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谘詢師“看”的技術(1 / 2)

一、會話中的兩種信息

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求詢者走進谘詢室後,從包裏拿出一袋牛奶,這樣問谘詢師:“我今天沒有吃早飯,我可以在這裏吃點東西嗎?”谘詢師同意後,他就在谘詢室裏喝起牛奶來。隨後,還吃了幾片餅於。然後,他說:“好了,我們可以開始了。”

從這位求詢者吃東西的行為,你可以看出什麼信息嗎?這就是谘詢師需要的功夫了。現在,這位接待來訪的谘詢師仔細地觀察了這一切,理解了求詢者在谘詢室裏出現的行動背後的意義。原來,谘詢師曾經對這位求詢者交代過,這是谘詢師出差前的最後一次谘詢會話。求詢者不願谘詢師離他而去,並且不知怎樣把這種情緒用語言表達出來。谘詢師在對這一現象深入觀察的基礎上,對求詢者的行為傳達的信息有了理解,並且知道求詢者隨後將要說些什麼了。果然,求詢者在隨後的對話中幾乎重複性地表達對分離、孤獨、寂寞方麵的經曆,多是來自於他現實的人際關係和早年經曆中的生活場景。表麵上看起來,求詢者走進谘詢室的行為,與其後的表達內容沒有直接的關係,實際上,已經透露了密切相關的信息。

就是這樣,求詢者的行為總是傳達著某種信息。所以,谘詢師還要學會“看”,學會觀察。

心理谘詢的過程,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谘詢雙方的信息溝通過程。這種溝通有兩種基本方式:語言溝通方式和非語言溝通方式。前者是指利用口頭或書麵語言,來交換意見、傳達思想、表達感情的信息交流方式,後者是指通過麵部表情、目光、手勢、體態和人際距離等,來進行的信息交流的方式。

通常人們會認為,人際之間信息溝通的主要方式應該是語言溝通。然而,心理學的結論卻是,非語言溝通才是人際信息溝通的主要方式。研究結果表明,當兩個人麵對麵交流時,65%的信息是通過非語言方式傳遞的。有人甚至還指出,信息交流的總效果中的38%來自說話時的語氣,55%來自麵部表情,隻有7%來自所用的詞語。

自然,心理谘詢中雙方的信息交流也遵循這樣的規律。我們把谘詢過程叫作會話過程,其實這個過程中不單是會話,不單是語言的交流,還有語言之外的豐富的信息交流。這就是非語言溝通了。由此說來,谘詢師就不可忽視非語言溝通方式在心理谘詢中的重要作用,就不可忽視谘詢會話中“看”的技術。我們在前麵“聽”的技術一章中,已經談到過有關非語言方麵的問題。不過,那是從谘詢師方麵說的,談的是谘詢師為了更好地傾聽,在非語言方麵自身要注意的問題。這一章是從求詢者方麵說的,談的是谘詢師要從求詢者身上的非語言方麵,看出對谘詢有意義的信息。也就是說,麵對求詢者,谘詢師要能夠“察言觀色”,不僅“聽其言”,還要“觀其行”。因此,我們把這一章的內容叫作“看”的技術。

二、兩種信息的關係

谘詢會話中,求詢者的非語言行為比他的語言信息更能“泄露秘密”。被泄露的信息雖然不是有意識地發出的,卻更真實,更有用。可以說,非語言信息比語言信息,能更準確地反映求詢者的真實內心活動。因為,一般來說非語言行為比語言更自然。語言在說出之前得受到意識的選擇和檢查,而非語言行為卻不容易受到意識的這種控製,往往是不由自主地發生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