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最後一位皇帝是獻帝劉協。漢獻帝年僅9歲被擁立為皇帝,在位時間長達31年之久,但他的皇帝生涯自始至終都在扮演著大臣們手中的玩偶角色,最終劉家的江山被曹丕篡取。此後劉協以“山陽公”自處,54歲終老山陽(今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葬禪陵。
1.幼立長廢:權臣的翻雲覆雨手
劉協曆經千險,在沒有任何庇護下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卻是在權臣之間隨波逐流,苟且偷生,扮演著一個玩偶角色。
中平六年(189年)靈帝駕崩,靈帝死前將自己所鍾愛的幼子王美人所生的劉協托付給心腹蹇碩,讓他抓住機會擁立劉協為天子,可惜蹇碩事敗為何進所殺。劉協當時的庇護人董太後也因與何太後在把持朝政的問題上產生了矛盾,為何氏所害。眼看性命岌岌可危,一場變故卻挽救了多災多難的劉協,並使他曆經重重大難後戲劇性地登上了皇位。劉協的皇帝位置沒能在蹇碩的幫助下爭取到,卻在外戚與宦官之爭的意外宮廷政變中,唾手得來了。
在外戚何進與宦官張讓的火並事件中,董卓帶兵進入了洛陽。董卓這個人成長於桓帝末年,他當時任軍中司馬,因征討並州立功被封為郎中,他將賞賜分給部下,得到了部下的愛戴。黃巾起義爆發後,董卓隨左中郎將皇甫嵩領兵擊退了圍攻長安的涼州軍韓遂、馬騰。此後,漢靈帝擔心董卓擁兵自重,幾次調動他的兵權,但董卓始終不肯交出,無奈之下靈帝隻得順水推舟委任他作河東太守。於是,董卓屯兵於河東,以靜觀朝野變化。董卓是奉何進之召前來宮中的,他看到何進的信感到自己終於有機會了。宮廷政變時董卓已逼近洛陽,他聽說少帝在北芒,就與大臣們一同前往奉迎少帝,少帝劉辯見有大軍來,嚇得失聲痛哭。董卓上前參見時,劉辯已嚇得語無倫次了。董卓隻好與時為陳留王的劉協交談,詳細問起政變之事,劉協不慌不亂,從始至終詳細作答。董卓以此認為劉協賢能,並且劉協是董太後養大,董卓認為自己與董太後同族,於是心生了廢少帝、立陳留王為帝的念頭。
董卓因救駕之功而自居,他蠻橫地對文武百官說:“這個皇上沒有能力,不可以奉承宗廟,做統治天下的君主。我想效仿伊尹、霍光之舉,改立陳留王為皇帝,大家認為怎樣?”官員都十分惶恐,沒有人敢回答。唯有尚書盧植認為此事不妥。董卓甚為氣憤,第二天又集群臣於大殿,威脅何太後下詔廢黜少帝劉辯,何太後無奈隻好下詔書說:“皇帝的儀表缺少帝王應有的威嚴,而且在為先帝守喪期間,未能盡到做兒子的孝道,如今讓他做弘農王,改立陳留王劉協為一國之君。”於是扶劉辯下殿,向坐在北麵的劉協稱臣。何太後哽咽流涕,朝臣則心中悲傷,卻沒有一個人敢說什麼。就這樣,劉協即了皇位,年號初平,是為漢獻帝,董卓自己則當了相國。
獻帝劉協在沒有任何庇護的情況下,做了皇帝,當時隻有九歲,一個九歲的孩童怎能預料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呢?他隻有隨波逐流罷了。此後,獻帝劉協憑借著自己可憐的智慧與挾持他的各色人等進行了無力的反抗,但這在那些久經政壇的軍閥眼裏隻能算是孩童的遊戲罷了!無奈的獻帝隻能輾轉於各個權臣之間,苟且偷生,天子的尊嚴所剩無幾。
2.受製董卓:傀儡皇帝無可奈何
獻帝劉協雖貴為天子,卻無權執政,麵對天下興衰,隻能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幌子,任由臣子擺布。
劉協當上皇帝後,並沒有機會行使天子的大權,董卓入主洛陽後便意欲大權獨攬。但他的人馬隻有不過三千步騎,僅僅是城中的袁紹、袁術統領的官兵的十分之一,實在是少得可憐。董卓善詐,便弄了一個小把戲來迷惑人們。每當夜深之時,董卓便把人馬偷偷帶出城去,到了第二天清晨,卻明目張膽、大張旗鼓地讓這支人馬開進城來。這樣反複數次進出之後,洛陽的軍民也搞不清董卓到底調來了多少兵馬。不久,董卓又接連收編了原來何進及執金吾丁原的士卒,並把丁原手下的驍勇之將呂布收作義子,從此兵力強大,洛陽城完全在其控製之下了。
董卓擁立獻帝之後,自封為太尉,不久,又戴上相國、太師的桂冠,位居三公之上。董卓極其傲慢,他上朝不趨,並可佩劍上殿,文武百官言語行為稍有不順即被他處死。由此可見董卓的位尊權重。董卓原本就是個殘忍的家夥,一朝大權在握,便縱容手下官兵殘殺洛陽城裏無辜的老百姓,他的士卒,闖進私宅,奸淫婦女,擄掠財物,其倒行逆施造成洛陽城的混亂狀態。朝中一些有見識的官員,包括典軍校尉曹操在內,都先後離開了洛陽朝廷,另有圖謀。
此時,各地梟雄討伐董卓之聲紛紛響起。董卓擔心廢帝(也就是弘農王劉辯)活著,會給其他不同意他擁立獻帝的那些人留下一線複辟的希望,使他們討伐自己師出有名,便決意置劉辯於死地。董卓派人給劉辯送去毒酒,劉辯隻能任人宰割,他悲憤地飲下毒酒,結束了18歲的生命。
董卓在朝廷內外充溢的討伐聲中,也有些懼怕,決定挾持獻帝遷都長安,可憐的獻帝隻能離開洛陽宮中隨董卓前往長安。到長安以後,董卓仍不改其嗜殺成性、瘋狂掠奪的作風,在距長安260裏處的郿縣修築了一座被稱為“萬歲塢”的高牆大院,挑選一千多美女陪住其中,積聚了無數的奇珍異寶,可供30年吃的糧食,準備以此雄踞天下,終老。
董卓自知多行不義,樹敵很多,積怨過深,不得人心,也時刻警惕防範著身邊的人,他的義子呂布因武力超群而成為董卓的貼身保鏢,經常跟隨在他的身邊,反對他的人都很難有機會下手除掉他。初平三年(192年),司徒王允借用美人計離間了董卓與呂布的義父子關係,呂布殺掉了董卓,董卓滅族。董卓之死,真是大快人心,兵士們高呼萬歲,大街小巷,老百姓載歌載舞,長安城中一片歡呼雀躍、飲酒相慶。
獻帝因董卓而登基,其間並無實權,隻能做一些對董卓利益無擾的事情。興平元年(194年),關中地區旱災嚴重,獻帝讓侍禦史侯汶開倉接濟災民,但仍然有那麼多餓死的人。獻帝雖年幼,仍意識到可能是侯汶克扣,經查驗證實了侯汶假公濟私的情況,於是獻帝下詔杖責侯汶,從而使饑民切實得到賑濟,為百姓做了一點好事。
沒有董卓,獻帝不能成為皇帝,有了董卓他卻空有皇帝之名。董卓控製了他這個天子,使他成為董卓給朝臣及諸侯看的一個招牌。獻帝想重振祖業,卻連起碼的尊嚴也無法保障。看來,劉氏的輝煌已經一去不複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