著翩翩起舞。那個時候我想學音樂、學舞蹈,可沒有那個條件。我不能讓自己的女兒和我那樣,我想把女兒培養成一個音樂家,於是我讓女兒去學鋼琴,開始的時候女兒還是很有興趣的——後來才知道小孩子對新鮮事物都感興趣。不出兩個月,女兒就厭煩了學鋼琴,她和我說,看到那個蠢家夥——鋼琴就心煩。我每當送女兒去學鋼琴的時候,女兒都是流著淚硬著頭皮去學的。最終女兒病了,發高燒40度,我知道就是女兒學鋼琴急的。沒辦法,還是擰不過女兒,我就放棄了讓女兒學鋼琴。
女兒上學前班了,學校請來了一個聲樂老師。這個老師很專業,各種樂器都精通。我還是沒有放棄讓女兒學習樂器的想法,這次我和女兒商量:“寶貝女兒,爸爸知道你也喜歡音樂,但是呢,爸爸不再逼著你學樂器,這次你自己選,你想學什麼就學什麼,好嗎?”女兒一聽,喜上眉梢:“爸爸,我喜歡學二胡,因為我看到丫丫姐拉二胡了,特別好聽,我也要學。”我一聽心裏暗自高興,真好,我記得小時候我的爸爸一有時間就坐在我家門口拉二胡。那個時候我特喜歡聽。這下可好了,爸爸去世了,再也聽不到爸爸拉二胡的聲音,以後呀,我聽女兒拉二胡的聲音。我答應了,女兒報了名。我的女兒學習可用功了,每次我和老婆輪流送她學二胡。美哉!樂哉!女兒的二胡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女兒喜歡學,我就讓她學。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文化課成績不能落後。文化課成績落後,一切都不能學。
你看你看,我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我也中毒了。唉,其實呀,誰也別說誰,天下父母都一個樣,在被應試教育籠罩的中國大地上,不中毒的家長實在少有。
但是有一點要說明,不管你讓孩子學什麼補什麼,你都要有個度,一定要和孩子的成長步伐同步,否則就會拔苗助長,最終毀的還是你的孩子。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小小年紀就“享受了”成人化,也不知道家長是怎麼“訓”的,有的小學沒畢業就掌握了中學基礎知識;有的小小年紀就學會了跳鋼管舞,打扮得“妖裏妖氣”,動作也充滿了挑逗,眼神中充滿了迷離;有的孩子不滿8歲就學會了演講,你難以相信從他嘴裏說出來的詞可以和美國總統奧巴馬對話;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同步,不能光教給孩子知識,卻忽略了道德,不能隻關注孩子的成績,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讓孩子自由成長,隨著年紀順著天性自由自在的成長!絕不可以為了將來考個好大學、有個好工作,而強迫他做很多他不願做的事、學很多和他年紀不相適應的東西!否則,也許你成功了,孩子達成了你的願望,但是更可能的是孩子失去了原有的更有價值的東西。請家長真的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