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江京因迎立安帝立下首功,被升為中常侍,兼任大長秋一職,封都鄉侯;李閏遷中常傳,封雍鄉侯;中常籍樊豐、黃門令劉安、鉤盾令陳達等也都一一有賞。安帝乳母王聖被封為野王君,其女伯榮為中使。這些人勾結在一起,敲詐勒索,行賄受賄,驕奢淫逸,無所不為,以致矯詔的事情時有發生。安帝與內侍們親昵,使宦官勢力成為他執掌政權的依賴力量。
有朝臣上疏批評、斥責王聖母女,安帝看過之後,不僅不思其過,反而將奏疏拿給王聖等人看,使王聖母女、近臣內幸對這些忠臣痛恨不已,並尋機報複。
安帝身為天子,卻寧願做一位“甩手掌櫃”,倚重三方勢力來打理劉家天下。這樣直接導致了廢長立幼、欺君罔上事件的發生,也使外戚與宦官專權的局麵愈演愈烈。
4.私立少帝:安帝無為,閻氏專權
昏庸無為的安帝聽信了寵妃的讒言,廢除了劉保的太子地位,為血腥的宮廷之變埋下了伏筆。
漢安帝寵愛閻氏,先立她為貴人,後將她立為皇後。閻皇後雖受到安帝的寵愛,可是沒有生下一個兒子,這對她的皇後位來說是一個潛在的威脅。宮女李氏為安帝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劉保。在母以子貴的封建社會裏,兒子被立為太子,母親就有可能被立為皇後。所以閻皇後對李氏特別妒忌,怕自己因為沒有兒子,皇後地位會被李氏取代,於是就將李氏毒死。李氏身為宮女,在宮中隻不過是個服侍後妃們的婢女而已,地位相當低下,閻皇後毒死她之後,對外宣稱李氏是暴病身亡。
永寧元年(120年),劉保被立為太子。劉保常生病,安帝認為他所住的房間不吉利,就讓他同安帝的乳母王聖一起居住。王聖被安帝封為野王君,安帝對她言聽計從,她在幫助安帝清除鄧氏家族的勢力中立了功,所以一時權傾天下。劉保的乳母不願劉保同王聖一起住,因此得罪了王聖,最終被王聖誣陷而死。王聖因為害死了劉保的乳母,擔心將來劉保即位後會向她算這筆賬。恰在此時,閻皇後毒殺了太子劉保的生母李氏,又想除掉劉保。因此,二人不謀而合。一個聯手加害太子的計劃就此製定好了,昏庸的安帝聽信了他們的讒言,將劉保的太子位廢除,降封為濟陰王。
延光四年(125年)春天,安帝在與閻後及其兄弟南下巡遊的路上暴病身亡。閻後的哥哥閻顯等人擔心京城的留守官員知道安帝死後,會擁立安帝惟一的兒子濟陰王劉保為帝。劉保是因閻皇後而被廢黜太子之位的,若劉保即位,當然對閻氏家族不利。閻顯等便嚴密封鎖安帝死亡的消息,將安帝的屍體放在臥車內,照常每天供給飲食,隨從官員於臥車前請安朝拜,以此來掩人耳目。經過四天的急行,他們回到京都洛陽,朝臣們均不知道安帝已死。閻皇後回到宮中後,假稱安帝病危,以欺騙臣民,並於當晚宣布安帝死亡。隨即宣布尊閻皇後為太後,臨朝稱製。
閻皇後垂簾聽政後,任命閻顯為車騎將軍,位及三公,執掌朝政。閻顯的三個弟弟閻景為衛尉、閻耀為城門校尉、閻晏為執金吾,整座京城的武裝力量全掌握在閻氏兄弟三人的手中。閻太後為了長久專權,不立安帝獨子,而迎立漢章帝的孫子濟北惠王劉壽的兒子北鄉侯劉懿(又名犢)為帝,即漢少帝。閻皇後冊立劉懿,是因為劉懿年幼,父母又久居藩國,在朝中沒有根基,無所依靠,可由其任意擺布。閻氏家族執掌國政後,殺逐安帝親信宦官,大權獨攬,劉氏王朝的政權便由宦官轉到外戚手中。
漢少帝劉懿在位僅7個月就病死。少帝死後,閻氏兄弟又關閉宮門秘不發喪,屯兵自守,準備再次從眾王子中挑選一個易於控製的傀儡做皇帝。這就再次引發了一起血腥的宮廷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