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人際溝通的特殊性障礙(1 / 3)

在人際溝通中,有可能產生完全特殊的溝通障礙。“完全特殊”意指這種障礙不是由於信息通道的失真或編碼、譯碼上的錯誤,而是由社會、文化或心理因素造成的。

語言障礙語言是最重要的溝通工具。但語言又是一種極複雜的工具,掌握運用語言的能力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由於語言方麵的原因而引起的溝通麻煩到處可見。

◎語音差異

造成隔閡中國地域遼闊,是個多民族的大家庭,許多民族有自己獨特的民族語言,不同民族間的交流便麵臨著語言的障礙。此外,現代漢語又可分北方話、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話、閩北話、閩南話、粵語等八大方言區。而每個地區方言還可分出大體上近似的一些地方方言。如閩南話又有廈門話、漳州話、泉州話之分。四川話“鞋子”,在北方人聽來頗像“孩子”;廣東人說“郊區”,北方人常常聽成“嬌妻”,等等,類似的情況很多。

◎語義不明

造成歧義語義不明,就不能正確表達思想,不能成功地溝通。例如,某學生給學校領導寫信:“新學期以來,張老師對自己十分關心,一有進步就表揚自己”。校領導感到納悶,這究竟是一封表揚信還是一封批評信?因為“自己”一詞不知是指“老師自己”還是“學生自己”?幸好該校領導作風紮實,馬上進行詢問調查,才弄清這是一封表揚信,其中的“自己”乃是學生本人。

◎專業術語和暗語會引起理解障礙

讓外行人來聽技術專家們的討論會,會使人感到晦澀艱深,不知所雲,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專業術語會對外行人構成理解障礙。反過來,如果讓技術專家們到農村的騾馬市上去聽農民們在交易牲口時的“行話”,同樣也會讓他們困惑不解,如墮五裏霧中。

習俗障礙習俗即風俗習慣,是在一定文化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固定特點的調整人際關係的社會因素,如道德習慣、禮節審美傳統等。習俗世代相傳,是經長期重複出現而約定俗成的習慣,雖然不具有法一般的強製力,但通過家族、鄰裏、親朋的輿論監督,往往迫使人們入鄉隨俗,即使聖賢也莫能例外。忽視習俗因素而招致溝通失敗的事例屢見不鮮。

◎不同的禮節習俗帶來的誤解

例如,一位保加利亞籍的主婦招待美籍丈夫的朋友吃晚飯。在保加利亞,如果女主人沒讓客人吃飽,那是件很丟臉的事。因此,當客人吃完盤裏的食品之後,這位主婦照例要為客人再添一盤。客人中正巧有一位亞洲留學生。在他的國度裏,寧可撐死也不能以吃不下去來侮辱女主人。於是,他接受了第二盤,緊接著是艱難的第三盤。女主人憂心忡忡地準備了第四盤。結果,在吃這一盤的時候,那位亞洲留學生竟撐得摔倒在地上。

◎不同的審美習俗帶來的衝突

例如,一位英國男青年邀一位中國女青年出遊。為了取悅女友,他特地買了一束潔白的菊花帶到她家,不料女青年的父親一見便勃然大怒,結果他被轟了出去,卻不知道禍因所在。在英國男青年看來,白色象征純潔無瑕,他選擇白色的花完全是一片好意,他壓根也不會想到,在中國,白色的花是吊唁死者用的,隻有在那樣的場合才是美的象征。現在他將白花送給活人,在中國父親看來,那是在詛咒他短壽,當然是不能容忍的。

◎不同的時空習俗帶來的麻煩

例如,北美人與拉丁美洲人在交談時就有不同的空間要求。在北美洲,如果談話內容是業務上的,那麼,雙方之間的合適距離大約是2英尺(約0.6米)。這種距離在雞尾酒會那樣的社交場合會縮短,但任何時候,如果近到8~10英寸,就會使北美人感覺不舒服。而對拉丁美洲人來說,2英尺距離顯得太冷淡、太不友好了。於是,他會主動接近談話對象,甚至無視北美人設置的“禁區”。拉丁美洲人如果把身子探過桌子與北美人交談,這樣的空間處理方式常常會使對方緊張。

再如,北美人與拉丁美洲人對交談的時間要求也不同。拉美人不習慣於太嚴格的準時約會,如果因為某種原因讓對方久等了,他們一般不認為有認真解釋的必要,隻是略帶表示一下歉意就心安理得了。而北美人則把遲到看做是靠不住的表現。

總之,各民族間風俗習慣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在人際溝通中必須注意了解和尊重對方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