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指鹿為馬”豈止辨忠奸(1 / 1)

趙高其人在曆史上是一個頗受爭議的人物,一是身世,二是生年,三是功過是非。此人精通律法,雖是宦人,卻深得秦始皇的喜愛。可以說,秦王朝的建立,他也算有些功勞。然而,他又是一個可以將善惡、是非、忠奸、美醜顛倒的邪惡人物,秦國正是亡在他的手上。曆史讓這樣一個平庸至極的人扮演了英雄般的人物,實在可笑至極。

顛倒人類的審美觀念,是趙高遠遠超於其他人的地方。單是一個“指鹿為馬”,就沒有人能夠做到。當時,秦二世胡亥年幼無知。因為他幼時一直依仗趙高,對於趙高的狼子野心毫無察覺。而趙高已經繼李斯位列中丞,二世哪想到趙高竟然有簒政的打算。

為了辨識朝廷中誰對自己“忠”、誰對自己“奸”,趙高在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某日,於朝上叫人牽來一隻鹿,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這哪裏是馬,分明是一隻鹿,便笑著說:“丞相搞錯了,這是一隻鹿,怎麼說是馬呢?”趙高笑著道:“請陛下看清楚,這分明是一匹千裏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道:“陛下若是不信,可以問問諸位大臣。”

大臣們頓時色變,不知趙高又要做什麼。明知他胡作非為,顛倒是非,卻敢怒不敢言,一時間都低下頭。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鹿而不是馬,還有一些趙高的黨羽則順著趙高也指鹿為馬。此事過去才幾天,那些正直的大臣便被趙高以各種名目治罪,甚至有滿門抄斬者。

一段“指鹿為馬”的風波,讓趙高知道了哪些人依附自己、哪些人反對自己,但他的目的哪裏是如此簡單。隔日,趙高便派占卜者對胡亥說:“皇帝您連鹿馬都不分了,肯定是祭祀沒有好好齋戒,以致腦袋昏聵。”胡亥不疑他,遂去上林苑齋戒。但他畢竟年幼,耐不住寂寞,每日出去遊玩打獵,一不小心射死一個路人。其實,這路人是趙高安排好的。趙高借著胡亥射殺活人的事情,對胡亥說:“皇上您無故殺了一個人,上天恐怕會怪罪,應該躲起來才是。”胡亥心中害怕,立刻躲到鹹陽城外的望夷宮。望夷宮中所有侍候的人都是趙高的親信,已經深陷牢籠的胡亥猶不自知,就這樣渾渾噩噩地丟掉了性命。

胡亥一死,趙高就撤下了他的玉璽佩上,想要仗著自己也有著嬴姓趙氏的血統,準備登基為帝。但他名不正言不順,又是個宦人,根本沒有人服他。他的皇帝夢就這樣破碎了,隻好臨時改變主意,將玉璽傳給子嬰。由於秦國實力已經大不如前,子嬰隻得取消帝號,複稱秦王,隨即便與貼身太監韓談商定斬除趙高的計劃,誅趙高於內宮,並夷其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不管趙高的結局如何,從他“指鹿為馬”到布置種種計謀簒政,足見此人心思之縝密、辦事之詭詐。若是他能真心輔佐秦室,不與李斯相爭,認真教導胡亥,以他的能耐說不定能成為一代名臣。可是,趙高偏偏不甘寂寞,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不知饜足成了他的死穴,注定他要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