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心理谘詢的對象(1 / 2)

上麵,我們對人的心理健康以及心理不健康的表現有所了解。那麼,究竟哪些心理狀況的人是心理谘詢工作的對象呢?

生活中人們普遍有一種誤解,認為接受心理谘詢的人“有病”,甚至是有精神病。所以,常常有些本來需要心理谘詢的人,卻以“我沒病”回避了心理谘詢,而錯過了得到及時的心理幫助的機會。

接受心理谘詢的人真的是病人嗎?不是的,恰恰相反,如果用一句簡單通俗的話說,心理谘詢的主要對象不是病人,而是正常人。

我們每個正常人,在生活中都要麵對許多現實的問題,學業呀,工作呀,婚戀呀,家庭呀,人際交往呀,都期望有理想的選擇,順利地渡過人生的各個階段,獲得自身潛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追求高質量的生活。作為心理谘詢師,對這些都可以從心理學角度,提供相應的幫助。當然,正常人也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前來谘詢。但是,大多沒到心理異常或心理疾病的程度,他們都能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如上這些情況,都屬於我們說過的發展谘詢。

下麵這個案例,就屬於這種發展谘詢。這樣的心理谘詢根本與疾病無關。

求詢者:我遇到了兩個男孩——一個喜歡我的男孩和一個我喜歡的男孩。喜歡我的男孩先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是我接觸的第一個男孩。那是我在上學的時候。我們不是一個城市的人,畢業了我們就分在了各自的城市工作,這樣我們一兩個月才能見一次麵。但是,我們一直保持著聯係。工作之後,我們單位的一個男孩走進了我的生活,這是我生活中遇到的第二個男孩。我們工作在一個辦公室,可以說一見麵我們就很相投,以後談話越發感到投機,共同語言很多很多,我們的興趣也很相似。我現在的困惑是,第一個男孩對我非常的好,對我特別的愛,他所幹的一切全是為了我。如果我放棄他的話,從一般人的眼光看,似乎說不過去。而第二個男孩,我們在一起有共同的話題,我們有更多的心靈的相通,我們更能走到一起。麵對兩個男孩,我該怎樣作出選擇?

當心理問題影響到工作和生活,產生心理衝突難於自行排解,就比較嚴重甚至出現心理異常了。谘詢師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谘詢,科學地分析和疏導,幫助求詢者緩解情緒困擾和內心衝突,防止向病態發展。這種情況屬於健康谘詢。

請看下麵的案例。

求詢者:我高中畢業後在一個單位工作,今年22歲。10歲那年失去父親,媽媽帶我和兩個妹妹生活。也許是因為缺少父愛,讀高二時與一個同樣不幸的父母離異的男孩戀愛了,畢業後又同居了。我們的感情與日俱增。但我的母親一直反對,因為他沒有工作,沒有一個健全的家,擔心我會很苦。

後來,我單位的一個比我大10多歲的同事開始追我。本來我們很談得來,因為我很感動他為了弟弟上大學花了幾年的工資,對父母、弟妹百般嗬護,挺不容易,很是成熟,有點像當父母的人。別人給他介紹了一個女友,他並不喜歡。我有些同情他,並把他想象成大哥的模樣,特別是在煩惱的時候還喜歡跟他一起談心、散步、跳舞。一天晚上聽他說著他的故事的時候,我腦子裏曾劃過嫁給他,給他一份力量和溫暖的念頭。甚至覺得像他這樣不容易的人我為他犧牲點什麼都不在乎。當他向我表達愛意,說要娶我時,我驚呆了,抑製不住他這樣有一份穩定工作又有一套住房的人向我求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