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阻抗的處理技術(2 / 3)

以上簡述了阻抗在心理谘詢會話過程中的表現形式。無論哪一種阻抗形式,都是求詢者心理防禦的表現。因而,對心理谘詢的進展都起著潛在的深刻影響。所以,我們應當對阻抗的性質與表現形式有所認識,及時地發現阻抗在心理谘詢中的表現,並妥善處理,是建立良好的谘詢關係,強化求詢者自我暴露與自我改進的關鍵。事實上,在很多情況下,對於阻抗的認識往往是心理谘詢突破的開端。

二、阻抗的原因

為什麼心理谘詢中會產生阻抗現象?我們先從求詢者方麵分析。

第一個原因,阻抗來自成長中的痛苦。

求詢者多數在谘詢過程中都會產生某種變化。成長中的變化總要付出代價,總會伴隨著消除舊有的行為習慣,建立新的行為習慣的痛苦。求詢者初來心理谘詢時,常常會這樣問:有沒有什麼藥物能給我開點?這些求詢者希望有一劑靈丹妙藥,能使自己的心理問題的解決立杆見影,而自己不用作出任何努力就可以“大功告成”。在這種心理支配之下,由於對成長所帶來的痛苦沒有心理準備,往往容易產生阻力。這時,求詢者會希望放慢或停止自我改進的步伐。如果真的這樣做了,對谘詢進展是極不利的。因此,在谘詢過程中,谘詢師要使求詢者明確認識到,沒有什麼靈丹妙藥能使他們毫不費力地發生奇跡式的變化,要為成長準備付出努力。

這種由於成長的痛苦造成的阻抗,有哪些具體情況呢?

一是麵對開始新行為的痛苦。

在谘詢中,求詢者需重新考察自己基本的信念和價值觀。很多求詢者前來谘詢時,沒有認識到其心理問題源於其信念與價值觀。另外,改變一個人多年形成的信念與價值觀也很不易,不僅需要谘詢師的努力,求詢者自身的努力更重要。這需要一種深刻的反省。麵對自己過去相信的東西的瓦解,是痛苦的,而建立新的信念和價值觀,也是很艱難的過程。

求詢者可能需要轉變成一個獨立自主的人。有些求詢者對家人和其他人過分依賴,總是尋求他人對自己的承認和接納,尋求他人的建議和忠告。他們總是聽憑別人安排自己的生活中的事情,而自己沒有應有的主見。他們訴說別人讓他們做這做那。他們非常想改變自己,而當自己獨立向前邁步時,又會感到非常緊張和焦慮。比如,一個麵對生活壓力逃避到疑病症裏而不去上班的年輕人,盡管領會了自己問題的實質,並且在谘詢師的協助下,製定了開始麵對現實生活的行動計劃,仍然沒有順利地堅持下去。直到問題嚴重了,再次來谘詢,才有所改變。

求詢者可能需要承認自己在欺騙自己。有些求詢者可能非常願意相信自己對自己編排的那些話,盡管事實並非如此,他們卻相信自己就是那樣想那樣做的。比如,一個婦女說她很愛她的丈夫,但在谘詢過程中,卻發現她對他的情感和行為是很矛盾的。這種發現可能會使她感到痛苦和內疚,而且,這痛苦還來自她需要在領悟的基礎上對此做出改變。

二是麵對結束或消除舊行為的痛苦。

求詢者可能必須停止那些他很喜歡的行為。比如,不再酗酒賭博,不再無所事事等。因為這些舊有行為經年累月,可能還曾給他們帶來過某些好處,所以,要抑製這些行為必然要帶來的痛苦。這些痛苦常使求詢者望而怯步。

求詢者可能需要不再裝假。有些求詢者在谘詢過程中把自己的行為與情感過分誇大,以博得谘詢師的好感或同情。他們自稱很勇敢,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他們自稱與他人有良好的關係,實際這種情況很少在他們身上出現;他們聲稱他們有多麼高興和幸福,事實上是一種過分的渲染。他們也可能把自己的痛苦誇大了,言過其實地訴說他們的不幸,他們的抑鬱和無望。谘詢過程要使他們不再“演戲”,改變這種引人注意的行為方式,這也是很困難的事情。

求詢者可能需要麵對一種痛苦的抉擇。有些情況下,求詢者與他人發生了非常不利的關係,結束某種關係,雖可以解決當前的重要問題,但也意味著失去許多可能得到的東西。但不結束這種關係,發展下去情況可能更糟。此時,求詢者就麵臨著一種艱難的抉擇。比如,在求詢者與其異性朋友之間的關係上,就可能遇到此類問題。此時,求詢者內心激烈的矛盾衝突是可想而知的。

即使是心理上最堅強的人,改變舊行為建立新行為的過程,也會給他帶來心理上的衝突和焦慮。而對於某些本來心理就不易平衡的人來說,這一過程的痛苦程度會更嚴重。盡管如此,向前邁進的步伐絕不能停止。谘詢師在這一點上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向後倒退一步,以後往往要再付出十倍的辛苦。

