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通過谘詢會話中的麵對技術,這位求詢者才終於不再自我蒙蔽,而能夠正視自己的心態,化解了心理壓力,開始現實地麵對和處理自己的問題了。
二、麵對的內容
谘詢師需要引導求詢者麵對哪些情況呢?
首先是麵對矛盾或不一致,這可以叫作“矛盾麵對”。
需要引導求詢者麵對的矛盾,一般有幾種情況。
其一,語言與行為不一致。有的求詢者谘詢時的語言和谘詢外的行為不一致,谘詢師可以這樣引導麵對:“你說你喜歡體育活動,可你似乎從不參加體育活動……”有的求詢者在谘詢時的言行不一致,谘詢師可以這樣引導麵對:“你說當你和妻子分手時你很痛苦,可你在談論這件事時卻有點麵帶喜色……”
其二,理想與現實不一致。有的求詢者理想的自我與現實的自我不一致,谘詢師可以這樣引導麵對:“你說你應該是個受人歡迎和尊重的人,可實際上別人常常疏離你,甚至歧視你,是嗎?”有的求詢者理想的目標與現實的能力不一致,谘詢師可以這樣引導麵對:“你說你想當足球名星,可是以你的身體條件,有現實性嗎?”
其三,前言與後語不一致。有的求詢者前後敘述的事實有出入,谘詢師可以這樣引導麵對:“你上次說你有一門課不及格,可今天你怎麼說都及格了呢?”有的求詢者前後表達的情感有矛盾,谘詢師可以這樣引導麵對:“你剛才說,你很喜歡你的上司,現在你怎麼又罵起他來了?”
其四,雙方意見不一致。有時候,谘詢師對求詢者的評價與求詢者的自我評價不一樣,谘詢師可以這樣引導麵對:“你說自己是醜小鴨,可我覺得你是個挺漂亮的女孩呀!”有時候,雙方對谘詢關係的看法不一致,谘詢師可以這樣引導麵對:“你認為我們的談話中你表現的不好,可我覺得我們配合得很不錯,真的。”
下麵的案例中,谘詢師的對話就是利用了麵對技術,來引導求詢者正視自己身上的很多不一致。谘詢師這幾段話,分別揭示了求詢者身上的哪些不一致?相信讀者不難看出來。
求詢者:(顯得心煩、生氣的樣子)……我真的完全不是因為那些人而生氣……
谘詢師:可是你說話的樣子,使我感到你是在生他們的氣。
谘詢師:你說你是個不在乎朋友如何看自己的人,但你也說過同他們在一起時,你總是十分緊張,不是嗎?
谘詢師:最近兩次谘詢會話中,你多次說過要努力設法使自己好好配合,可是,你卻沒有按要求寫成功日記。
谘詢師:你認為你完全為你的行為負責,但是,我在聽你在責備你的同學。難道是他們造成你們關係緊張嗎?
由上麵的例子中可以看到,谘詢師引導求詢者麵對時,往往不需要“長篇大論”,而是一兩句話就足以促使求詢者深入思考,並達到領悟的目的。這是因為,人有一種強烈的傾向,傾向於保持自己的認知各成分間、認知與態度間、態度與信念間、思想與情感間,以及態度與行動間的和諧一致。如果出現不一致,人就會感到一種壓力,就要試圖尋求一致。谘詢師借助麵對技術,促使求詢者意識到自身存在的矛盾或不一致,由此而造成了壓力,這便會成為一種動力,激發求詢者積極進行自我調整,來減少或消除不一致,從而在求詢者身上就會發生積極的變化。
第二是麵對弱點或短處,這可以叫作“弱點麵對”。
雖然我們都承認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承認誰都有自己的弱點或短處,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過無視或否認自己弱點或短處的情況。我們戴上麵具偽裝自己,是為了保護自己,為了維護自尊,使自己少些壓力。這自有其心理自我防衛的意義,有時候是必要的。然而,如果一個人總是不能正視自身的弱點,總是試圖掩飾或否認,那麼,他就不可能消除弱點,發展自我。從心理谘詢的角度說,許多心理問題的發生以及沒有得到及時解決,往往與求詢者不能正視自己的弱點有關。因此,為了有效地幫助求詢者,谘詢師可以用“弱點麵對”的技術,來促使求詢者正視自己的弱點或短處,利用麵對的衝擊效應,從根本上化解求詢者問題的症結。一旦求詢者敢於麵對自身的弱點,這往往是谘詢將要獲得重大突破,求詢者將要發生積極變化的開始。
下麵就是一個弱點麵對的案例。
谘詢師:這兩次谘詢中,你已經談了好多有關你與同室同學間關係的事。我聽起來感覺好像都是因為他們而引發衝突。為此現在學校已經為你調換了宿舍。盡管如此,以後可能也難免衝突,因為你感到新室友也難相處。一般說,人際關係是互動的,是雙向的。但是,從我們開始谘詢會話以來,我似乎從來沒能聽到你談過你自己在這些衝突中有什麼責任,好像總是聽你說別的同學。是這樣嗎?
由於弱點麵對是讓人正視自己的弱點和短處,有時是相當令人難堪的。這是因為,一來,自身的弱點或短處是由谘詢師揭示出來的,而不是由求詢者自己發現或提出的。二來,掩飾或否認自己的弱點,常常是一種暫時性的自我保護手段,突然地剝奪這一手段,會使人手足無措,陷入焦慮、無助甚至恐慌之中。因此,谘詢師在引導求詢者麵對弱點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用溫和的語氣,以協商的提示性的方式,向求詢者揭示出來,以便於求詢者的接納。要避免用質問或責備的語氣。因為那會加劇求詢者的抵抗和焦慮反應。就是說,必須要為求詢者留下挽回“麵子”的餘地,留下改進自我的機會。如果求詢者拒絕接受讓他麵對的弱點,谘詢師不能強加於他。有時求詢者不能接受隻是暫時的,因為他需要時間進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