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培訓(2 / 3)

是!柴福山立刻通知了一眾村幹部和何秀蘭,要他們立刻到村委會來。

聽說謝一回來了,大家很快就趕了過來,一些村民也圍攏過來想看看究竟怎麼回事,謝書記又是咋樣解決這難纏的問題的,畢竟公司也有他們的一份子啊。

等村委會的一眾幹部到齊的時候,柴福山也已經帶人開箱檢查完畢了,可是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居然沒檢查出什麼問題!

怎麼可能沒問題呢?我們和他們一直合作得好好的,他們不會無緣無故就退貨的!謝一嚴肅地說,再仔細檢查檢查!

可是等柴福山再回來的時候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沒檢查出什麼問題。

我看看!謝一看了看柴福山,立刻帶著一眾村幹部和何秀蘭到村委會大院一角剛修建的倉庫去了。

村委會大院本來隻有五間房子,既做辦公室也做農家書屋還做村民議事廳、廣播室、檔案室、學習室……真把空間利用到了極致!不過,也是不得已的法子,沒有錢把一切都束縛住了,隻能這樣湊合著。大家都笑著管村委會叫多功能四合院,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謝一來了以後多方爭取資金,把東西廂房和大門樓都蓋了起來,使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四合院,等公司成立以後又把東廂房騰出來做了倉庫。

倉庫裏什麼都有,柳條,做水缸的大塑料桶,顏料,產品展示櫃,大小包裝盒,當然還有一個個被退來的貨箱,有的打開了,有的根本原封未動。那些打開的貨箱裏一個個大小不一花花綠綠的紙盒子,有的也打開了,有的仍然紋絲未動,還是當初在這裏包裝後發貨前的樣子。

謝一拿起放在紙箱上的天鵝一眼就看出了毛病,質量太差了!不是過去那種粗細均勻、無疤無痕的柳條,而是有疙瘩、有凹痕、有黑點,雖然疙瘩和凹痕都不大或者說不明顯,可牽一發動全身,一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缺陷就把整個工藝品毀掉了,正如一顆老鼠屎壞掉一鍋美味的湯水一樣。何況根本不是一處兩處,而是許多處!更要命的是這是一隻白天鵝,整個工藝品用料都必須是純色的柳條才行,也就是說柳條的白色亮一些暗一些都行,但必須保證整齊劃一,而這隻白天鵝的顏色完全深淺不一,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胡拚亂湊雜亂無章不倫不類。事實上,一處兩處已經屬於敗筆,許多處星星點點集中在一起說是瑜不掩瑕都說輕了,根本就是良莠不齊千瘡百孔半零不落,當然慘不忍睹!

謝一轉手交給身邊的何秀蘭,讓她看看如何。

何秀蘭剛才隻顧看別的,看一件搖一次頭,再看一件再搖一次頭,聽見謝一叫她才轉過身來看她遞過來的白天鵝,馬上就叫起來,這咋能中啊?!

本來大家都沉浸在焦慮不安的氣氛中,整個倉庫都很安靜,偶爾打開紙箱和包裝發出的聲音讓這種安靜更加死寂。何秀蘭的叫聲一下把大家都吸引了過來。

大家隻看了一眼就搖頭歎息起來,這也太難看了啊!

謝一讓大家馬上到會議室開會,研究柳編工藝品質量的問題。到場的不光是一眾村幹部和技術員何秀蘭,還有一些股份比較大的股東也一起來了。謝一看小小的會議室根本坐不下這麼多人,隨即宣布會議在院子裏召開。

平常還不覺得什麼,此刻的村委會大院卻格外的小起來,黑壓壓的擠滿了人。這是因為聽到謝書記回來的消息許多村民都來了,加上那些等著交貨的客人人滿為患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了。

雖然會議不打算召開很長時間,還是設了主席台,上麵擺放著好幾個柳編工藝品——不用說也知道一定是從退回來的貨箱裏抽出來的。

謝一隨手拿起一個舉起來以便讓所有人都看得到,說,我們今天召開這個會就是要解決產品被退貨的問題!那麼,為什麼會被退貨呢?肯定是我們的產品出了問題。那麼,為什麼我們的產品會出現問題呢?肯定是我們的質量檢驗出了問題。那麼,我們的產品檢驗是怎樣出了問題的呢?請柴福山同誌談一下這個問題。

柴福山沒想到會讓他當著大夥兒的麵兒發言,那就等於把他的錯誤當場亮給大家夥兒看,這讓他的臉麵往哪兒擱啊?一時麵紅耳赤起來。

謝一看看他,又等了等,見他還是一言不發,就催促道,柴主任,快說說怎麼回事啊!