第二個原因,阻抗來自功能性的行為失調。

所謂功能性的行為失調,是指失調的行為最初是偶然發生的,但因此得到了某種好處,滿足了某種需要,就是說這種行為有了某種功能,從而使這種行為發生的次數增加,以致逐漸固定下來。比如,退縮行為或戀物行為就是這種情況。求詢者既為失調的行為感到焦慮而想得到幫助,又留戀因此得到的好處,求助的積極性並不很高。這種情況對谘詢的阻礙極大。這就需要谘詢師努力使求詢者相信,改變失調的行為可以使焦慮降低,同時設法使求詢者能以恰當方式來滿足有關的需要,才可幫助求詢者克服阻力,改變舊行為。

這種由於功能性行為失調造成的阻抗,具體說來有哪些情況呢?

阻抗的產生,源於失調的行為滿足了某些心理需求,使求詢者從中獲益。比如,一位婦女平時得不到丈夫必要的關心和體貼,偶然的一次生病,丈夫變得關心體貼她了。但是,妻子病好之後丈夫故態複萌,使她很傷心。以後又有幾次類似的經曆。於是,她感到疲乏無力的情況漸漸地多起來,進而這種情況在無意之中鞏固下來。她自己也感到痛苦,但谘詢過程中卻又表現被動,在關鍵時期又退縮回去。阻力在哪裏呢?就在於她怕這種行為改變之後,又得不到丈夫的關心和體貼了。因而,她就以鬧病為代價,換來丈夫的關心。另有一大學生,為自己的神經症症狀感到苦惱,但谘詢時卻與谘詢師兜圈子,總強調自己的痛苦,回避實質性問題。其原因是他的症狀一旦去除,就必須麵對學習上的競爭,而他自感無力在競爭中取勝,有病可使他逃避這一現實。他內心這樣進行自我心理防衛:不是我不如別人,而是我現在有病,我要是沒有病,肯定不比任何人差。

阻抗的產生,源於求詢者企圖以失調的行為,來掩蓋更深一層的心理矛盾和衝突。比如,有些被人稱之為“酒鬼”的人,他們酗酒隻是表麵的行為問題,實質是為了有意無意地掩蓋其解脫不了的心理矛盾:工作上的失敗,婚姻中的不幸,對以往行為的內疚,等等。如果谘詢僅從表麵問題入手,沒有觸及根本的問題,谘詢必然會遭到某種程的抗拒。

對上麵談到的由功能性行為失調所引起的阻抗現象,谘詢師應有足夠的認識。在消除舊有的不適應行為時,一定要幫助求詢者以新的行為取而代之。同時,對由阻抗所暴露出的深層心理問題,必須采取相應的對策。

第三個原因,阻抗來自對抗谘詢或谘詢師的心理動機。

不要以為求詢者都是為了改變自己來尋求幫助的。求詢者往往是懷著不同動機來進行心理谘詢的。其中,有些求詢者可能就會帶有抗拒谘詢或對抗谘詢師的動機。

這種由於谘詢動機造成的阻抗,具體說來有哪些情況呢?

阻抗來自求詢者隻是想得到谘詢師讚同的動機。有些求詢者在走進谘詢室前,對自己前來求助的事情就已經隱約有了某種傾向。比如,已經要與男友分手,已經要和某人結婚,已經要去做人工流產,已經要休學,已經要辭職,等等,他們來谘詢的目的,隻是來尋求專家對其決定的肯定。但他們對自己內心深處的這些想法,又沒有清楚地意識。所以,當谘詢師與他們一起討論他們所要決定的問題時,特別是幫助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其它可能性時,他們就會表現出不耐煩或不感興趣。比如,他們會說:“您說的這一點很重要,我得回去認真考慮一下。”但下次來訪時卻又說:“我這一星期太忙了,根本沒功夫去好好想一想這個問題。”還有的求詢者前來心理谘詢,目的並非為了改變自己或解決已有的問題,而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而別人應該受到批評或懲罰,他們覺得一切問題都應該由別人負責。這時候,他們把谘詢室當成了法庭,把谘詢師當成了法官。這種情況下,如果谘詢師直接涉及到求詢者本人的責任問題,他往往很難心平氣和地接受。於是,就出現了阻抗。

阻抗來自求詢者想證實自己與眾不同或谘詢師對自己也無能為力的動機。有些求詢者前來谘詢,隻是想證實自己或自己的問題是多麼地與眾不同,或者由於反複求醫,有些醫生或谘詢師認為他是“沒治了”,由此產生了不想再做任何嚐試改變的動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谘詢師從各種角度進行分析和提出建議,他們就會說,這對別人或許是有用的,對自己卻不行,或者說,這個道理自己也知道,說了也沒用,等等。還有這樣的求詢者,他們前來求助僅僅是為了證實他們自己的“價值”。目的不是為了改變自己,而是為了反駁谘詢師,從中獲得某種滿足。對於這種求詢者的問題,谘詢師常常會花費很多心思也難於見效。必要的時候就需要轉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