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提前接班(1 / 3)

《資治通鑒》reference_book_ids\":[6883440117109754887,7077845868786764830,7077845868778359816,7255253493617789988,7077845868795153438,7220732984675011618,7077845868790942727,707818581002500814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6,\"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57,\"start_container_index\":56,\"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53},\"quote_content\":\"《春秋》reference_book_ids\":[7078173533162966046]}],\"1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6,\"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9,\"start_container_index\":16,\"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4},\"quote_content\":\"《紅樓夢》reference_book_ids\":[7012517992130939934,7255203659015785531,6890728374843477006,7233628637428190242,7257455404240604215,6838936275928484877,7267077385848097832]}]},\"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乾隆的遺傳基因很出色,這對他登上皇位起了決定性的影響。

那麼乾隆都繼承了哪些家族的優秀基因呢?我們知道一個人的基因,從父親和母親那各繼承百分之五十。首先乾隆智商很高,這一點很像父親雍正。但是雍正這個人有一個突出的劣勢,那就是身體不好。清代前期的五位皇帝武功騎射都很厲害,到雍正這就不行了,騎馬打獵樣樣稀鬆,愛靜不愛動,連門都不愛出,康熙六次南巡,雍正一次也沒巡過,根據《清世宗實錄》記載,甚至連去趟天壇祭天都經常找人代替。而乾隆呢?一生身強體壯,武功騎射本領高強,愛動不愛靜,人稱“馬上天子”。可見乾隆在身體素質這方麵的基因,不是來自雍正,而是從母親身上獲得的遺傳。那麼乾隆的母親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呢?

講到這裏,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乾隆的出生。根據《清高宗實錄》以及清代皇帝的族譜也就是《玉牒》的記載,乾隆出生於康熙五十年,也就是公元1711年陰曆八月十三日,出生地在當時的雍親王府,也就是今天的北京雍和宮。他的母親,根據《玉牒》記載,是一位滿族格格叫鈕祜(hù)祿氏。

當然,這是正史的記載。在野史中,關於乾隆的出生,有很多相當離奇的說法,其中最著名的是兩個。一個是說,乾隆不是滿族人,是漢人陳閣老的兒子。另一個說,乾隆的出生地不是雍和宮,是避暑山莊。他的生母是個漢族宮女。

關於乾隆出身的這個話題,閻崇年先生在《揭秘清宮懸案》那個係列中曾經用一整集的時間專門講過,我這裏就不再細講,我隻是大致來分析一下剛才說到的這兩個傳說為什麼站不住腳。

第一個傳說,說是雍正皇帝在做雍親王時生了一個女兒,而就在同一天,大臣陳閣老陳世倌家生了個男孩。雍正和老陳家很熟,就讓他們把那個男孩抱來看一看。結果,等這個孩子送回去的時候,老陳家人大吃一驚,原來給調了包了:男孩換成了女孩。男孩被留了下來,後來就成了乾隆皇帝。

乾隆生母孝聖憲皇後

這是根本不可能的。最簡單一條,雍正皇帝生育能力很正常,他一生一共生了十個兒子。乾隆出生之前,雍正已經有了三個兒子,而且這一年他年僅三十四歲,妃子又那麼多,想生就自己生唄,幹嗎非得弄一個漢族孩子來繼承大清皇位呢?所以這個傳說是站不住腳的。

那麼第二個傳說,據說雍正有一年陪康熙待在避暑山莊,閑著沒事和一個漢族宮女野合,就生了乾隆。這也不可能。乾隆出生於八月十三日,我們知道十月懷胎,那麼他就是前一年陰曆十一月中旬坐的胎。那麼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清代皇帝為什麼要到避暑山莊呢?當然是為了避暑。陰曆十一月中旬,就是陽曆十二月份,避暑山莊已經天寒地凍,滴水成冰,雍正和康熙不可能還待在那,還在冰天雪地裏跟宮女野合,那不得凍成冰棍?所以這個傳說也是站不住腳的。

那麼,為什麼關於乾隆的出生會有這麼多的傳說呢?這隻能說明後來社會上很多人對乾隆或者說清王朝不滿。在中國曆史上,很多皇帝身上都有離奇的傳說。比如秦始皇,人們傳說他是呂不韋的私生子。關於隋煬帝,人們傳說他親手殺死了自己的父親隋文帝。關於雍正,人們說他毒殺了康熙。其實,這些傳說現在證明都是編造的。在這些傳說的背後,都有深刻的政治原因,這幾個皇帝的所作所為,損害了很多人的利益。關於乾隆的這兩個傳說,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說乾隆的生母是漢族人,這說明什麼?說明清代漢族人對被異族統治在心理上難以接受,所以才用戲說乾隆出身這種的方式,尋求心理上的平衡。

