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嘉元年(132年)漢順帝年滿18歲,按照漢代的禮製,有司上書皇帝,要求皇帝為了國家著想,冊立皇後。漢順帝準奏,召集大臣朝議此事,有的大臣向漢順帝上奏說:梁家世代為名門貴戚,梁貴人知書達理,後宮的嬪妃對她也很佩服,應冊立她為皇後。這正符合順帝的心意,因此,順帝非常高興地封梁妠為皇後。
梁妠當上皇後之後,從曆史的經驗中知道外戚專權不僅對國家不利,還往往招致滅門之災。她常常以史為鏡,告誡自己的家人遵守法律,忠於職守,不要驕橫跋扈和貪贓枉法。她自己也處處謹慎,嚴於自律,對待嬪妃、宮女和周圍的太監都很和善。梁皇後還經常勸誡漢順帝以國事為重,不要貪戀酒色,要親近賢臣,遠離小人。這樣一來,梁皇後在宮中便很有威望,也深得漢順帝的寵愛和敬重。遺憾的是,梁皇後侍奉順帝16年卻沒有生育。漢順帝的虞美人生有一子一女,梁皇後非常疼愛他們,視為己生。建康元年(144年),漢順帝立虞美人的兒子劉炳為皇太子。同年八月,漢順帝病死,年僅2歲的劉炳即位,即漢衝帝,尊梁皇後為梁太後,衝帝年幼不能親政,梁太後便臨朝執政。
梁妠與其父梁商一樣是個清明之人,因此,她在後宮,或臨朝聽政之後,大漢王朝並沒有因外戚的專權而發生什麼極端事件。但其後梁氏家族卻因梁皇後的哥哥梁冀的專權而聲名狼藉。
4.身後事:衝、質二帝
麵對最高權力和自身的利益,曆史總是有著驚人的相似,權力的爭奪總是伴隨著殺戮和血腥。
順帝朝宦官、外戚相繼執政,他們執政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自己集團(家族)的利益,因而順帝時期朝政上下一片黑暗,奸佞當道。當時,一些忠良正直之臣全力進諫,希望順帝能夠勤於政事,有自己的為政主見。然而,順帝雖然經曆了很多曲折與磨難,卻未能磨礪出睿智的思想,不能駕馭皇權,隻能在權臣的鬥爭中或順水推舟,或作為看客。
漢順帝於建康元年(144年)剛剛確立皇子劉炳為太子,就一病不起了。八月初六日,順帝於玉堂前殿駕崩。九月十二日,順帝葬於憲陵,廟號敬宗,太子劉炳即位,即漢衝帝。永嘉元年(145年)正月初六日,漢衝帝劉炳身患重病,不久駕崩,年僅3歲,正月二十七日,被葬於懷陵。
衝帝死後,皇位如何承繼,成為十分尖銳的問題。在衝帝病重之時,梁冀就瞞著梁太後和文武百官著手尋求新的繼承人。他看中了渤海王劉鴻年僅8歲的兒子劉纘,並且偷偷派人把他接到洛陽。而太尉李固等人則認為,清河王劉蒜年長有德,可以親自理政,應該立他。梁冀卻堅持立幼君,以便梁太後及自己能夠繼續把持朝政。永嘉元年(145年)正月二十四日,梁冀親自持節將劉纘迎入南宮,第二天,封為建平侯,當日即皇帝位,是為漢質帝。
梁太後在質帝即位以後,非常信任太尉李固,朝政多委任於他。這使得梁冀非常嫉恨,於是,他寫匿名信誣陷李固,說他假公濟私,樹立黨羽;還誣陷李固於順帝停喪時路人都知道掩麵哭涕,他卻撲著胡粉,搔首弄姿,從容不迫,舉止閑暇,一點沒有悲傷之意;梁冀又指李固違詔矯製,作威作福,罪應誅殺。梁太後看後就扔掉了,知是梁冀所寫,根本不信。
漢質帝年齡雖小,卻十分聰慧。有一次舉行朝會,他望著梁冀說:“這是個跋扈的將軍啊!”梁冀聽後,又恨又懼,生怕小皇帝長大了會不利於己,就派手下人在質帝所吃的湯餅中下了毒藥,毒死了他。本初元年七月初二日,質帝被安葬於靜陵。劉氏家族相繼死去了三位皇帝,可見漢室衰微已無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