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職場忍者術:笑傲職場,抗挫力你有沒有(2)(1 / 3)

李偉軍和張春鵬是大學的同班同學,畢業後他們來到同一個單位上班。李偉軍性格比較活躍,而張春鵬比較踏實。

李偉軍去單位不久,就跟領導和同事打成一片,每天晚上都有活動,不是跟同事喝酒,就是跟領導唱歌,生活過得有滋有味。他以為,跟同事和領導走得越近,升職的機會就越大越快。而張春鵬卻經常一個人宅在宿舍裏麵看書學習,很少跟同事們在空閑時間出去玩樂。

三年後,單位職稱評審,張春鵬拿出了自己在職研究生的學曆證明和這幾年在學術期刊上發表的多篇論文。而李偉軍除了記得自己開心逍遙的日子外,什麼也拿不出來。

就這樣,許多年過去了,李偉軍開始計劃在退休前為自己謀一個處長的職位,他想起當年的好友張春鵬,於是去征求張春鵬的意見。張春鵬告訴他,自己已經獲得了國家專利,每年都有穩定的提成,打算提前退休跟家人一起去國外旅遊。

李偉軍和張春鵬都想在職場中叱吒風雲,過上好日子,可是李偉軍隻關注眼前利益,沒有抵製住誘惑,隻顧遊玩快活。張春鵬卻有長遠的目標,沒有把利益局限於眼前,而是潛心修煉,抵製各種誘惑,最終獲得了比李偉軍更多的東西。

所以,要想在職場中獲得一席之地,不要急於得到眼前的那點利益,更多的好處還在後頭,隻要你潛心學習和修煉。

可能有人會說:“麵對誘惑我不得不投降,因為我覺得機會難得,我很擔心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了,誰知道那第二顆軟糖是不是‘神話’呢?”

還有人說:“還不知道哪天就離開公司了,能吃一顆是一顆吧!”

也有人說:“時間緊迫,我沒有時間等待。”

其實,你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把自己鍛煉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比要賺多少錢更重要,因為前者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後者隻是那點具體的錢。

也許你成了主管,而跟你同去的同事還是在原地踏步,可是你知道人家是怎麼打算的嗎?沒準人家有自己的規劃,說不定哪天就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謀取更大的利益。所以不要滿足於目前那點利益,關鍵在於潛心修行,抵製誘惑,把自己變得足夠強大,你將會在以後的日子裏獲得更多。

這並不是說我們不要去升職,不要去加薪,而是不要被這點小利益衝昏了頭腦,覺得這樣就好了。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堅持自己的最終目標,你要知道,你一直在路上,隻有這樣才能等到屬於你的那兩塊糖果。

心理學智慧糖果效應又叫延遲滿足效應,這個效應告訴我們,那些自製力強的人,往往能很好地控製和約束自己的行為,使自己在麵對眼前誘惑時,可以抑製內心的衝動,堅決地予以拒絕,延遲滿足。良好的自製能力是實現目標、獲得成功的一項基本素質。

在職場中,要想獲得更大的利益和成功,你就得保持清醒的頭腦和良好的自製力,拒絕種種誘惑,千萬不要因為眼前的一時小利,而喪失了釣大魚的機會。

4.踢貓效應:挨批了,不要再賠了情緒成本

踢貓效應源於這樣一個故事。

某公司的董事長為了處理公司的一切事務,向大家許諾自己以後每天早來晚走。但是有一次出了點意外,由於在家看報紙看得太投入而忘了時間,為了能準時趕到公司,他在路上超速駕駛,結果被警察開了罰單,最後還是遲到了。

董事長非常氣憤地走進了辦公室,為了發泄情緒,他把銷售經理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並找借口痛罵了他一頓。銷售經理被訓斥後,氣急敗壞地走出了董事長的辦公室,為了發泄憤懣的情緒,銷售經理又把秘書叫來了,結果秘書無緣無故地也被罵了一通,秘書自然是窩了一肚子的氣。

接著,秘書又故意找碴兒將接線員訓斥了一番,接線員隻能啞巴吃黃連,無可奈何地回到家。到了家,他對著自己兒子發了一頓脾氣。莫名其妙地被父親罵,孩子也是惱火得很,於是狠狠地踢了家裏的貓一腳。

在心理學上,這種從強到弱傳染壞情緒的現象被稱為“踢貓效應”。一般情況下,人的情緒一旦變壞,就得尋找發泄情緒的出口,於是會去找那些他認為比較弱勢的個體進行發泄。就像上麵這個故事裏麵,董事長為了發泄自己的情緒找上了他的員工——銷售經理,而銷售經理找上了他的下屬——秘書,他的秘書又找上了更弱勢的個體——接線員……結果最弱小的群體——貓,成了最終的承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