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人際溝通中的自我情緒管理(1)(1 / 3)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令人不快或者感到無聊的話題,這時候我們要學會克製自己的情緒,用出色的說話技巧來應對這些特殊的話題,在溝通中由被動變為主動,充分展示我們的智慧與口才。

生氣:生氣的時候別讓情緒控製你的語言古希臘思想家亞裏士多德曾經說:“人人都會發怒,那是輕而易舉的事。不過,發怒要找合適的對象,要恰如其分,要在恰當的時間,也要有合適的目的與方式,這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醫生說,每一次生氣,人體所付出的代價,相當於辛苦工作8個小時。

這是生氣對自己造成的損害,然而,生氣之時的惡言惡語還有可能對別人造成更大的損害。

語言可以傷人於無形,你一時不經大腦,脫口而出的話語,有可能成為別人終身的陰影。

有一個幼兒園老師,恨透了班上一個頑皮搗蛋的男孩。有一次,這個小男孩又闖下大禍,老師懲罰小男孩站在講台上,並問全班小朋友:“你們看看,他像不像一頭大笨豬?”

天真無邪的孩子們隻知道順著老師的話回答,他們異口同聲地說:“像!”

小男孩羞愧地低下頭來。他是受到懲罰了,然而,更糟糕的是,這個殘酷的懲罰可能將伴隨他一生。

這個小男孩永遠不會忘記,曾經有那麼多人,當著他的麵大聲地說他像一頭大笨豬。

當我們情緒不佳的時候很容易說出傷人的話,這個時候我們要及時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向被你傷害的人以你認為最好的方式說聲“對不起”。

一個年輕人在年邁的富人家裏擔任鍾點工人,每天,除了清潔工作外,還有半個小時的“陪讀”任務。

一天,這個年輕人不小心把花瓶與筆筒的位置放反了;這原本不是什麼大事,年老的富人卻大發雷霆,指著年輕人的鼻子大罵“笨蛋”……年輕人一言不發地忍耐著,因為他相當同情這名老人,除了罵人的舌頭外,他已別無利器。

在將近10分鍾的咒罵後,老人好不容易平息下來,要求年輕人進行每天的例行公事——讀一段故事給他聽。

年輕人翻著書,找到一個相當吸引人的章節,上麵寫著:“南洋所羅門島上的一些土著,每當樹木長得過大,連斧頭都砍不了時,他們就會對著樹木集體叫喊,直到樹木倒下為止。喊叫扼殺了樹木的生命,比任何刀棍、石頭都具有殺傷力;正如那些尖酸、刻薄、粗魯的言語,往往會刺傷人的內心。”

年邁富有但性格怪僻的老人聽了這個故事,沉默許久。當年輕人把咖啡送到他麵前,準備為他加糖時,老人抬起頭來,臉上露出難得的慈祥笑容,親切地說:“不用加糖了,你的故事已經為我加了糖!”

一時之氣,造成自己的“火山”爆發是小事,但是對那些被“火山”餘燼灼傷的人們,卻有可能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一些現象:人多擁擠的公交車上,乘客之間由於無意碰撞而引起爭吵,雙方鬧得臉紅脖子粗;學校裏同學之間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如不小心碰落了別人的鉛筆盒之類——而出言不遜,大動肝火,怒氣衝衝;鄰裏之間為了一些小糾紛而各不相讓,爭吵辱罵,沒完沒了。這些都是無原則的衝突,不必要的感情衝動,毫無意義的生氣動怒,是無益之怒。

一個人在發怒的時候最難看。縱然他平時麵似蓮花,一旦怒而變青變白,甚至麵色如土,再加上滿臉的筋肉扭曲,那副麵目實在不僅是可憎而已。俗語說,“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怒是心理的也是生理的一種變化。人逢不如意事,很少不勃然變色的。年少氣盛,一言不合,怒氣相加,但是許多年歲已長的人,往往一樣的脾氣暴躁。有一位老者,已到古稀之年,並且半身癱瘓。他每天早晨必閱報紙,戴上老花鏡,打開報紙,不久就要把桌子拍得山響,吹胡子瞪眼,破口大罵。報上的內容,他看不順眼。不看不行,看了慪氣。這時候大家躲他遠遠的,誰也不願招惹他。過一陣雨過天晴,他的怒氣自消。

盛怒之下,體內血球不知道要傷損多少,血壓不知道要升高幾許,總之是不利於健康。而且血氣沸騰之際,理智不大清醒,言行容易逾分,於人於己都不相宜。有人曾說:“血勇之人,怒而麵赤;脈勇之人,怒而麵青;骨勇之人,怒而麵白;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其實這裏所形容的“神勇”是從苦行修煉中得來的。生而喜怒不形於色,那天賦實在太高了。

但是既為芸芸眾生,誰又有這樣的天賦呢?所以,一般人還是以少發脾氣少惹麻煩為上。

為別人所犯下錯誤生氣,你無疑是在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想一想,這是多麼劃不來啊!