柴福山還是不吭聲。

謝一說,柴主任不說,那就我來替他說吧。咱們這裏不是有老話說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嗎?也說要想公道打個顛倒,事情放在任何人身上都要受得了才行啊。可我們呢?根本的問題就是把關不嚴,讓次品成了合格品。這,要是換成別人這樣忽悠我們,我們會認嗎?

台下有人不覺說道,當然不認!

謝一接口道,對啊!放在咱們身上咱們就不認,憑什麼放在別人身上別人就認呢?除非他是傻子!說到底,這是誠信的問題,是做人的問題!說到這裏,我想問一下柴主任,你當初收購這些產品的時候是怎麼想的呢?

柴福山早就滿頭大汗了,不過到了這個時候不說已經不行了,想了想,說,是這樣。我也知道那些產品的材料不好,可是我給他們的價格也低啊。我想他們辛辛苦苦的把柳編編出來也不容易,又不是他們故意以次充好,隻是材料不好,因此就……

那這些呢?謝一又拿起一個從外觀上看起來中規中矩的小胖豬揚起來,既是給柴福山看,也是給在場的所有人看。

誰也不知道謝一葫蘆裏賣的什麼藥,不禁一陣驚訝。

謝一說,這個小豬很可愛,是不是?看起來也很漂亮,可還是被退貨了。大家一定想知道為什麼,對嗎?我就把謎底揭開給大家看吧。這個小豬本身沒有問題,可是它不是按照跟客戶的要求製作完成的,尺寸大了一點。

啊,這也算毛病啊?在場的人大出意外,不禁一陣竊竊私語。

對的!這就像軸承的鋼珠,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以後大家再編織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要求做,要不然還會被退貨的。

大家不禁一陣發怵,不禁暗叫,我的媽吔,這也太嚴了吧?

這一件呢?謝一又舉起一個圓圓的盾牌問大家,誰知道毛病出在哪裏嗎?

這個好像沒啥毛病吧。柴福山偷偷看了看,怯怯地說。

柴主任說得對,這個盾牌確實沒毛病,可還是被退貨了。大家知道這又是為什麼嗎?謝一痛心地說,沒別的,就是次品太多,人家懶得挑選,就讓我們自己重新挑選,當然隻能退貨啊。鄉親們,商場就是商場,是來不得半點馬虎的。你糊弄他,她就糊弄你,到最後吃虧的還是我們自己!

大家都點了點頭。

那麼,這些次品我們該怎麼處理呢?謝一又問。

誰編的退給誰。半天沒發言的田明脫口而出道。

對對對,誰編的退給誰,合情合理,沒說的。這回不單是村幹部和股東們,就連前來送貨的客人也異口同聲地說。

謝一搖了搖頭。

謝書記?在場的人又是一個意外。

李樹全試探地問,謝書記,你的意思是……

一把火全都燒了!謝一堅定地說。

啥?燒了?那不是太可惜了嗎?拉到街上隨便也能換幾個錢啊。李樹全說,雖說柳條不值錢,可鄉親們沒日沒夜的編織也沒少辛苦啊,他們的勞動不能白費啊!

對對對!李主任說得對!不能燒啊!謝書記!在場的人不約而同地哀求,那聲音就十分壯闊。

不行,一定要燒!而且還要讓所有的工人都來看,我,還要親自點這把火!謝一宣誓一般地說。

於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那些被退回來的柳編一箱一箱地被打開,一個接一個地被扔在地上。起初的幾個似乎預感到就要大難臨頭一般,痛苦地翻了幾個滾兒,還沒來得及滾得更遠,就被後來的柳編壓在地上動彈不得了。再後來,那些被扔在上麵的柳編依然心有不甘,乘人不備一個骨碌翻滾下來遠遠地滾開了。可惜,還是被冷麵無情的鄉親們捉住了,重新被扔了回去。終於,村委會門前一座由柳編堆出的小山巍巍然地聳立起來了。它像即將被執行的死囚犯不停地顫抖著痛苦地呻吟著哀傷地扭動著。可是,時辰一到,它依然被澆上了嗆人的柴油,等待著最後一刻的到來。

謝一一直站在那裏,看著眼前的這一切。她身邊是趙金海已經準備好了的火把。

謝一看著一切就緒,才緩緩地看著在場的每一個人,劉趙氏、彭青鋒、李群傑、李坤書、李鐵錘、麥大友、姚桃花、何秀蘭、李樹全、柴福山、田明……

謝書記,要不就……趙金海一直都在注視謝一,他知道此刻謝一一定比誰心裏都難過,畢竟公司是她一手操辦起來的啊!

