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調走(1 / 3)

_�x�天有春夏秋冬,人有喜怒哀樂,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情,也是年年歲歲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的事兒,沒什麼稀奇的。可是,當秋風再一次翻動王菜園的草草木木枝枝葉葉根根稍稍的時候,王菜園人簡直快要瘋了!因為他們得到一個猶如晴天霹靂一樣的消息——王菜園第一書記謝一謝書記兩年任期期滿,調回原單位省群藝館工作。

謝書記一手創辦的七彩陽光股份有限公司剛剛進入良好運行的軌道,還沒有好好享受就走了,怎麼能答應呢?

村民們都等著請謝書記到家吃頓飯,哪怕喝口水,謝書記還沒答應,怎麼能行呢?

空閑的時候謝一會教村裏的婦女們廣場舞,這可是個新鮮玩意兒。開始大家羞羞怯怯畏畏縮縮躲躲閃閃的誰也不敢跟著跳,可耐不住謝一一而再再而三的鼓動和那誘人的舞曲優美的舞姿,終於有人嚐試著跳起來。正當大家跳的上癮還沒學會的時候,謝書記就要調回去了,把大家撇得上不上下不下的,怎麼可以呢?

謝一沒事的時候就會擺弄她的照相機這裏拍拍,那裏照照,把大家稀罕得不得了。在過去,隻有特別高興的時候才會照相,還要穿上平常舍不得穿的衣裳,這裏看看,那裏捋捋,生怕哪裏有毛病照出相片來就會永遠有缺陷的。現在不同了,幾乎人人都有手機,隻是歲數大的是老年機,打打電話就好,歲數不那麼大的都是能隨手拍拍照照的智能機,沒啥大不了的。可謝書記不一樣,她不光拍張三李四周武鄭王男女老少,也拍花花草草雞鳴狗叫小橋流水,還拍起早貪黑任勞任怨你追我趕,總之一句話,根本沒有謝書記不拍的東西。等到報紙上雜誌上網絡上發表出來,甚至獲了獎的時候,大家才恍然大悟。可還是不明白,這有什麼用呢?謝一笑笑,不說話,還是我行我素地拍,拍,拍。後來終於有人明白過來,煞有介事地跟大家諞擺說這叫藝術,於是也跟著拍了起來。我們的攝影剛剛起步,還沒搞懂甲乙丙丁呢,謝書記就要調走了,這不把人吊起來了嗎?

滿地裏按照謝書記的指導剛種出來的葫蘆還沒找到銷路,人卻就要走了,那不是像過去的蔬菜、水果、藥材一樣,也要爛在地裏、壞在家裏、臭在街上了嗎?

事實上,這也是謝一擔心的。

其實,謝一的擔心從開春的時候就開始了。她找到唐曉芝反反複複地追問藝術葫蘆是不是有銷路,有多大的市場。唐曉芝告訴她,肯定有市場。現在的人不像過去窮得揭不開鍋,家家都有富裕,人人都有閑錢。俗話說吃喝玩樂,吃飽喝足,剩下的就是玩樂了。在玩樂這點上可謂花樣翻新,有人玩古董,有人玩玉器、銅器、金器、銀器、瑪瑙、象牙、琥珀、蜜蠟等,也有人玩石頭、木頭、核桃、橄欖核、繡品、菩提等,這些都是傳統的,隨著人們的興趣更廣泛,玩的東西也更加寬泛,近些年也有人玩葫蘆、竹器、金剛等。傳統的東西市場已經形成,成本會高,想擴大市場很難,但新生的東西因為大家還認識不足,肯定會有擴大的空間,至於有多大,需要慢慢培養的。

得到有市場的答複,讓謝一心裏好過了一些。事實上隻要有人肯賣,那東西就一定會有市場的,就拿這葫蘆來說吧,謝一自己不就買了三個嗎?當然,謝一要的市場不是像她這樣零零碎碎的,而是整塊整塊的,因為如果她發動起王菜園的村民種起葫蘆來,那就不是零敲碎打能夠解決得了,必須有集中的、大量的采購才行。

最讓謝一糾結的是村民們要不要種葫蘆。如果種的話,不等葫蘆收獲她的任期就滿了,到時候沒有了她這些老葫蘆怎麼辦呢?就算拿出去賣,當地的市場一時半會兒哪裏消化得了這麼多的葫蘆呢?如果不種,大好的機遇就白白地錯過去了,這該是叫人多麼痛心的事情啊!

