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總結提示。這是第二個結束會話的方式。如果谘詢師發現這次會話應該結束,可以總結一下這次會話的主要內容。有時,這種總結可以引導求詢者完成。可以這樣向求詢者提問:“現在,請談談你對這次會話的看法,在這次會話中我們主要討論了什麼問題,我們找到了什麼辦法?”然後結束這次會話。如果必要,再約定下次會話的時間。
一是將來提示。這是一個體麵且委婉的方式。特別是在與求詢者已經確定了谘詢關係時,這種方法最為適合。可以這樣向求詢者說明:“很抱歉,這次時間已經到了,我們什麼時間再來?”“如果沒什麼意外的話,下次是否還是同一時間?”“我星期四、星期五有時間,你認為哪一天合適?”然後,便可以很熱情而自然地結束這次會話。
一是預報提示。在會話結束之前,如果求詢者仍有強烈的情緒,這樣的結束是不好的。谘詢師應幫助求詢者調整一下情緒。可以說:“我們還剩下10分鍾時間,就到了預定的結束時間了”。這樣讓求詢者事先有所準備,到時自然結束會話。
一是姿勢提示。這也是一個常用的結束會話的方式。在預定結束時間已到,但求詢者仍在侃侃而談時,谘詢師應通過一些姿式,讓對方意識到會話結束的時間已到。這些姿勢有,看一下自己的手表,看一下桌子上或牆上的鍾表,或靠在椅子上,收拾桌子上的紙張等,讓求詢者意識到時間已經到了。
一是記錄提示。有時也可以用總結記錄的方式結束會話。一般在會話的時候,隻要求詢者不反對,谘詢師往往要作一些記錄。在需要結束時,你可以低頭整理一下記錄,然後,對求詢者說:“好,我們這次先到這裏。”來結束這次會談。
一是作業提示。有時,谘詢師可以用布置作業的形式結束會話。心理谘詢的關鍵是自助。谘詢師需要指導求詢者,在兩次會話之間為自助付出一些行動。這就要布置作業。這一環節往往放在結束會話之前。布置作業之後可以請求詢者複述一下,然後說:“好,明確了回去要做的事情,這次先到這裏。”自然結束會話。
一是起立提示。起立的方式雖然不是太好,有時不得不用。當你用多種方法提示求詢者本次會話應結束時,對方仍無離開之意,你便可以起立,作出告別的姿勢,甚至可以走過去為求詢者開門,作出送客的姿勢,來結束會話。當然,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最後辦法,最好不用。
三、結束整個谘詢的技術
整個谘詢關係的結束,有很多不同情況。因此,需要我們區別對待。
首先一種情況是,達到谘詢目標後而結束谘詢關係。
這種情況比較好處理,做好如下幾項工作就可以了。一是把握好結束的時機。這需要與求詢者共同協商,來確定什麼時間結束谘詢關係。二是預防或減輕求詢者的分離焦慮。有些求詢者往往會形成對谘詢師依賴傾向,因而麵對結束谘詢關係產生焦慮情緒。為了防止這一點,要一開始就讓求詢者充分認識到,心理谘詢關鍵是自助自救,暫時的幫助之後,需要自己管理自己。整個谘詢過程中不代替求詢者作決定。加長鄰近結束前的前後會話的間隔時間,如由每周一次到每月一次,以便求詢者逐漸適應,不感到突然。三是搞好最後一次會話。一般來說,最後一次會話是輕鬆、愉快的和短暫的,做起來比較簡單。最後一次會話時,谘詢師恰當表達自己對求詢者的信心和期望,指出要繼續注意的問題,再次向求詢者承諾隨時準備為他服務。由於谘詢結果的評估應當包括遠期效果,有必要對求詢者進行隨訪。為便於獲得反饋信息,最後一次會見結束時,雙方可以彼此留下通訊地址和電話號碼,或預約好隨訪的時間與地點。這樣,也就結束了谘詢關係。
其次一種情況是,沒有達到谘詢目標而中止了谘詢關係。
谘詢關係的中止,有的是由於求詢者方麵的原因。因為求詢者方麵的原因,而中止谘詢關係的,大致有兩種表現。
一是不辭而別的主動中止。
心理谘詢實踐中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谘詢目標尚未達到,求詢者在一兩次之後不辭而別,自動終止了谘詢。在我國,目前這種情況更為突出。這種不辭而別,對求詢者來說,是表示自己不想繼續谘詢的一種便當的方法。但是,這種不辭而別,會給谘詢師留下許多未解的問題,也會讓一些初學者感失望,沮喪,甚至氣憤。生活中,如果是自己的朋友或同事失約,你可能會想“他怎麼這樣?我以後再也不理他了……”然而,一位有敬業精神的谘詢師不會這樣。職業責任和職業道德,要求谘詢師一切為求詢者著想,把求詢者看作一個有個性的人給予關心和接納,不論他的失約行為看起來多麼令人難以理解。因此,麵對這種情況,谘詢師不應盲目抱怨,認為求詢者已經失去谘詢的動機,認為自己已經無能為力,而應當設法搞清求詢者為什麼不再如約來訪。
求詢者不辭而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一是求詢者害怕繼續谘詢會觸及自己問題的要害或敏感之處,使自己感到難堪或難以承受;一是求詢者不信任或不喜歡谘詢師,比如,求詢者覺得谘詢師不理解自己,不可能給予自己所需要的幫助,或者對谘詢師產生消極的移情(關於移情請看後麵有關章節),但又不便公開說明;一是求詢者認為自己的問題不能解決,繼續下去也不管用;一是求詢者對心理谘詢要有一個過程這一點不很理解,谘詢之後感覺好轉了,就以為完全解決了,而放棄了繼續合作,就我國目前階段看,這種情況較多;一是谘詢的進度過快,求詢者心態的轉變跟不上;一是出現了新的困難使求詢者不能向谘詢師說明;一是求詢者沒有完成上次谘詢會話結束時布置的作業,或者感到某些要求難以達到;一是外界的幹擾,如周圍人的阻攔或對求詢者尋求谘詢幫助的非議;一是另外的一些意外情況或突發事件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