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召開產品會要始終采用群策機製和創意優先機製,相信團隊的審美和直覺。趁早的經驗是,在會議上團隊認為會讓人驚喜和期待的產品,大概率會帶給用戶驚喜和期待。不要為了數量而容忍自己魚目混珠,不要容忍自己泯然眾人,永遠相信和等待下一次驚喜的想法在會議室上空炸裂的感覺,珍視這感覺,迷戀這感覺。
○ 愛自己的產品,你不愛的產品,用戶也根本不可能愛上,用戶一定會感知到你的心血。而你真正用了心血的產品,你也才會在構思和塑造中真的愛上。趁早文創誕生七年來,直到今天,我和團隊還會情不自禁撫摸新品的封麵和內頁,都會抱在胸前甚至親吻,持續迎接我們新生的孩子。這感覺和我小時候畫完一幅畫的興奮和幸福一模一樣。隻有這樣,我們才會發自內心地關心用戶對產品的反饋。當看到用戶表達出也愛它時,也因為它改良了生活時,我們還會一次一次地感到欣慰和快樂。
○ 資本市場是雙刃劍,是停不下來的紅舞鞋。當你需要在小而美和博大之間做出選擇時,這是一件好事,你會再次捫心自問,你會翻開遺願清單,審視此生的意義。我選擇了融資的動機和意義強相關,我想要的不是長久的舒適,而是探索此生的限製在哪裏。這個選擇和任何人生重大轉折時的選擇一樣,需要自己來做。
○ 一旦決定融資,除了準備BP,準備各種盡職調查材料,還要準備好心理建設。好聽些叫路演,其實也可以叫兜售,無論你多努力地兜售你那點兒能力和才華,依然可能被慘遭修剪,屢屢碰壁。但融資可以讓你驚訝地發現這個世界有這麼多標準,這麼多看待價值的維度,你竟然有機會這麼高密度地回答關於夢想和現實的詰問。融資會讓你的一個月像好幾個月,讓你嗓子幹啞,讓你在自負和自卑之間來來回回。但你得挺住,你得為自己、團隊和未來攏住那一口熱氣,尋找萬千人中那一個或幾個看好、看懂和願意賭你的人。
○ 如果你是創始人,那麼做事的方法,思考問題的策略,定義什麼是對,什麼是好,什麼做,什麼不做,這些最基本的東西都是由你給出的,這就是企業的原始文化和價值觀。上行下效,強將無弱兵。如果是一家文化型公司,則創始人必須完成初步的哲學自洽,觀點穩定,邏輯清楚,團隊才有認知的基礎,這些基礎是幹活的依據。
○ 如果你是一個完成了哲學自洽的創始人,是公司的精神領袖,你的公司又建立起了基礎價值觀和做事的基本原則,那這家公司的基礎就比無數價值觀混亂飄搖的公司強大極多。或者說,你的起點,和世界上最偉大公司的起點已經相同了!偉大公司最初都起源於強有力的精神領袖型創始人及其思辨係統,概莫能外。你需要做的是完善自洽並升級係統,然後,在人海中一個一個找出你的團隊成員。
○ 事在人為,人是一切,包括創始人和團隊,人不行全不行,人崩壞全崩壞,哪怕本來曾有過好機製好產品也一樣。團隊準入和篩選機製的製定要非常慎重,你要知道,力挽狂瀾的是人,帶來毀滅性打擊的更是人。所有創始人都要經曆選錯人的痛苦。好的團隊是下場踢球,各懷絕技,指向一個勝利,有一個朝不同方向跑,都是在瓦解勝利。無論生活還是工作,選人擦亮眼,選錯早止損。這句說三遍,說十遍,說一百遍。
○ 你當然是孤獨的,人皆孤獨,創業會讓孤獨更具體。但孤獨不是不花時間達成共識的借口。盡最大努力統一思想和坦誠溝通,無論團隊多小或多大。永遠在團隊行動之前,告訴大家背景資料、方案的依據、最科學的操作方式;永遠在行動前允許大家爭論和發問,在行動後帶領大家複盤以改良行動,讓組織的認知和行為不斷進化。
○ 新人不會天然熟悉你的文化,隻是具備理解文化的潛力。你必須設計出一種機製,是培訓,是組織學習,還是為新人安排教練都可以,但必須為傳承做足準備,讓下場踢球的球隊對節奏和信號都心領神會。當創業天長日久,樣本量增大,你就能夠設計出新人對文化適應度的測試機製,價值觀認同永遠是第一門檻,真正的認同一定會體現在做事原則中。
○ 文化型公司的最大價值就是文化,需要創始人本人就擁有足夠的文化自信。這個自信表現在對“文化濃度”的堅持,對標準的要求,可以做到9分的,不要做8分,更不姑且和放任下降到7分,因為姑且和放任就是稀釋和曲解的開始,再體現在產品上,再傳達到用戶,繼續遞減到6分以下時,就是創業敗象。在我,這裏有血的教訓。(此處含血吞下8000字)
十九歲的時候,我喜歡話劇《等待戈多》。在劇中,戈多是一個幻影,從未露麵,而人們在漫長時間中苦苦等他。戈多似乎會來,又老是不來。“戈多遲遲不來,苦死了等他的人。”如果創業是一個宏大夢想,就會像這樣。
二十九歲的時候,我喜歡小說《邊城》。在故事裏,翠翠見過那個美好的人,但她還希望再見他一麵,所以她等待。“也許他永遠不會回來,也許他明天就回來了。”我希望我的創業是一個個的發現、塑造和達成,是美好的重現和放大,我希望會像這樣。
以上我回顧的,是創業,也是人生,你其實可以把所有的“創業”二字替換成“人生”再讀一遍。創業是很難,但也是一件樸素和廣義的事。你憑借一己之力安身立命,把你的價值按照價格提供給他人滿足其需求,就是創業。你走在自己選擇的這條道路上並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和創業的本質也並沒有區別。
做一個坦誠和率真的人,也做一家坦誠和率真的公司,發現和塑造自己,也幫助用戶發現和塑造他們想要的目標。發現和塑造本身,就是趁早的價值,也正是市場的需求,這就是趁早這家公司十年間從無到有的真諦,讓無數人靠著點滴的進化和演變也在改變著世界。
相信微小積累、持續改變和時間的力量,因為時間看得見。做你想做的事,成為你想成為的人,無論曆經多少次迷惘和自我懷疑,還是會走在內心最堅定的路上,現在,我們用十年公司的存活和成長,驗證了趁早的口號,時間確實看得見了。
謹以此文,獻給在十年中支持和幫助過我的每一個人。
時間看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