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心理谘詢師,必須了解自己的工作對象,了解心理求詢者。這就是本章話題的中心。要想了解心理求詢者,就得了解人的心理,了解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因為,心理谘詢就是解決人的心理問題,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促進人的心理健康。我們這一節就先從心理健康的標準說起。
一、心理健康的意義
如果你隨便問問身邊的朋友:“請問,你健康嗎?”
我們會發現,不少人會把胸脯拍得山響:“健康!”因為,生活中那麼多人的確都身體健康,身板硬朗。
這樣說健康有什麼不對嗎?至少不全對。傳統的醫學模式隻考慮到人的生物屬性,這種生物醫學模式太陳舊了。近年來出現了“生物——心理——社會”這一新的醫學模式。這種醫學模式的觀點是,人必須處於自然、社會、生理、心理的平衡狀態中才是健康的。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做這樣的界定:“健康不僅僅是沒有軀體缺陷和疾病,而且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近年來,我國也有不少心理衛生專家一再倡導:在健康問題上,不應隻重視身體的健康,而應更重視心理的健康。2000年的10月10日,是第九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也是我國大規模開展精神衛生宣傳活動的第一年。當時,我們宣傳的主題就是“健康體魄十健康心理\\u003d美好人生”。照新的健康觀評判,一個健康人應該是軀體健康、心理健康並有社會適應能力的人。正是新的健康觀,讓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為什麼今天的人們對心理健康給予了更多關注?在一個電視節目中,我曾經麵對主持人這一發問。我說,自然是時代使然。一是現代生活的心理壓力讓人們有了關照心靈的需求;二是現代生活使人們溫飽之後有了關注心靈的可能。
心理健康的意義是巨大的。就個體方麵說,心理健康是成功之本,是幸福之源。因為從根本意義上來說,心理健康就是人在麵臨來自環境的挑戰時,能充分利用其心理機製的調節潛能,作出適應性的行為抉擇,從而享有成功人生。人生在世,麵臨境遇的挑戰將是不斷的。隻有心理上的強者,才能戰勝一切困難。事業越大,困難越多,越要有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作出良好的適應性行為抉擇,完成良好的適應性行動。就社會方麵說,心理健康是強國之本,富國之源,更有巨大的社會意義。因為社會是人群的結合體。隻有全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一切財富的創造才能有充分的人才心理的保證。
難怪現代格言如是說:心理健康,是人生一切幸福的源泉。
二、心理健康的標準
那麼,人的心理怎樣才算健康呢?
為此,心理學家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探討。雖然至今沒有形成一個公認的統一標準,卻也取得了一些共識。
有些專家以良好的社會適應為根據,提出心理健康應有的六項特征。
一是敬業。人是社會生活的主體,在社會生活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擔負著一定的社會職能。因此,人對待生活和事業的態度,必然成為社會適應的首要構成要素。隻有對待生活與工作兢兢業業認真負責的人,才能對社會生活有良好的適應。
二是樂群。人是社會化的動物,不能離群索居。妥善處理人際關係,具有樂於與人共事相處的樂群意識,才能立身處世。為此,樂群必然成為社會適應的構成要素。隻有具有樂群意識的人,才能對社會生活良好適應。
三是好學。人對社會生活的動態適應,必須依靠其內在的心理調節機製才能實現。人的心理調節機製,要通過不斷學習,不斷積累經驗,才能逐步建立並發展與完善。因此,好學是社會適應不可缺少的前提。隻有勤於和樂於和善於學習的人,才能跟上時代發展,對社會生活有良好的適應。
四是創新。人是人類曆史文明的締造者。曆史的洪流永遠向前,人類文明永不止步,創新是曆史的主流。尤其是在信息時代,社會的革新周期大大縮短,合作與競爭日益加強,隻有刻意求新,永不墨守的人,才能對曆史發展有良好的適應。
五是堅忍。人生道路總是艱難曲折的,任何事業都很難一帆風順的。隻有在困難麵前頑強拚搏堅忍不拔的人,才能事業有成,才能對社會生活有良好適應。
六是自製。人的需要和欲望是多種多樣的。人不能無欲,也不能禁欲。但人的欲望的滿足,必須受製於社會規範。人在現實生活當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誘因,並引起內心的衝突或動機鬥爭。人要依據社會規範的要求,來製止那些不正當的欲念。因此,自我克製能力是節製欲念適應社會所不可缺少的特性。
也有專家歸納了為多數人所認可的觀點,提出了較為具體的心理健康標準。
一是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終日,處於抑鬱或焦慮等心態,會引起消化係統功能的失調,甚至會導致病變,使人容易衰老。
二是充分了解自己。對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斷。如果勉強去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就會顯得力不從心,於身心健康大為不利。由於超負荷的工作,甚至會給健康帶來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