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節 為老板站好每一班崗(1 / 1)

高EQ員工懂得站在老板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能夠理解和體諒老板的不容易之處,從而能集中更多的精力和智慧投入到工作中,做好每一件事,站好每一班崗,力求做到盡善盡美。

有一項調查顯示,在中國的企業中,有半數以上的員工不敬業。通常,員工在企業裏待的時間越久,工作熱情就越匱乏,對於工作也就越怠慢。

總的來看,員工在畢業後進入職場的第一年,工作熱情最高,最為敬業,而隨著資曆的不斷加深,他們的敬業精神也在不斷衰退。最後我們看到,有一部分人最終淪落為職場中可有可無的角色。

造成這一結局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們的能力不強,智商不高,而是他們沒有控製好自己的情緒和心態,他們的心懈怠了,忠誠度下降了。最終,老板不得不放棄他們。

有這樣一個流行於管理界的故事,對職場中的我們來說很有啟發意義。

有一家製造企業迫於市場環境的影響,需要裁減冗員,精兵簡政。在首批裁員的名單上,赫然寫著趙師傅與劉師傅的名字。大家都很驚訝,因為這兩個人在公司裏已經工作了十年之久。與其他被裁的員工一樣,他們被提前一個月通知離職。

接到裁員通知的時候,趙師傅和劉師傅心裏都異常難過,畢竟這裏是自己工作了十年時間的崗位啊,他們很舍不得離開。

當晚,他們均是徹夜未眠,但失眠的原因各不相同。趙師傅一夜不曾合眼,主要是在思考,在為數不多的工作時間裏,自己怎麼樣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些,以留給同事們一個好印象,同時也是希望給自己的這段職業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劉師傅睡不著,是因為心裏憋著一股氣。他覺得自己辛辛苦苦地為這家公司工作了這麼久,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怎麼能說裁員就給裁了呢?他越想越覺得窩火,第二天逢人就抱怨道:“我為這家公司打拚了這麼多年,平時任勞任怨,從沒犯過大錯,這老板也太無情了,竟然二話不說就把我給辭退了!你們跟著他,遲早也會是我這樣的下場。”

不僅如此,劉師傅還把自己的不滿情緒帶到了工作中——“反正我隻能在這待一個月了,何必那麼賣命?敷衍一下便是,也讓老板為他的做法付出代價!”結果可想而知,劉師傅的工作效率越來越低,業績越來越差。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趙師傅反而越幹越起勁,工作效率越來越高,業績越來越好。一個月後,劉師傅不出意料地離職了,趙師傅卻出人意料地留了下來,還被提升為車間主任。

在公司的員工動員大會上,老板是這樣說的:“咱們公司不缺工人,但缺趙師傅這樣忠誠負責的員工。大家知道,受市場大環境衝擊,近一年來公司的效益並不理想。其實,我們不想拋棄任何一名員工兄弟,但我們實在無法再提供這麼多的工作崗位。但是,像趙師傅這樣的員工,有多少,我們就敢要多少!”老板話音一落,場下掌聲雷動。

我們從趙師傅身上看到了一種職場人最珍貴的品質,那就是忠誠,是一種滲透到每一個細節裏的忠誠,是一種徹徹底底、善始善終的忠誠。

正如上麵這位老板所說,這樣的員工,企業不怕多,再多企業也敢要,因為他們本身就是一種價值,一種不可多得的價值。在一個公司裏,倘若每一個員工都能做到如此忠誠,那麼企業就會迅速發展壯大起來。公司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難關,他們都能一起扛過,最終的結果是,他們和公司的利益都能被最大化。

令人遺憾的是,有很多員工躋身於職場,都抱著“等價交換”的態度。他們希望得到重用,卻又不肯積極工作,不敢承擔責任,隻是敷衍了事,生怕自己的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或許在他們看來,你重用我,我才可以付出等價的勞動力,否則就是自己吃虧。這樣的員工,無所謂忠誠,他們的情商不夠高,心態不夠好,因此永遠也無法得到老板的重用。

對於忠誠,高EQ員工的理解和行動都非常到位,堪稱楷模。因為高EQ員工都知道,隻要自己肯忠誠於自己的企業和事業,比別人付出更多,自己的才華絕不會被埋沒。

所以,高EQ員工懂得站在老板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能夠理解和體諒老板的不容易之處,從而能集中更多的精力和智慧投入到工作中,做好每一件事,站好每一班崗,力求做到盡善盡美。結果,當他們把忠誠和擔當責任變成一種習慣後,企業也給予他們巨大的回報。

情商修煉思考題

1.你的敬業精神衰退了嗎?如果是,怎麼辦?

2.你身邊有趙師傅和劉師傅這樣的人嗎?如果有,他們的遭遇和發展情況如何?對你有什麼啟發?

3.“等價交換”與“先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汗水,後談回報”這兩種工作態度,你更認可哪一種?請談一談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