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語言的含義
人們相互之間除了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麵語言進行溝通外,還運用其他的方式,如通過手勢、眼神、空間、觸摸等進行身體語言溝通。
身體語言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一種廣義的語言。美國物理學家、人類學家雇爾認為:無聲語言所顯示的含義要比有聲語言多得多,深刻得多,因為有聲語言往往把所要表達的意思的大部分,甚至是絕大部分隱藏起來。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也表達了同樣的意思:要了解說話人的深層心理,即無意識領域,單憑語言是不可靠的,因為人類語言傳達的意思大多屬於理性層麵。經理性加工後表達出來的語言往往不能率直地表露一個人的真正意向,甚至出現“口是心非”的現象。人的動作比理性更能表現人的“情感和欲望”。當一個人說他愛你時,可能是發自內心的,也可能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故意向你撒謊;當一個人在奉承你時,心中很可能對你恨之入骨。人體語言則不同。人體語言大都發自內心深處,極難壓抑和掩蓋。
據學者統計,一個人每天平均用於講話的時間隻有10~11分鍾,平均每句話又隻占2.5秒。而人們在麵對麵交談時,其有聲部分所傳遞的信息低於35%,65%的信息溝通是無聲的。另據統計,一條信息傳遞的全部效果中,隻有7%是詞語,38%是聲音,而55%的信息是無聲的。因而我們可以斷言,與有聲語言相比,身體語言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要強得多。特別是在情感的表達、態度的顯示、氣質的表現等方麵,身體語言更能顯示出它所獨有的特性和作用。正如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說,“高貴和尊嚴,自卑和好強,精明和機敏,傲慢和粗俗,都能從靜止或者運動的麵部表情和身體姿勢上反映出來”。
我國《三國演義》中膾炙人口的故事“空城計”,正是諸葛亮妙用無聲語言克敵製勝的技巧。在非語言信息的傳播領域裏,真可謂“眉來眼去傳情意,舉手投足皆語言”。
身體語言的作用身體語言在交際活動中的作用是豐富多彩的,它能使有聲語言表達得更生動、更形象,也更能真實地體現心理活動狀態。
◎代替語言的作用
我們現在使用的大多數身體語言,經過人類社會曆史文化的積澱而不斷傳遞、演化,已經自成體係,具有一定的替代有聲語言的功能。許多用有聲語言所不能傳遞的信息,身體語言卻可以有效地傳遞。另外,身體語言作為一種特定的形象語言,它可以產生有聲語言不能達到的交際效果。在日常工作中,我們也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使用各種身體語言來代替有聲語言,進行信息的傳遞和交流,在傳遞交流信息的過程中,既省去過多的“頗費言辭”的解釋和介紹,又能達到“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效果。
采取適當的身體語言,能夠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例如,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去重慶談判前與延安軍民告別時的動作就足以說明。“機場上人群靜靜地站立著,千百雙眼睛隨著主席高大的身影移動”,“人們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心情,隻是拚命揮著手。”“這時,主席也舉起手來,舉起他那頂深灰色盔式帽,舉得很慢,很慢,像是在舉一件十分沉重的東西,一點一點的,一點一點的,等舉過頭頂,忽然用力一揮,便在空中一動不動了。”(選自散文《揮手之間》,作者方紀)“舉得很慢,很慢”,體現了毛澤東在革命重要關頭對重大決策嚴肅認真的思考過程,同時,也反映了毛澤東和人民群眾的密切關係和依依惜別之情。“忽然用力一揮”,表現了毛澤東的英明果斷和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毛澤東在這個歡送過程中一句話也沒有講,但他的手勢動作卻勝過千言萬語。
身體語言代替有聲語言在舞台表演中,特別是在啞劇中的作用最為突出。在表演時,完全憑借手、腳、體形、姿勢、表情等身體語言,就能夠準確地傳遞特定的劇情信息。需要指出的是,在管理工作中所采用的身體語言與舞台表演時的身體語言應當有所區別。在管理溝通中運用身體語言,要盡量生活化、自然化,與當時的環境、心情、氣氛相協調,如果運用身體語言時過分誇張或矯揉造作,隻會給別人造成虛情假意的印象,影響溝通的質量,甚至會起到反作用。
◎強化效果的作用
身體語言不僅可以在特定情況下替代有聲語言、發揮信息載體的作用,而且在許多場合,還能強化有聲語言信息的傳遞效果。例如,當列寧率領起義的工人、士兵攻占冬宮後,列寧快步登上講台,麵向台下群眾發表演講。在演講結束時,他的身體動作表現就像一個龐大樂隊的指揮。身體稍向前傾,雙目眺望遠方,右手掌向前果斷有力地推出。這時,沸騰的冬宮立刻鴉雀無聲,偉大導師列寧的聲音傳向世界。列寧的這個姿態,充分表現了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一往無前的堅強意誌和宏偉氣勢。又如,在會上提出一個遠大的計劃或目標時,作為領導,他必須用準確的身體語言來體現這個目標的重要性。他應用沉著、冷靜的目光掃視全體人員,用鄭重有力的語調宣布,同時臉上表現出堅定的精神。在表達“我們一定要實現這個目標”時,要有力地揮動拳頭。在表達“我們的明天會更好”時,要提高語調,同時右手向前有力地伸展,等等。這些身體語言大大增強了說話的分量,體現出決策者的鄭重和決心。