為突來的情緒生氣,你發了一場熊熊的無名火,想一想,這對別人來說,又是多麼的不公平!

如果不能控製自己的脾氣,那麼至少要懂得控製自己的嘴巴。生氣時,請不要隨便開口,你在這時吐出來的話,往往都不會是“象牙”。

怒氣: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丈夫打妻子,妻子打兒子。兒子打小狗,這是典型的情緒流動圖,每天在不同地點以各種形式上演:馬路上因超車的擦撞、搶停車位的怒罵、看不慣上司居功諉過的悶氣、上司的遷怒、老師恨學生不成才的怨氣、掛著冰冷微笑、其實正暗自咒罵著你的侍者……職場上的怒火一點就燃。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研究發現,四分之一的上班族經常生氣。

你常生氣嗎?如果你常生氣,建議你找出自己的“情緒溫度計”,或來一場“與怒氣的心靈對話”,徹底趕走怒氣。“經常生氣就像不斷的小感冒,嚴重影響工作表現。”組織行為教授巴薩德強調。

某個政黨有位剛剛嶄露頭角的候選人,被人引薦到一位資深的政界要人那裏,希望這位政界要人能告訴他一些在政治上取得成功的經驗,以及如何獲得選票。

但這位政界要人提出一個條件,他說:“你每次打斷我說話,就得付5美元。”

候選人說:“好的,沒問題。”

“現在,馬上可以開始。”

“很好。第一條是,對你聽到的對自己的詆毀或者汙蔑,一定不要感到憤恨。隨時都要注意這一點。”

“噢,我能做到。不管人們說我什麼,我都不會生氣。我對別人的話毫不在意。”

“很好,這就是我經驗的第一條。但是,坦白地說,我是不願意你這樣一個不道德的流氓當選的……”

“先生,你怎麼能……”

“請付5美元。”

“哦,啊!這隻是一個教訓,對不對?”

“哦,是的,這是一個教訓。但是,實際上也是我的看法……”

“你怎麼能這麼說……”

“請付5美元。”

“哦!啊!”他氣急敗壞地說,“這又是一個教訓。你的10美元賺得也太容易了。”

“沒錯,10美元。你是否先付清錢,然後我們再繼續?因為,誰都知道,你有不講信用的賴賬的‘美名’……”

“你這個可惡的家夥!”

“請付5美元。”

“啊!又一個教訓。噢,我最好試著控製自己的脾氣。”

“好,我收回前麵的話,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這樣。我認為你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物,因為考慮到你低賤的家庭出身,又有那樣一個聲名狼藉的父親……”

“你才是個聲名狼藉的惡棍!”

“請付5美元。”

這是這個年輕人學會自我克製的第一課,他為此付出了高昂的學費。

然後,那個政界要人說:“現在,就不是5美元的問題了。你要記住,你每一次發火或者你為自己所受的侮辱而生氣時,至少會因此而失去一張選票。對你來說,選票可比銀行的鈔票值錢得多。”

如果你意識到自己處於情緒激動的情況下,那麼一定要緊閉嘴巴,以免變得更加憤怒。

我國著名心理學家錢玉芬教授舉自己的經驗為例,自從結婚後,她對“外遇”特別敏感,尤其容顏隨年齡漸長而漸失,內心開始不安,對丈夫的限製一天比一天多。所以在職場裏,她特別看不慣眉來眼去的女生,覺得她們有勾搭男士的嫌疑,令人反感。她經常生悶氣,明明人家沒惹她,她就是看那種人不順眼,動不動就生氣,也不知道為什麼。直到她找出自己最深處的擔憂及害怕的根源之後,莫名的怒氣了然於心之後,自己“與怒氣對話”,終於怒氣再無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