點火!謝一果決道。

趙金海猶豫了一下,還是在謝一的逼視下點燃了火把。雖然人很多卻沒有一個人發出一絲聲響,因而偌大的空間裏一片死寂,打火機打開的聲響十分響亮、刺耳,火把被點著嗶嗶啵啵的聲響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心驚肉跳的,火星很快變成火苗呼呼地響著,躥出老高的火焰把傍晚的村委會門前映照得一片通明。

謝一從趙金海手裏接過火把,一步一步地向柳編山走去。這段距離隻有十步遠的樣子,可謝一卻走了很久很久,而且每一步都那麼緩慢那麼沉重那麼疲倦,像是走過了萬水千山一般。終於,謝一還是走到了柳編山前。她停了一下。她慢慢舉起手中熊熊燃燒的火把,像舉起一麵旗幟一座大山一把斧子。謝一看了看手中的火把,毅然決然地把它扔了進去。

火把先是暗了下去,但很快就燃燒起來,好像對剛才被丟棄十分不滿,氣憤憤地發起瘋來,憋一肚子的火氣都在刹那間迸發出來,很快那些白天鵝、小胖豬、盾牌……都疼痛不堪地扭曲起來。然而身子掉井裏耳朵是掛不住的,沒過多久它們就化為灰燼再也分不出彼此了。

忽然人群裏一陣騷動,隻見前來送貨的客人紛紛將自己送來的貨物解下來,散開,再一起扔進了越燒越旺的大火裏。

你們這是幹什麼?謝一大聲問道。

我們的也是次品。他們一邊說著一邊不停地扔著。

我們還沒有檢驗,你們怎麼就認為是次品呢?謝一再次問道。

謝書記,我們對照了你講的次品的情況,我們的產品很多都合得上,就不用麻煩你們再檢驗了。雖然這次我們沒有賺到錢,但學到了深刻的經驗教訓,以後一定會受益的!謝謝謝書記給我們上了一堂最好的產品質量課啊!

這以後,柳編工藝品再沒出現過次品,自然再也沒有被退貨過。

就在大家以為從此就會順風順水的時候,新的問題又不期然而然地冒了出來。這次的問題出得既讓人想不到又有點並不意外——說讓人想不到是因為之前發生就過這樣的事,也已經解決了;說並不讓人意外是因為沒有徹底解決,拖了個小尾巴,沒想到就是這不起眼的小尾巴竟然作了大禍!

這個問題既是新問題也是老問題,說來說去就一點——原材料柳條。

柳條是柳樹的枝條,而柳樹在當地像楊樹、楝樹、椿樹、槐樹、楮樹、棗樹、桐樹、桑樹、榆樹一樣都是司空見慣的樹,地頭、河邊、路旁、誰家的院子裏總會有上幾棵。這幾種樹都很高大,除了楊樹和柳樹都能做蓋房子的大梁、房檁或者打家具的木材,後來有了剝皮的機器,楊樹成了最合適的木材,一夜之間脫胎換骨般地堪為大用起來,單單剩下個柳樹高不成低不就的。說柳樹高不成是因為不成材,低不就是因為它還有點用處——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既然吃飯就要切菜,切菜必用砧板,尤其當地的主食是麵食,蒸饃、擀麵條離開大麵積的案板就像是釣魚沒有竹竿、寫字沒有筆杆、撒魚沒有網一樣是根本不行的,而最適合做案板的就是柳木了。柳木木質細膩綿軟,而又十分普通,做案板自然非它莫屬。還有一樣,當地誰家有人去世必要柳樹枝做招魂幡,而人去世又是每天都可能發生的事情,所以沒有柳樹是萬萬不能的。如此以來,柳樹就是最常見的一種樹木了。因為太常見本來是沒誰稀罕的,可自從王菜園做起柳編工藝品就洛陽紙貴起來,同時,隨著訂單的不斷增多,柳條的用量也水漲船高起來,一時有些供不應求了。還有就是謝一不時地邀請省群藝館和其他的藝術品專家給柳編工藝品做指導、規劃、設計等等,柳編的市場不但在不斷擴大也在不斷向著高端化發展。這就要求必須有更穩定和更高質量的柳條才行。比如一個白天鵝,就可能有多種造型、多種尺寸規格,如果尺寸比較小,同一批的柳條輕輕鬆鬆就能完成,如果尺寸比較大,同一批的柳條就很難完成,如果有兩批柳條用在同一件作品上,就會產生柳條粗細不均、顏色不齊的弊病,而如果壓縮數量就很難大批量生產,影響效益。而柳條又是關鍵中的關鍵,非得到有效解決不可,否則長此以往,這個致命的缺陷就會越來越明顯,有可能嚴重影響企業的發展。

謝一發動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甚至還到處征集有用的辦法,結果也還是沒能解決這個當緊的問題。

這天,謝一到鄉裏開扶貧工作會的時候,欒明義看她一直走神,就問她是不是太累了。

沒有,我在為柳條的事發愁哩。謝一愁眉不展地說。

柳條?欒明義哈哈大笑,謝書記,你可太逗了,柳樹到處都是,柳條還不一樣到處都是,還用得著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