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接觸還有一個規律。當傾聽對方說話時,目光往往直接注視著對方的雙眼,而當自己在說話時,這種視線的接觸會少些。平時觀察就會發現,誰如果開始說話了,就會先把目光從對方身上移開,說話結束時,又會重新看著對方。為什麼許多人在說話時避免看著對方?主要是為了避免出現叉開話題的情況。如果在說話過程中注視一下對方,就表示在他說話停頓時,對方可以打斷他的話;如果他停頓了,但不看對方,這種信號表示:“我還沒有說完,我隻是在略作考慮。”谘詢師在傾聽的時候,應該觀察求詢者訴說停頓時目光是否注視自己,不能盲目打斷對方的話。谘詢師此時如果盲目插話或作出反應,可能會轉移求詢者敘述的主題,甚至會使一些重要的線索中斷。
如果聽話者對說話者掃視一下,那很可能是說:“我對你所說的不十分同意。”“我對你的話表示懷疑。”如果配上搖頭、皺眉等其它非語言行為,就更是如此了。如果谘詢師傾聽時這樣掃視對方而被發現,就可能影響到他的敘述。因此,傾聽中不要隨便掃視求詢者。
如果交談中,求詢者講完某段話某句話後把目光移開,可能表示:“我對自己所說的也不大有把握。”谘詢師應該敏銳地發現這一點。如果傾聽時看著對方,就含有這樣的意思:“我也是這個看法”或“我對你說的很感興趣。”因此,谘詢師在傾聽的時候,看著對方是很重要的。
再有,一般來說,對使自己感到愉悅的人,人們更願意注視。比起同性來,對異性的注視可能更多些。但作為谘詢師來說,對異性的注視應適度,不然有可能使求詢者感到有壓力。
一個是身段表情。
身段表情包括手勢和身體姿勢,可以傳達“是”“不是”“請坐”“歡迎”等非常豐富的信息。傾聽時,谘詢師支持性的手勢,常常可以表達你在注意,並鼓勵求詢者繼續說下去。谘詢師恰當的點頭,可以表達對求詢者訴說內容的讚同或表示聽明白了。谘詢師的上身前傾加上專注的神情,可以表達你對求詢者的關心與尊重,從而促使他繼續訴說下去。
一個是人際距離。
人際交往中兩個人空間上的距離,能反映出兩人關係的親密程度,也會影響到彼此的交流。交往中的人際距離分為:一是親密距離,從身體接觸到相距約0.5米,多見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或愛侶之間的交往時;二是私人距離,在0.5~1.2米之間,多見於朋友之間談話時;三是社交距離,從1.2~3.5米,見於隻有一般公共關係而沒有私人關係的個體之間,如上下級之間,醫生同病人之間;四是公共距離。3.5~7.5米左右,見於陌生人之間,如演說者同聽眾之間。我們已經知道,谘詢師與求詢者的距離一般保持在1.5米左右,屬於社交距離的範圍。人際距離又有個體差異。有人喜歡近些,有人喜歡遠些。我們經常看到,兩個人站在那裏談話,一段時間之後會離開了原地很遠。就是因為一個不斷向前湊一個不斷往後躲。因此,在谘詢會話中,谘詢師必須注意調控雙方的距離。有時候雙方距離應該遠一點的時候,太近了會讓求詢者感到壓力,難於訴說;有時候雙方距離該近一點的時候,太遠了也會影響交流。谘詢雙方的人際距離,應根據雙方的年齡、性別,以及谘詢策略的需要和谘詢階段等因素,在一定範圍內靈活而有分寸地把握。即使需要變動,近也不宜少於1米,遠也不能超出2.5米。
人際之間的非語言信息的影響是很大的,而在心理谘詢中,谘詢師又是谘詢關係的主導方麵。所以,有人這樣生動地概括:一位慌亂不安的谘詢師,通常會遇到一位焦慮不安的求詢者。這是很有道理的。許多初次來訪的求詢者本來就有些緊張,他們此時最需要一位平和而穩重的谘詢師。因此,谘詢師應該通過輕鬆自然和應付自如的行為,表現出你是一位合格的傾聽者。
為了更好地做一名傾聽者,谘詢師在非語言行為方麵有幾個注意之點。
一是敏感性。有經驗的谘詢師,既能很好地傳遞出非語言信息,也能很好地接收到求詢者的非語言信息。就是說,谘詢師需要有這方麵的敏感性,有這方麵的能力。一般說來,女性谘詢師這方麵往往要好一些,對求詢者的非語言線索更敏感。作為男性谘詢師,要多注意一些,打開所有的感覺通道,來增強對非語言線索的敏感性。
一是一致性。谘詢師非語言行為和語言信息,對谘詢過程有交互影響。二者如果一致,會提高谘詢效果。二者如果矛盾,會降低效果。比如,你對求詢者說,“我很想知道你對父母的感覺如何”,但你的身體不是麵對求詢者,並且兩隻胳膊交叉在胸前。這樣矛盾的信息就讓求詢者感到困惑,不知道你對他的話題究竟是否感興趣。這豈不降低了谘詢效果?
一是協調性。這是指谘詢師與求詢者之間非語言行為的協調程度。在谘詢會話中,能夠達到協調的非語言行為越多,谘詢效果就越好。尤其是開始階段,與求詢者的非語言行為保持協調更重要。比如,求詢者舒服地坐著,姿勢放鬆,並且兩腿交叉。谘詢師要相應地擺出同樣的姿勢。如果求詢者身體向後,谘詢師卻身體前傾;求詢者麵容悲戚,谘詢師卻麵帶微笑;求詢者語氣輕緩,谘詢師卻鏗鏘有力,這些都是明顯的不協調。這裏說的協調,不是說谘詢師模仿求詢者,而是說力求緊密結合,適當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