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附錄 中國曆史研究法補編(16)(2 / 3)

商業自春秋戰國以後日見發達,以前也並非沒有。我們須研究人類最初交易的情形如何?何以由物與物互易而變成物與幣互易?春秋戰國對外的貿易何如?曆代對於商人的待遇何如?漢、唐對於邊界互市的狀況如何?一直到現在與全球通商的經濟戰爭情況如何?其中如貨幣的變遷尤其要特別的研究。關於貨幣的理論,如每值幣製紊亂,講求修正改革的奏疏之類,價值很高,是要收入貨幣史的。或者包括各種事實成一部商業史,或者分別作各種專史,都無不可。

上麵交通和商業二種都屬於交易方麵,就是經濟事項的第三種。再進一步,就要說到分配了(名達按:當日因時間來不及,未講分配)。

關於經濟專史的分類,似乎不太科學的;不過稍微舉個例大概的講一講。近人關於貨幣、田製的著述,倒有一點,但都還得補正。此外各史,許多人未曾作,或認為不好作的,也未嚐不可以設法研究。這在我們的努力。

第四章 文化專史及其作法

狹義的文化譬如人體的精神,可依精神係發展的次第以求分類的方法。文化是人類思想的結晶。思想的發表,最初靠語言,次靠神話,又次才靠文字。思想的表現有宗教、哲學、史學、科學、文學、美術等。我們可一件一件的講下去。

甲 語言史

在西洋言文一致,在中國文字固定,語言變化,兩不相同。所以研究中國文化,要把文字同語言分開。

離開文字的語言已成過去,在固定的文字下研究變化的語言,異常困難;但並不是絕無資料。西漢末揚雄已經很注意這部分,新近學者研究語言的發展很快。我們的同學中有研究中國語言史者。起初我們以為很困難,現在已證明有路可走。看韻文的變化常可得著具體的原則。即如廣東話,在中國自成一係。鄉先生陳蘭甫著《廣東音學》,發明了廣東話和旁的話不同的原則。近來趙元任先生研究現代語言,在聲音方麵也很有心得。文法方麵,自漢以後,宋人平話未發生以前,因士人作文喜用古時筆調,成為固定的,不肯參用俗調;通俗的白話又不曾在紙片上保存:所以現在很難考出。但我們從很缺乏的資料中跟著上去,也非絕對不能做史。宋元以後,平話小說戲曲先後繼起,語言的變化就漸漸可考了。

乙 文字史

清代以來,小學家根據《說文》,把文字劃出一個時代來研究,成績很高。後來甲骨文發現,文字學上起了很大的變化。國內唯一的大師,王靜安先生,研究得很好,我們希望努力下去,可以得文字的最初狀況。再由古及今,把曆代的文字變遷都研究清楚,可以做成中國文字史。

丙 神話史

語言文字之後,發表思想的工具,最重要的是神話。由民間無意識中漸漸發生某神話,到某時代斷絕了。到某時代,新的神話又發生,和神話相連的是禮俗。神話和禮俗合起來講,係統的思想可以看得出來歐洲方麵,研究神話的很多。中國人對於神話有二種態度:一種把神話與曆史合在一起,以致曆史很不正確;一種因為神話擾亂曆史真相,便加以排斥。前者不足責;後者若從曆史著眼是對的,但不能完全排斥,應另換一方麵,專門研究。最近北京大學研究所研究孟薑女的故事,成績很好,但範圍很窄,應該大規模的去研究一切神話。其在古代,可以年代分;在近代,可以地方分,或以性質分。有種神話竟變成一種地方風俗,我們可以看出此時此地的社會心理。

有許多神話夾在紀真事的書裏。如《山海經》,若拿來作地理研究,固然很危險;若拿來作神話研究,追求出所以發生的原因來,亦可以得心理表現的資料;如《緯書》,從盤古、伏羲、神農、軒轅以來的事情很多,又包含許多古代對於宇宙的起源和人類社會的發生的解釋。我們研究古人的宇宙觀、人生觀和古代社會心理,與其靠《易經》,還不如靠《緯書》和古代說部如《山海經》之類,或者可以得到真相,又如《金縢》夾在二十八篇真《尚書》中,所述的事非常離奇。那些反風起禾的故事,當時人當然相信;如不相信,必不記下來。我們雖不必相信曆史上真有這類事,但當時社會心理確是如此。又如《左傳》裏有許多災怪離奇的話,當然不能相信,但春秋時代的社會心理大概如此。

又如《佚周書》在曆史上的價值如何,各人看法不同;其中記載殺多少人,虜多少人,捕獸多少,我們不能相信。孟子說,“仁者之師無敵於天下,……如之何其血流漂杵也?……吾於武成,取其二三簡而已。”事實固然未必全屬真相,但戰爭的結果,當然很殘忍,這點可認為事實;又看當時所得猛獸之多,參以《孟子》別篇所謂“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天下寧”,可知當時猛獸充斥於天下。這種近於神話的誇大語,也自有他的曆史背景。我們因他誇大某事,可相信當時實有某事,但不必相信他的數目和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