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宗朱常洛(1585—1620年),明神宗朱翊鈞長子。神宗病故後繼位,在位僅一個月,因病後服紅丸而死,終年36歲,葬於慶陵(今北京市十三陵)。朱常洛是明代傳奇色彩最濃的一位皇帝,明宮三大疑案都與他有關。他在位僅一月,是明朝在位最短的一位皇帝。而他的死卻使明朝喪失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因為明朝接下來的統治者是文盲兼木匠的熹宗皇帝和有史以來權勢最盛的宦官魏忠賢。朱家王朝在沒落的路上越走越遠了。
1.紅丸謎案,葬送朱家最後的救命稻草
都言英雄愛美,皇帝更難例外。閱盡封建王朝,哪個皇帝不好色?明光宗朱常洛好色隻是小事,被人利用卻是大事,加上政治上的幼稚,究竟是誰害死了他?恐怕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曆史演變至此,朱氏家族連這棵救命稻草也稀裏糊塗地丟掉了。
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八月明神宗病逝,朱常洛隨後繼位。改年號為“泰昌”。朱常洛繼位後,進行了一係列革除弊政的改革。他發內帑犒勞邊關將士,雖然杯水車薪,卻也是萬曆朝很難見到的。他罷除了萬曆朝的礦稅,這種稅收曾一度使民不聊生,民變迭起。同時又撥亂反正,將由於進諫而得罪皇帝的官員全都釋放,並官複原職。麵對萬曆中後期官員嚴重不足的情況,朱常洛重振綱紀,提拔了一批新的官吏,補足了缺額,使朝政有了一些起色。然而,光宗有一個致命的特點,就是好色。
在當初的國本之爭中,鄭貴妃和朱常洛鬧得很不愉快。在朱常洛登基後,鄭貴妃為了討好朱常洛,保全自己在後宮的地位,就從侍女中選了幾個長得漂亮的進獻給他。朱常洛照單全收,全然忘了以前的遭遇,整天沉迷於女色。
由於神宗彌留之時,曾遺言於朱常洛,要朱常洛封鄭貴妃為皇後。神宗離世的次日,朱常洛傳諭內閣辦理此事。此時,神宗原來的王皇後以及朱常洛的生母王氏都已經去世,鄭貴妃一旦變成皇後,在接下來的泰昌朝中,她就可能成為皇太後。禮部右侍郎孫如遊上疏指出,既然朱常洛另有生母,怎麼能封鄭貴妃為皇後呢?朱常洛對此感到十分為難,於是將奏疏留下不發。後來,在八月二十日,朱常洛收回了封鄭貴妃為皇太後的成命。
鄭貴妃擔心朱常洛會因前嫌而報複自己,采取了兩方麵的措施:一是勾結朱常洛所寵幸的李選侍,請求朱常洛立李選侍為皇後,李選侍則投桃報李,請朱常洛封鄭貴妃為皇太後;二是向朱常洛進獻美女,以取悅於朱常洛。喜愛美色的朱常洛麵對美女,自然是夜夜縱樂。本來就因為生活壓抑而虛弱的身體,驟然要承擔如此多的政事,又貪戀美色,“退朝內宴,以女樂承應”“一生二旦,俱禦幸焉”,由是基本上累垮了。到八月初十日,身體就不行了,宣醫官陳璽診視。八月十二日,一心想做一個好皇帝的朱常洛拖著病體接見大臣。大臣們見到皇帝麵容憔悴,“聖容頓減”。十四日,便發生了崔文升進藥事件。
崔文升不知皇帝陰虛腎竭,還以為是邪熱內蘊,下了一副泄火通便的猛藥。結果,朱常洛一宿腹瀉三十餘次,危在旦夕。這下子,闖了大禍,朝廷上唇槍舌劍,吵聲罵聲不絕於耳。重臣楊漣上書,指責崔文升誤用瀉藥。崔文升反駁說並非誤用,而是皇帝用了“紅丸”造成病重。東林黨人馬上強調,不但崔文升用藥不當,還拿“紅丸”之事敗壞皇帝名聲。
病危之中的朱常洛,躺在病榻上,仍念念不忘“紅丸”,想要服用。鴻臚寺丞李可灼當即進了顆紅色丸藥,朱常洛服後,沒甚動靜。晚上,朱常洛又要求再服一丸,李可灼又進了一顆紅色丸藥。結果,不一會兒,皇上就手捂心口,瞪著兩眼,掙紮幾下,一命嗚呼了。朱常洛才即位三十天,就一命歸西了!
兩顆“紅丸”,一條人命,震驚朝野,釀成大案。紅色藥丸是不是“紅丸”?它到底是什麼藥?為什麼在皇帝病重之時,進這種丸藥?崔文升和李可灼怎麼這麼大膽?崔和李有沒有幕後指使者?
明末宮廷內黨派鬥爭激烈,“紅丸”一案,引起了黨派間更加尖銳的矛盾。有人認為,李可灼進的“紅色丸藥”就是“紅丸”。“紅丸”就是紅鉛丸,是普普通通的春藥。春藥屬於熱藥,皇帝陰寒大泄,以火製水,是對症下藥。李可灼把春藥當補藥進上,是想步陶仲文後塵而已,隻不過他時運不佳……有人認為,那紅色丸藥是道家所煉金丹。用救命金丹來對付垂危病人,治活了則名利雙收,死了算是病重難救。李可灼很可能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
還有人認為,拿春藥給危重病人吃,有悖常理。李可灼明知自己不是禦醫,病人又是皇帝,治出了問題,腦袋都保不住,為什麼還這樣大膽進藥?況且,朱常洛縱欲傷身,急需靜養,怎麼還用這虎狼之藥?由此推斷,李可灼必是受人指使,有意謀殺皇上。再一追查,崔文升曾是鄭貴妃屬下之人。崔該殺!崔的幕後指使也該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