那麼講清楚了這個問題,回過頭來,我們接著講乾隆真正的生母,鈕祜祿氏。

說到鈕祜祿氏這幾個字,相信清宮戲看得多的讀者會感覺很熟悉。因為清宮戲裏經常聽到這個姓。比如大貪官和珅,就姓鈕祜祿氏。清朝好幾朝的皇後也姓鈕祜祿氏。所以有清一代,“鈕祜祿氏”被列為清代“八大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名門。

所以我們很多人一聽乾隆的生母姓鈕祜祿氏,就說她肯定出身名門。這就錯了。我們說的“八大家”之中的“鈕祜祿氏”,是指開國元勳額亦都的後代。而乾隆的母親,並非額亦都的後人。這就好比說在唐代,皇帝姓李,但是並非所有姓李的都和皇帝一家子。事實上,乾隆母親所姓的這個鈕祜祿氏,是個很普通的家族,沒出過什麼名人。我們查清代《玉牒》會發現,乾隆母親祖上,社會地位很低。她的祖父,是一介白丁,普通老百姓,一輩子沒當過任何官。而她的父親,也就是乾隆的外祖父淩柱,根據《清列朝後妃傳稿》記載:“原任四品典儀。”表麵看起來,似乎當過相當的官職,但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四品典儀,就是王府中舉行各種典禮時喊口號的官,是一個榮譽性的閑職,一般是封贈給後妃家裏人的。這說明,這個官不是他自己幹出來的,是因為他的女兒成了妃子,他才弄到的。可以說乾隆的姥爺家不過是清朝一戶普通的老百姓。

那麼清代皇子娶親,講究的是門當戶對,雍正怎麼會娶了個老百姓的女兒呢?事實上,乾隆的母親不是被娶進雍親王府的,最開始她隻是雍親王府裏的一個丫環,侍候人的。據清代《玉牒》記載,她“年十三賜侍世宗藩邸”。說明白點,就是十三歲這一年,被康熙作為粗使丫頭賜給雍正。

那麼祿祜祿氏後來怎麼就成了妃子呢?史書上關於她從十三歲做粗使丫頭,到二十歲時生出乾隆這中間這七年,一個字的記載也沒有。我們隻能大致推測一下。我們推測,剛到雍親王府的時候,鈕祜祿氏不過幹些端茶倒水之類的雜活,雍親王胤禛應該沒怎麼注意過她。直到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的某一天,無所事事的雍親王胤禛可能是不經意間突然發現,咦?這個入府六年的小丫頭,如今已經長大成人了。十九歲的鈕祜祿氏,雖然相貌平平,但是身材高挑,曲線優美,很有點青春光彩。三十三歲的雍親王一時興起,和這個十九歲的丫頭就搞了一次一夜情。結果,就生出了乾隆皇帝。

在當時,這並不是十分光彩的行為,所以雍正一直羞於提起這個丫頭。事實上就是生了乾隆很多年之後,這個鈕祜祿氏還是沒什麼地位、沒有名號,在《玉牒》和《實錄》中,一直被記載為格格。很多人一聽說“格格”這兩個字,就說,那不是公主嗎?其實格格在滿語裏也就是姐姐的意思,並不專指公主。清代有一本朝廷欽定的最權威的滿文詞典,叫《清文鑒》,其中對格格的解釋就是兩個字,姐姐。所以格格包括的範圍很廣,不但公主,甚至連通房大丫頭,也叫格格。鈕祜祿氏生了乾隆之後,隻不過由普通丫頭變成了通房大丫頭,雍親王既然沒給她什麼名分,所以大家隻好稱她格格。直到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做了皇帝後,她才頭一次有了名分,被封為熹(xī)妃。

那麼生母地位不高,是乾隆皇帝終生的一個隱痛,因為在傳統時代,人們對嫡庶之分看得很重。你看《紅樓夢》中,賈環就因為生母趙姨娘是個妾,一直不被別人待見。所以乾隆皇帝一生一直諱言他母親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