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人際溝通中的攻心說服力(2)(1 / 3)

下麵介紹一個在工作上成功地發揮善聽人言的例子。

方小姐在某保險公司從事外勤工作已20年了,是個經驗非常豐富的行家。就是在公司眾多外勤人員中,她的成績也一直是出類拔萃的。她在勸客戶上保險時不采用勸說的方法,這正是與其他外勤人員的不同之處。後者通常的做法是在客戶麵前擺上好幾本小冊子,然後向他們說明到期時間和應收金額,並口若懸河地以一種非常熟練的語調反複地講述客戶在投保後,將能得到多大的好處。

而方小姐卻與此相反,這樣的話一句也不說。她總是從對方感興趣的話題說起,稍許談談自己在這方麵的無知和失敗的體會。原對勸說投保一事素存戒心的對方因為她談的是自己喜歡的話題,這樣便在無意中跟著她談了起來。之後她總是聽著,並為對方的講述而感到欽佩和驚歎。對方卻不知不覺地傾吐了內心的煩惱,談了自己對將來的理想和希望。方小姐依然還是專心地聽著。直到最後,自己才主動地說出投保的想法:“這麼說,還需要適當地投保啊!”

方小姐是一個善聽人言的高手。不過,在此可以斷言的是:她並不是因為生意上的緣故而裝出一副傾聽對方言談的樣子的。與此相反,方小姐在這段時間裏甚至忘記了工作,誠心誠意、極其認真地聽對方講話。也正因為如此,對方才會對她敞開心扉,吐露真情。即使在旁人看來,他們之間的對話像是單方麵的,但實際上,這二人進行著心靈上的交流和溝通。

要做一個善聽人言者,這比任何一個雄辯者都要更吸引人,同時也是搞好人際關係的最有效的手段。

既然傾聽別人的說話這麼重要,那麼有哪幾點是值得注意的呢?

(1)要專心。傾聽時要精神集中,神情專注。為表示自己注意傾聽,要多與對方交流目光,別人講話時要適時點頭,並發出“是”、“對”、“哦”等應答。但不要輕易打斷別人的談話,也不要隨便插話,若非插話不可,要先向對方表示抱歉,並征得對方同意,如“對不起,我可以提個問題嗎?”或“請允許我打斷一下。”

(2)要虛心。交談中要尊重對方的觀點,即使你不同意別人的看法,也不要輕易打斷別人的談話。如確有必要,需等別人講完後再闡明自己的觀點。特別是對方還沒有充分地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的時候,不要輕易表態,亂下斷語,也不要挑剔批評。否則會讓人感到你有一種優越感,影響交談的進行。

(3)要耐心。交談中要注意控製自己的情緒。有時會因為對方過長的發言或自己不感興趣的話題而感到厭煩,這時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不要使之表露出來,要耐心聽他把話講完,這是對講話人的尊重。特別是對方有意見的時候,要耐心傾聽,給對方提供宣泄自己不滿的機會。

尊重也是一種征服說話是一門藝術,這毋庸置疑。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有很多人說的話,立足點和出發點本來是不錯的,但由於說話時不尊重對方,因而導致無謂的誤解和爭端。

人都是有自尊的,渴望獲得他人的尊重。大而言之,在社會階層中,小而言之,在一個團隊中,隻有收入高低、分工不同的區別,但絕對沒有人格的貴賤之分。捫心自問,我需要別人的理解和尊重嗎?同樣,這也正是別人都需要的。聰明的人就要先理解和尊重別人。

俗話說,人的心靈就像花朵:開放時會承受柔潤的露珠;閉合時會抵禦狂風暴雨。

假如我們在規勸別人,實際上就是讓他的心靈開放。但是,被規勸的人往往用閉合來抵禦我們的語言,因為他並不知道我們送的是雨露,而知道怎樣保護他的自尊心。所以,要想不損傷他的自尊心,尊重別人是至關重要的一點。

一般來講,我們規勸別人很容易使自己站在比別人高的位置上。而本質上,也確實比別人高,因為你自己覺得比別人的觀點正確,這才能勸人;如果覺得比別人低,那就表明你觀點不正確,或者對自己的觀點不自信,那還去勸什麼人呢?因此,勸人的人實際上的位置應該是高的,但這種高,在勸人時是不能表現出來的,隻能擺在和被勸人平等的位置上,這不是虛偽,而是方法上的需要。隻有當被勸人覺得你尊重他了,設身處地地在為他著想,他才能認真考慮你說的話,才能把心扉打開,才有可能達到勸說的目的。

相反,你自恃自己有理,說得對,把位置擺得高高在上,甚至不注意語言的表達方式,一派批評人的口氣,勢必引起被批評人的反感,因為你沒有尊重他,他會想出各種辦法來對付你,使你不但沒有達到規勸的目的,還生一肚子氣。如果他迫於某種壓力或其他因素,而屈服於你的批評,口頭上也許承認自己錯了,內心深處還是不會聽你的。

我們來舉一個老師在課堂上提問學生的例子。

老師:“請張麗同學回答問題。”

張麗:“我不回答。”

老師:“張麗同學,你既然不回答我的問題,必定有原因。你能告訴我是什麼原因嗎?既然你不肯說明,那讓我分析一下:是不是我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好,不能為人師表,不能讓同學們信服,甚至玷汙了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才使你這樣呢?”

張麗:“老師,沒有,沒有的事。”

老師:“既然我還稱職,我想你也不是有意讓我難堪。那麼,讓我猜測一下你是怎麼想的吧。我認為,不外有三種情況:第一,可能是我的啟發式教學搞得不得當,問題提得過於淺薄,引不起你的興趣,你不屑於回答,是這樣嗎?”

張麗:“不,不是。”

老師:“第二,是你能回答這個問題,但不想回答。如果是這樣,你現在回答也不遲。”

張麗:“我……我……”

老師:“第三種情況可能是你不會回答,但又礙於情麵,不肯承認自己不會回答的現實,忽然一時糊塗,想以強硬的態度搪塞過去。但我為什麼要這樣認真呢?我實在不願看到你交不上答卷呀。”

張麗:“老師,您,您別說了……請告訴我這個問題該怎麼回答……”

這位老師不但十分尊重自己的學生,還心平氣和地耐心引導,消除了學生反感的情緒,終於打開心扉。試想想如果這位老師居高臨下,不管青紅皂白,一通批評,學生的抵觸情緒會更大,不會輕易地認錯的,因為她失了麵子,老師勢必沒有達到規勸的目的,甚至可能連課也沒法往下上了。

投其所好的辦法無論是在哪種場合下與人交際,總是可以通過很多渠道了解到對方的喜好。對他人喜好之物表示興趣,可以順利地達到同步。

曾經有一位很成功的銷售員說過:“如果想使客戶購買你銷售的商品,首先要了解其興趣和關心的問題,並將這些作為雙方共同話題的切入點。”

的確,銷售員成功銷售的第一步就是打開客戶的心牆,要想與客戶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最好盡早找出雙方的話題的切入點。下麵是一個成功利用切入點為開場白的例子:

“好可愛的小狗,是條名貴的西施犬吧?”

“是的。”

“毛色真好,潔白無比,您一定每天都給它洗澡吧?很累吧?”

“是啊,不過是一種喜好嘛,就不覺得累了。”對方非常高興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