◎體現真相的作用
身體語言大多是人們的非自覺行為。它們所載荷的信息往往都是在交際主體不知不覺中顯現出來的。它們一般是交際主體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與經過人的思維進行精心構織的有聲語言相比,身體語言更具有顯現性。
身體語言在交際過程中可控性較小,它所傳遞的信息更具有真實性,正因為身體語言具有這個特點,因而身體語言所傳遞的信息常常可以印證有聲語言所傳遞的信息真實與否。在現實交際中,常會出現“言行不一”的現象。正確判斷一個人的真實思想和心理活動,要通過觀察他的身體語言,而不是有聲語言。因為有聲語言往往會掩飾真實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身體語言就是你的真誠行動的開始。日常工作中,同事之間的一個很小的助人動作,就能驗證誰是你的真心朋友。在商務談判中,可以通過觀察對方的言行舉止,判斷出對方的合作誠意和所關心的目標等等。
身體動作語言技巧身體動作語言主要包括手的動作、頭的動作、肩的動作和腳的動作及綜合體態。
現分別予以介紹:
◎手的動作語言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手勢能表達從失望(絞手)到憤怒(緊握拳頭);從苦思冥想(咬指頭)到通過敲打物體、擦鼻和其他方式表示的不耐煩等情感。如攤開雙手,表示真誠坦率;在被人責備時,在胸前攤開雙手,作出無可奈何的樣子,有的人還同時聳聳肩。
有些人坐著時,習慣地將雙臂交叉於胸前,一拇指蹺起,指向上方,說明既有防備和敵對情緒,又目中無人,唯我獨尊。
1.手掌
人們一般認為,敞開手掌象征著坦率、真摯和誠懇。判別一個人是否誠實,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觀察他講話時手掌的活動。小孩子撒謊時,手掌藏在背後,成人撒謊,往往將雙手插在兜內,或是雙臂交叉,不露手掌。常見的掌語有兩種:掌心向上和掌心向下。前者表示誠實、謙遜和屈從,不帶任何威脅性;後者則是壓製、指示的表示,帶有強製性,容易使人們產生抵觸情緒。
2.大拇指
顯示拇指顯示是一種積極的動作語言,用來表示當事者的“超人能力”。此外,雙手插在上衣或褲子口袋裏,伸出兩拇指,是顯示“高傲”態度的手勢;還有人習慣將雙臂交叉胸前,雙拇指蹺向上方,這是另一種拇指顯示,既顯示防衛和敵對情緒(雙臂交叉),又顯示十足的優越感(雙拇指上蹺),這種人極難接近;若在談話中將拇指指向他人,立即成為嘲弄和藐視的信號;而拇指與食指相擒,則是一種“談錢”的手勢。注意,有身份的人用此則有失“大雅”。
3.背手
有地位的人都有背手的習慣,顯然,這是一種表示至高無上、自信甚至狂妄態度的動作語言。此外,背手還可以起到“鎮定”作用,雙手背在身後,表現出自己的“膽略”。學生背書,雙手往後一背,確能緩和緊張情緒。但要注意,上述背手,指手握手的背手。若雙手背在身後,不是手握手,而是一手握另一手的腕、肘、臂,則成為一種表示沮喪不安並竭力自行控製的動作語言,暗示了當事者心緒不寧的被動狀態。而且,握的部位越高,沮喪的程度也越高。
4.搓手掌
冬天搓手掌,是防冷禦寒。平時搓手掌,正如成語“摩拳擦掌”所形容的躍躍欲試的心態,是人們表示對某一事情結局的一種急切期待的心情。運動員起跑前搓搓手掌,期待勝利;國外餐館服務員在你桌前搓搓手掌,問:“先生,還要點什麼?”實際上是對小費的期待,對讚賞的期待。
5.雙手摟頭
將雙手交叉,十指合十,摟在腦後,這是那種有權威、占優越或對某事抱有信心的人經常使用的一種典型高傲動作。這種動作也是一種暗示所有權的手勢,表明當事者對某地某物的所有權。如若雙手(或單手)支撐著腦袋,或是雙手握拳支撐在太陽穴部位,雙眼凝視,這是腦力勞動者慣有的一種有助於思考的手勢。
6.亮出腕部
男性挽袖亮出腕部,是一種力量的誇張,顯示積極的態度。“耍手腕”、“鐵腕人物”等詞語印證了腕部的力量。女性的腕部肌膚光滑,若露腕亮掌,具有吸引異性的意圖。
7.握手
握手是現代社會習以為常的見麵禮,然而握手的方式卻有千差萬別。
(1)支配性與謙恭性握手。用這種方式握手時,手心向下,傳遞給對方支配性的態度。研究證明,地位顯赫的人,習慣於這種握手方式;掌心向上與人握手,傳遞一種順從性的態度,願意接受對方支配,謙虛恭敬。若兩個都想處於支配地位,握手則是一場象征性的競爭,其結果是雙方的手掌都處於垂直狀態。研究表明,同事之間、朋友之間、社會地位相等的人之間往往會出現這種形式的握手。
(2)直臂式握手。用這種方式握手時,猛地伸出一條僵硬挺直的胳膊,掌心向下。事實證明,這種形式的握手是最粗魯、最放肆、最令人討厭的握手形式之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這種握手的方式。當然,在特定的場合也許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老朋友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