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附錄 中國曆史研究法補編(12)(2 / 3)

東漢黨錮是群眾政治運動的嚆矢,但很難舉出代表來,可以放在《陳東張溥合傳》前頭。陳東代表宋朝,張溥代表明朝,足以表現數千年群眾的政治運動。

(4)民族向外發展的領袖:張騫班超合。王玄策鄭和合。

張、班、王都是通西域的,鄭和是下南洋的,關係民族發展甚大。後來無數華僑繁殖國外。東西文化交換無阻,西北拓地數十萬方裏,都是受他們的賜。此外,如衛青、霍去病、史萬歲、李靖的戰功本來也值得作傳,不過衛、霍可入《漢武帝傳》,史、李可入《唐太宗傳》,無須另作。

(三)文學家及其他藝術家

最古的文學家應推《詩三百篇》的作者,但我們竟不能找出一個作者的姓名來。戰國作《離騷》等篇的屈原,確乎是有名的第一個文學家,但他的事跡不多,真實的尤少。我們為方便起見,不能不勉強的作篇《屈原傳》以歸納上古文學。所以

(1)文學:

戰國:屈原。

漢賦:司馬相如。

三國五言詩:曹植,建安餘六子附。

六朝五言詩:陶潛,謝靈運附。

六朝駢文律詩:庚信,徐陵附。

唐詩:李白、杜甫、高適,王維附。

唐詩文:韓愈、柳宗元合。

唐新體詩:白居易。

晚唐近體詩:李商隱、溫庭筠。

五代詞:南唐後主。

北宋詩、文、詞:歐陽修、蘇軾,黃庭堅附。

北宋詞:柳永、秦觀、周邦彥。

北宋女文學家:李清照。

南宋詞:辛棄疾、薑夔合。

元明曲:王實甫、高則誠、湯顯祖合。

元明清小說:施耐庵、曹雪芹。

這不過把某種文學到了最高潮的那個人列出表來。做作的時候能不能代表那種文學的全部,尚不可知。臨時或增或改;不必一定遵守這個目錄。

(2)藝術家

藝術家很重要,但很難作傳。因為文學家遺留了著作或文集可以供給我們的資料,藝術家的作品常常散亡,不能供給我們以資料。這是一層,某種藝術的最高潮固然容易找出,但最高潮的那個人未必就能代表那種藝術。這是二層。藝術的派別最繁雜,非對於各種藝術都有很深的研究便不能分析得清楚。這是三層。因此,有許多藝術家幾乎不能作傳,能夠作傳的也不能獨占一專傳以代表一種藝術。到了這裏,普通的史家差不多不敢動手,一人的專傳差不多不合體裁。大約要對於藝術很擅長的人,把各個藝術家的作品、事跡,研究得很清楚,以科學的史家的眼光,文學家的手腕,挑剔幾十個出色的藝術家,依其類別,做兩篇合傳,才可以把藝術界的曆史描寫明白。這樣,也是很有趣味的事情,但作者非內行不可。

上麵講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三大類都是挑剔幾十個第一流人物來作傳,此外還有許多第二流的。經學家、史學家、理學家、科學家、文學家、醫學家、繪畫家、雕刻家和工藝的創作者,因其不十分偉大的緣故,不能專占一傳;因其派別不統屬於任何人的緣故,不能附入某傳:專傳之技術,至此幾窮。但我們不妨采用紀傳史的儒林傳、文苑傳、方技傳的體裁,搜羅同類的人合成一傳,以補專傳的缺憾。

像這樣,以幾十篇專傳做主,輔以幾十篇合傳,去改造鄭樵的《通誌》,或作成《中國百傑傳》,可以比別的體裁都較好。但作得不精嚴時,也許比《通誌》還糟。這個全看作者的天才和努力。

接著,本來想把專傳的作法拈出幾個原則來講,卻很不容易。現在倒回來,先講我多年想做的幾篇傳如何作法,然後也許可以抽出原則來。那幾篇傳的目錄如左:

(一)《孔子傳》。

(二)《玄奘傳》。

(三)《王安石傳》,司馬光附。(以下四傳略而未講)

(四)《蘇軾傳》。

(五)《王守仁傳》。

(六)《清聖祖傳》。

這幾篇的作法各有特點,講出來很可給大家以一個榜樣。現在依照次序,先講《孔子專傳》的作法:

甲 《孔子傳》的作法

孔子是中國文化唯一的代表,應有極詳極真的傳,這是不用說的。但我們要作《孔子專傳》,比做甚麼都難。歐洲方麵,有法人Renau作了一本《耶穌基督傳》,竟使歐洲思想界發生極大影響而糾正了許多謬誤的思想。中國現在極需要這樣一篇《孔子傳》。也可以發生同樣效果。

許多人的傳,很難於找資料;《孔子傳》卻嫌資料太多,哪方麵都有。古代人物稍出色點,便有許多神話附在他身上。中國人物沒有再比孔子大的,所以孔子的神話也特別的多。

作《孔子傳》的頭一步是別擇資料。資料可分二部:一部分是孔子一身行事,平常每日的生活,屬於行的方麵的;一部分是孔子的學說,屬於言的方麵的。二部都要很嚴格的別擇,因為都有神話,都有偽跡。

孔子一身所經的曆史,最可信的似乎是《史記·孔子世家》,不過細細看來,到底有十分之一可信否,尚是疑問。另外,《孔子家語》全記孔子,但是魏晉間偽書。其中采取漢以前的書不少,似乎雖是偽書,不無可取。不過孔子死後不數年便已有種種神話,所以漢以前的書已采神話當實事。若認真替孔子作傳,可以作底本的《孔子世家》、《孔子家語》都不可靠。所以關於孔子行的方麵的資料的別擇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