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討論“推”的技術,既然是推動求詢者自我改進,自然最後要見行動。怎樣推動求詢者拿出行動實現目標,就是我們最後要關注的問題了。
一、自我改進的衰退曲線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製定了一個計劃,而且這些計劃對我們很有現實性,我們帶著很大的熱情開始了實現計劃的行動,但是不久,我們便感到開始看上去很容易的事,現在好像十分難辦。於是,熱情減退,難以為繼。等我們恢複過來,重新振奮了精神繼續努力行動的時候,不久卻又重蹈覆轍,再次感到困難。於是,最後終於打了退堂鼓。並且還為自己不去實現這些目標,找了這樣或那樣的一大堆理由。
在心理谘詢中,更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有了明確具體的改進目標後,求詢者最初會表現出自我改進的積極性,很快地行動起來。但是,往往不久積極性就降低了,甚至沒有了最初的熱情,正所謂“三分鍾熱度”。隨著自我改進熱情的衰退,以至最終偃旗息鼓。比如,一對想要改進婚姻關係的夫婦,最終也許會這樣對自己說:“沒想到,改變我們之間的溝通方式會有這麼難,這事值得我們這麼化力氣嗎?”他們的動力正在衰退。有人研究發現這是一個規律,把這個規律用一個曲線表示出來了,叫作“衰退曲線”。
這種衰退曲線是谘詢過程中常有的事。因此,谘詢師要幫助求詢者妥善地去對付它,推動求詢者為自我改進付諸積極而持久的行動。
在求詢者明確了自我改進的具體目標後,谘詢師可以這樣來激勵求詢者自我挑戰:現在明確了要達到的目標。那麼,為了提高你實現目標的可能性,你需要做些什麼?比如,一個求詢者在谘詢師這樣提問後,做了一番思考說道:“以前,我的朋友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他們說我正做著的事不好,我就會放棄。一切都屈從別人,屈從社會壓力。今後,我不能總是向社會壓力讓步,我得采取一些行動。我想這將是對我最大的一個挑戰。”然後,他繼續弄清楚為了向這種習慣挑戰,他必須要做些什麼。
隨後,谘詢師應該竭盡全力幫助求詢者克服三分鍾熱度,避免行動因為衰退現象而導致最終的偃旗息鼓。應該讓求詢者知道,行動方案執行中難免過失或者反複,但不必因而擔心自我改進失敗。比如,一位求詢者很想改變在他人心目中愛生氣的印象。在作出很多努力後,他在改進自己方麵已取得很大的進展。雖然他偶爾還會生氣,但這並不意味自我改變的失敗。
我們的一切努力,就是盡量幫助求詢者克服熱情衰退現象,堅持實現目標的行動,獲得自我改進的成功。
二、推動求詢者自我改進的技術
谘詢師怎樣推動求詢者堅持自我改進的行動,最終走向成功呢?
一是幫助求詢者準備應變計劃。
我們在製定計劃的時候,盡管設計的目標考慮得非常周到,仍然會有一些意外情況發生。現實生活的情形是這樣,在心理谘詢自我改進行動中也是這樣。所以,自我改進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一些策略,常常不得不加以調整甚至改變。所以,谘詢師要幫助求詢者事先準備好應變計劃,以便對情況的變化有備無患。對那些為了達到關鍵的目標,而選擇了高風險方案的求詢者而言,更需要應變計劃。
在選擇了備用應變計劃的同時,意味著求詢者也將擔負起更多的責任。如果他們看到某個計劃沒有起作用,那時,他們就得考慮是否要嚐試應變計劃。當然,備用計劃不必搞得很複雜,以簡便易行為好。
二是幫助求詢者對行動的阻力和助力有心理準備。
幫助求詢者明確自我改進的目標的同時,應該幫助他們看到,實現目標有什麼阻力,什麼是實現目標的助力,對此有充分的心理準備。阻力是達到目標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助力是促進目標實現的有利因素。不論阻力,還是助力,都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品、場所和環境,還可以是人內心的精神力量。它們可以來自求詢者自身,也可以來自他人或周圍的生活環境。比如,一位求詢者的目標是改進婚姻關係,他就會遇到來自自身心態,周圍人的態度,以及物質上的一些條件的影響。自己的一個念頭,別人的一句話,就可能減把勁兒,成為阻力,也可能加把勁兒,成為助力。因此,谘詢師應該引導求詢者對此做好心理準備。
可以借助下列步驟來幫助求詢者,看清自己行動中的阻力和助力:第一步,幫助求詢者列出有可能導致他們放棄某一行動方案的阻力。第二步,幫助求詢者列出有助於他們堅持行動的助力。第三步,讓求詢者在表上把那些看起來對於實現行動計劃最為關鍵的助力和阻力劃上杠。第四步,幫助求詢者找到減少顯著阻力和增強顯著助力的方法。
當然,在實際情況下,不必機械的搬用這一過程,能夠靈活機動地幫助求詢者看清自己行動中的阻力和助力,以便有所心理準備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