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李可灼是首輔方從哲帶進宮來的,也要追查方從哲。方從哲想逃脫罪責,慌忙上書請求退休。可是退休之後,聲討他、要求嚴辦他的書文還特別多。方從哲一麵極力為自己辯護,一麵自請削職為民,遠離中原。許多大臣為他開脫,也難了斷。
最後,李可灼被判流戍,崔文升被貶放南京。“紅丸”案算了結了,可是還有餘波。
天啟年間,宦官魏忠賢當權,他要為“紅丸案”翻案。於是,聲討方從哲的禮部尚書孫慎行被開除了官籍,奪去所有官階封號,定了流戍。抨擊崔文升的東林黨人也受了追罰,高攀龍因此投池而死。崇禎年間,懲辦了魏忠賢,又將此案翻了回來。
崇禎死後,大明王朝又一次以此為題材挑起黨爭,直到明王朝徹底滅亡。小小紅丸惹起的黨爭,簡直是禍國殃民,實在是讓人扼腕長歎。
2.李康妃恃寵生嬌
地位具有極大的誘惑力。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連後宮的女人也開始不淡定了。這又是朱家王朝的一段有意思的插曲。
明光宗朱常洛有一寵妃,也是後來天啟帝的養母,她就是李康妃。朱常洛當太子的時候,封了兩位姓李的姬妾為選侍,二人雖然同姓,但無親緣關係。為了區分她們,人們稱她們為西李(後來的康妃)、東李(後來的李莊妃)。東李地位雖然高些,但不及西李獻媚撒嬌,不如西李受寵。
西李仗著自己受寵,不把後宮中的其他人放在眼裏,經常欺負別人,甚至將王才人毆打淩辱致死。王才人(後追封孝和皇後)是太子朱常洛長子朱由校(後來的天啟帝)的生母。萬曆年間,萬曆皇帝親賜給她“才人”的封號,其在太子宮中的地位僅次於太子妃郭氏。郭氏病死後,太子宮中地位最高的女人自然就非王才人莫屬了。但西李不管不顧,竟然害死了王才人。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事後西李非但沒有被懲罰,反而成了朱由校的養母,既提高了自己的地位,又積累了一項重要的政治本錢。畢竟朱由校是神宗的皇長孫,無疑是政治鬥爭的重要籌碼。
西李曾是鄭貴妃的屬下,跟鄭貴妃一幹人關係密切。隨著自己越來越受寵愛,西李的欲望也越來越大,竟開始插手朝政。她跟鄭貴妃沆瀣一氣,為了各自的利益達成了一項協議。西李支持鄭貴妃封為皇太後,鄭貴妃則支持西李封為皇後。明光宗病臥期間,兩個女人一而再地嘮叨,最終使得明光宗下了一個決心。他召集大臣,商議封西李為皇貴妃。但是西李總是不放心,便躲在外麵偷聽。當她聽到光宗封自己為貴妃時,她心裏不樂意了,便拉著朱由校直接闖了進去,非得讓光宗封她為皇後不可。她還讓朱由校幫自己說好話,朱由校迫於壓力,便對人們說封她為皇後吧!但禮部侍郎孫如遊卻說:“太後、元妃等人的諡號還沒有尊上,把這些事情解決後再封皇貴妃不晚。”方從哲等大臣又來到榻前把情況向光宗說了一遍。結果,光宗沒有改變主意,隻是封西李為皇貴妃。
然而,沒多久,明光宗因為服用“紅丸”便駕崩了。西李鬧了半天,沒有做成皇後,非常不甘心。於是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賴在乾清宮不走,逼迫那些大臣答應她當皇後。乾清宮是明朝皇帝的法定住所,西李又牢牢地控製著儲君朱由校,自認為萬無一失。由於新君無法舉行登基大典,所以大臣們忍無可忍,立即采取了行動。
西李本想以這種市井潑婦的手段來謀取皇後的地位,其野心和膽量都讓人敬佩,但她的頭腦和見識,卻讓她的夢想終成為泡影。經過幾次交鋒,西李最終敗下陣來,選擇了認輸。於是,她抱著女兒,去了自己該去的地方——妃嬪養老地仁壽殿。
天啟帝朱由校終於順利即位,出於對父親的孝順,沒有懲罰西李,不過也沒有給她封號。後來,魏忠賢掌握大權。此前魏忠賢是西李身邊的心腹太監,因此兩人關係不錯。此時她見魏忠賢得勢,便拚命討好巴結他。在魏忠賢的幫助下,西李又被尊封為“康妃”。
七年後,明熹宗病死,異母弟明思宗崇禎帝即位,消滅了魏忠賢集團。明思宗念及西李是父親愛妃的情麵上,放了她一馬,保留了康妃頭銜!這也算得上是一個奇跡了。後來,明朝滅亡,李康妃被李自成俘虜,之後又落到清廷手裏,她和其他一些幸存的明朝妃嬪皆由清政府出錢供養起來,也算是善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