謝一掂量了再掂量,最後還是決定發動大家把葫蘆種起來!她想好了,真到時候館裏要把她調回去,她可以申請留任,如果留任不成,也會是派館裏的其他人,那麼她就幫新的第一書記把葫蘆產業做起來。

有了柳編和柳條的經驗,沒人再懷疑謝一的話,因此她的消息一發出,就有村民跑來要買葫蘆種子,同時也買了許多模具。不過,更多的村民雖不反對,可也不敢輕易吐口。謝一很理解村民,沒再說什麼,她明白隻要讓先行的人做起來,一定會有人跟隨上來的,柳編、柳條不都是這樣搞起來的嗎?

現在眼看就要收獲了,謝一謝書記卻要調回去了。

這可不行!

絕對不行!!

萬萬不行!!!

謝一向群藝館打報告,希望能留下來,哪怕幫助村民把葫蘆搞起來就走呢?她不能扔下不管,要不然葫蘆可就像以前的蔬菜、水果、藥材一樣真成了爛攤子!村民吃虧、自己會被罵娘不說,更辜負了村民對自己的信任——對自己的信任其實就是對黨和上級的信任,那就一切都完了!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村民被坑了一次又一次,自己好不容易剛剛建立起的被信任轉眼就會被打得稀碎,她會後悔一輩子、痛苦一輩子、不甘心一輩子的!以前,謝一很不明白為什麼一旦領頭的出了問題,大家就會作鳥獸散,哪怕再找出一個繼任者也很難做下去,現在突然明白了。領頭人堅定的意誌、信仰和睿智的頭腦是全體跟隨者唯一信任的,是孕育光明的土壤,一旦失去這土壤,任何種子就再也無法生長了,自然不會再有以後的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謝一認真總結了這兩年來的工作經驗,發現她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走了一條最適合村民發家致富的路子。就拿柳編來說吧,無論是種植還是獲取材料來都具有先天的優勢,而且價格低廉,技術難度不大,風險很小,獲得的報酬和利潤卻非常可觀,加上適當的運作馬上就會風生水起。正是因為這樣,她才認準了葫蘆項目也一定會馬到成功的,因為葫蘆和柳編有許多類似的地方,或者說除了材料和成品不同外,其他都幾乎一模一樣,已經有了先前成熟的市場,捎帶著就把這項目做成了,實施起來也並不難。

謝一的報告還沒寫完,群藝館已經在征求她的意見了,是否願意連任。謝一當即就答應了。這雖然讓謝一十分滿意,卻也有點不明白,怎麼那麼合自己的心意呢?這也太巧了點吧?後來謝一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李樹全等一眾村幹部和許多群眾親自到群藝館去了一趟,強烈要求謝一留下來。群藝館知道這時候正是扶持村裏最關鍵的時節,可又不想讓謝一勉為其難,才向她發出征詢意見的,沒想到謝一正有此意,自然通過了。

王菜園的村民聽說謝記留下來了都歡呼雀躍起來,呼啦啦地湧到村委會把親愛的謝書記裏三層外三層地擁了起來。本來他們都想請親愛的謝書記到每一家每戶做客的,哪怕是最簡單的飯菜也好啊,可誰都知道謝書記從來不沾老百姓一分錢的便宜,要是躲不過去吃了或者接受了百姓送來的什麼東西,她都會按價付錢的,搞得大家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所以,今天大家改了一下主意,準備給親愛的謝書記演出一台他們自編自演的節目,看謝書記怎麼拒絕,怎麼付錢,嘿嘿嘿。

晚上八點,一台名為“謝一——俺們致富的帶頭人”的晚會熱熱鬧鬧地開演了。小品《小謝書記到俺村》、歌舞《親人》、舞蹈《俺村的第一書記》、《一把雨傘》、《跟著書記學本事》、《王菜園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這些節目雖然比不上群藝館裏的精彩絕倫,更比不上春晚的氣勢磅礴,卻充滿了泥土的芳香、莊稼的青氣、煙火的熾熱……

再看看那些登台表演的人更讓謝一感動了,田明登台了,何秀蘭登台了,會計趙金海和小學校長馬輝煌登台了,老書記彭青鋒登台了,李樹全、柴福山登台了,就連李群傑三兄弟都登台了……

最後,全體演職人員把親愛的謝書記請到了舞台的正中央,圍著她唱啊跳啊笑啊舞啊,直到很晚很晚……

這個夜晚,月亮醉了,星星醉了,連同樹木、莊稼、瓜果……全都醉了……

第二天,謝一特意到葫蘆園裏走了一遍,挨個兒查看葫蘆的情況。村民種的葫蘆有兩種,一種是專門用來吃菜的梨形葫蘆,一種是用來觀賞的8字形的葫蘆,可現在這兩種葫蘆都被用作了觀賞。梨形的葫蘆外觀不夠藝術,可被模具套上以後就不同了,一個個不得不按照模具的樣子生長、成形、固定。於是,一個個金剛葫蘆娃、豬八戒、沙僧、悟空、老壽星……就活靈活現地長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