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看懂非語言信息的技術(3 / 3)

在谘詢會話中,空間距離的變化,如交談空間加大或減少,以及身體前傾或後移等,是谘詢師更要注意的信息。一般的規律是,空間距離的變化往往意味著會話進入了重要階段,或出現了轉折點,如話題的開始或結束,或轉到另一個不同的話題。由此谘詢師可以發現,求詢者什麼時候引出新話題,什麼時候結束舊話題,什麼時候通過改變主題來回避某個話題等。

再有,空間距離在家庭治療中有特殊的意義。在谘詢室裏,來訪的家庭成員之間的距離如何?誰挨著誰坐?誰離谘詢師最近?從中,谘詢師可以看出有關家庭關係、各自角色、問題性質等方麵的信息。

再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是身體接觸。求詢者對於來自谘詢師的主動身體接觸,感覺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一般說來,對少年兒童,或者對同性,身體接觸的影響都是積極的。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比如在異性之間,谘詢中的身體接觸會帶來消極的影響。谘詢師必須注意。

三、如何處理求詢者的非言語行為

麵對求詢者的非語言行為,谘詢師怎樣作出反應,在心理谘詢中是非常重要的。對求詢者非語言行為,谘詢師應該進行怎樣的處理?

一是弄清混淆的信息。

谘詢師觀察求詢者時,要注意求詢者的語言與非語言行為是否有混淆的信息。比如,一個求詢者說,“我真的(停頓)對這種關係感覺很好。以前我從來沒有過(停頓)這種體驗”,同時眼望下麵,斜靠著身子,沒有任何好感覺的樣子。其中語言和非語言行為之間的矛盾很明顯。谘詢師有至少三種選擇去處理:第一種是用心記住求詢者所說和所做的不一致,第二種是向求詢者描述出這種差異,如,“你說對這種關係感覺很好,但說話的時候卻低著頭,並且似乎很猶豫”。第三種是問求詢者,“我注意到你在講述時有停頓並且眼望別處。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樣就可以弄清問題所在。

二是探明沉默的含義。

沉默並不意味著什麼都沒有發生。而且,往往是“此時無聲勝有聲”。谘詢師要通過用心體察沉默,向求詢者描述沉默,向求詢者詢問沉默的含義,借以理解求詢者沉默的含義。

三是改變會話的內容。

有時候,繼續同一個話題已經沒有意義,或者,求詢者傳遞的信息太多且雜亂無章,就需要改變會話的內容。此時,谘詢師可以通過關注非語言行為,把求詢者的注意力轉移過來。比如,可以說,“到目前為止,我們的談話隻是敘述了你兄弟的去世以及你與父母的關係。現在我想請你注意一下:你談話時你的手做了些什麼嗎?”

四是對改變作出反應。

對求詢者來說,非語言行為可能是心理變化的指標。比如,在谘詢之初,求詢者可能是兩臂在胸前交叉,後來,變得較為放鬆,兩臂展開,說話時還做手勢。在谘詢的開始階段,求詢者會臉紅,出汗,在討論某個話題時表現出過多的身體動作,到後來,這些非語言行為消失,代之以更舒適放鬆的姿勢。這都說明求詢者的心理出現了積極的變化。谘詢師需要適時地作出反應。如果立即反應有助於增加理解和會話的繼續,就立即反應;如果立即反應恰好幹擾了求詢者的思路,就應換一個時機。對求詢者非語言行為做立刻反應時,使用描述性語言比評價性語言更好。比如,描述句“你是否注意到你說話時,你的臉和脖子變紅了?”要比“你的臉為什麼紅了?”之類的評論句好。

五是抓住不一致的表現。

一般情況下,一個人的非語言行為傳達的信息,應該和語言表達的意義是一致的。比如,當求詢者說,聽了谘詢師的話後,心裏踏實多了時,他的一係列緊張動作應有所鬆弛。再如,一個求詢者表示困惑時,同時斜著眼,皺著眉,這是一致的;而一個求詢者一麵說“自從找你谘詢以來,我對事情的解決方式感到很滿意”,一麵眼光直視,身體放鬆,麵帶微笑,這也是一致的。如果求詢者的語言信息與非語言信息出現了不一致,谘詢師應如何看待?語言信息和非語言信息的不一致,在求詢者身上有時也會出現。比如,求詢者說他多麼熱愛他的集體,與此同時卻下意識地搖搖頭,嘴角湧起一絲嘲笑,從而否定了他自己的話。再如,一個母親訴說她的兒子是如何不聽話,打架,盡給自己添麻煩,然而她的臉上一直帶著一種欣賞般的微笑。對於這種不一致,谘詢師需要弄清:為什麼會出現不一致?求詢者的真實意圖是什麼?是有意識的隱藏,還是無意識的?抓住這種不一致,有時會發現心理問題的根源。

下麵是一個很有啟發的案例。

一位被醫院診斷為神經衰弱的女求詢者,對谘詢師訴說自己總是入睡困難,總感到心神不定,怕這怕那,其實並沒有什麼危險。當了解她的人際關係圈時,她談到了她的男朋友,談到她對男朋友是如何愛慕和傾心,而男朋友也非常喜歡疼愛她。講到他們不久以後將結婚,她還說男朋友已在聯係出國,等等。她敘述時,臉上常帶著激動的神情,不時露出笑容。然而,細心的谘詢師卻發現有幾次她的眉頭緊皺了一下,尤其是談到男朋友對她怎麼好時。當她談到不久以後就要結婚時,眉頭快速地抖動了幾下。這一不協調引起了谘詢師的重視,覺得這皺眉背後可能有什麼文章。

谘詢師仔細詢問了她與男朋友各自的情況,又了解了她的家庭背景,事情才逐漸開始明朗起來。原來,她從小就和母親相依為命,因為在她6歲的時候,她父親和另外一個女人去了國外。她母親從小就給她灌輸了一些男人不可信不可靠的思想。當她認識男友不久後,兩人進入了熱戀階段。可是,就在他們開始考慮結婚事宜時,她開始失眠,開始感到不安,她也說不清為什麼。之後這情況越演越烈,等到她男朋友開始聯係出國,並且頗有進展時,她的一係列症狀就表現得非常明顯。

我們可以看到,求詢者的症結就在於她怕自己被男朋友拋棄,就如同當年她母親被父親拋棄那樣。然而,內心又不願這樣承認這一點,因為她不願相信男友會不愛她的,可又無法擺脫男子不可信的陰影,擔心自己被拋棄。正是這種內心尖銳的矛盾和衝突,導致了她的失眠,不安,緊張和害怕。她的症狀是內心衝突的外在表現。經逐步分析引導,求詢者領悟到了問題的實質,並清楚了自己之所以會害怕被男友拋棄,根源在父母一事以及母親長期灌輸的思想上,而不是事實上存在這樣的危險。找到根源後,求詢者如釋重負,很快就得到了調整。

在上麵的案例中,求詢者的語言,表達了她願意麵對的希望出現的可接受的內容,而她的非語言行為,則暴露了她想回避的不希望出現的不願接受的內容。正是谘詢師抓住了這種不一致,才抓住了解決問題的關鍵。看來,谘詢師應善於發現並找出這種不一致,來抓住問題的實質,真正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