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是回顧前次通話。
有時候,求詢者已經不是第一次撥通心理谘詢電話了。如果谘詢師意識到這一點,就要和求詢者一起來回顧一下前一次通話的內容。一來,求詢者的問題可能前後相連,本來就是一個問題。如果這次通話內容是上次問題的繼續,那麼,不管上次溝通情況而盲目的重新開始,是低效的。應該先後聯係起來,才能更有效地進行谘詢服務。二來,即使求詢者這次通話談的是新問題,前一次通話的內容也會提供一定的心理背景。比如,一個年輕人第一次進行電話谘詢是為了一個人際障礙,谘詢師就具體的人際交往策略與他進行了溝通,年輕人表示問題解決了。可是,隨後第二次,第三次打進電話來,又有了新的人際障礙。經過詳細的溝通,前後聯係起來,谘詢師發現年輕人的問題,不單是人際交往策略問題了,人際障礙的背後是人格特征問題——年輕人具有明顯地依賴型人格特征。由於過度依賴他人,而導致了人際關係的障礙。
第五是運用聲音效果。
在佛教中有當頭棒喝的說法。說的是禪宗祖師接待學禪的徒弟,為了促使其開悟,有時會當頭一棒或大喝一聲,使之豁然開悟。後用來比喻具有警醒作用的話語促使人醒悟。心理谘詢借用來叫作“棒喝療法”。這種方法大多用於認知領悟的過程。電話谘詢中,就可以適當使用這種方法。就是說,谘詢師可以恰當適時地改變或增強語調,通過聲音效果來促進求詢者的領悟。請看下麵的案例。
這個求詢者是一個女孩。她在電話谘詢中反複訴說著自己的痛苦,訴說著父親對自己的不理解,陷於非常明顯的情緒化心態中,甚至痛哭流涕。當谘詢師提問:你今天訴說的故事曾經和父親溝通過嗎?女孩依然順著自己的情緒抽噎地說:想讓他理解我,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麵對這種情況,谘詢師一反剛才的輕聲細語,大聲地有力地一字一頓地說:一切——都是——可能的,需要的——是——嚐試!女孩突然止住了哭聲,電話那端靜了下來。隨後谘詢師緊接著語調急促幾乎一口氣說下去:在你沒有作任何嚐試的情況下,憑什麼說不可能?你訴說了那麼多,可都是藏在你自己心中的故事,明明是你對父親封閉了自己的心,怎樣讓父親理解你?心靈的理解需要相互的溝通。首先需要敞開自己的心,父親才會理解你。難道你不願意嚐試嗎?從電話裏聽出女孩的心沉靜下來:您是說嚐試溝通父親會理解我的,願意,當然願意嚐試。您的話好像讓我突然醒悟了什麼。
這就是所謂“當頭棒喝”的作用。當然,絕不等於谘詢師可以亂發脾氣,而要抓住能夠促其猛醒的關鍵時機。
最後是恰當結束通話。
怎樣結束一次谘詢通話,是個很重要的問題。由於電話谘詢的特點,求詢者往往難於再次通話。所以,每次結束通話的時候,谘詢師都應該當作最後一次通話,對求詢者自助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作詳盡的說明,並給予恰當的鼓勵。必要的情況,也要說明如果需要希望什麼時間再撥通電話。有時候,有些求詢者即使問題基本解決了,也不願放下電話。麵對這種情況,谘詢師不宜生硬地結束通話,又不能和求詢者閑聊,而需要誠懇地說明,心理谘詢通話是有目標的,在目標達到之後,應該結束通話,從而讓求詢者主動結束通話。
二、電話谘詢注意的問題
一是要善於覺察表麵現象背後的問題實質。
常常有這樣的情況,求詢者出於種種顧慮,開始通話的時候常常避重就輕,把一些表麵的問題放在前麵,轉彎抹角,最後才涉及到實質性的問題。雖然求詢者往往並非故意的,但是,也好像給谘詢師設置了一個“圈套”。而電話谘詢又缺少其它信息的參照。在這樣的情況下,谘詢師很容易被假象所蒙蔽,就求詢者開始訴說的內容提供分析和解釋,而掉進求詢者的“圈套”。其結果是,這樣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可能妨礙了求詢者的深入交流,甚至讓求詢者對你失去信心。比如,有些青少年求詢者打進電話,常常是先談一個學習方麵的困擾,當谘詢師解釋分析之後,又來了一個人際的問題,甚至連續幾個問題後,最後才提到一個涉及兩性關係的問題。再如,一名男青年撥通電話,就開始訴說自己總是莫名其妙地心情不好,總是莫名其妙地鬱悶,做什麼都不能專心投入,不得安寧的樣子。後來,經過溝通打消了顧慮,他才談到了自己具有同性戀傾向。
因此,在電話谘詢中,谘詢師不要急於解釋和分析,應該有一種敏銳的洞察能力,能夠敏銳地發現求詢者表麵現象背後存在問題,從而進行深入地溝通。
下麵的案例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求詢者:請問這裏是心理谘詢專線嗎
谘詢師:是的,很高興我們通話。
求詢者:我想請教一個問題,怎樣可以讓自己有一個好心情?
谘詢師:你的心情怎樣不好?
求詢者:我最近就是心情特別不好,就像有了一場大病似的。
谘詢師:你是說心情很糟糕?可以談談具體情況嗎?
求詢者:不論是在單位裏,還是在家裏,都心情不好。在單位和同事沒好臉色,在家裏和妹妹吵架……
谘詢師:心情不好總會有點緣由。是不是最近遇到了什麼生活的難題,談出來才能提供更好地幫助?
求詢者:(稍遲疑)是這樣的,我的男友離我而去了……可是,我們,我們已經有過……我不知該怎麼辦好了……
不難理解,隻有到這時候才能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
二是充分利用具體化技術。
與上一點相聯係的是,為了更有針對性地提供谘詢服務,弄清求詢者問題的實質,谘詢師在電話谘詢中,就特別需要充分地利用具體化技術,來引導深入交流,以便明確問題的具體情況。我們來看下麵這個案例。
求詢者:現在,我非常痛苦……
谘詢師:遇到了什麼麻煩,可以具體談談嗎?
求詢者:我感覺我是同性戀。
谘詢師:你說自己是同性戀?是怎樣的一種具體情況呢?
求詢者:我和同性發生了性行為。
谘詢師: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的?
求詢者:我是一名高中生,一次在宿舍裏和一個要好的男生摟抱在一起,最後,最後我射精了……
谘詢師:是這樣。你對異性有過性意念嗎?比如,手淫的時候想過異性嗎?
求詢者:有過。其實,我也很喜歡女孩子。就是不敢和她們交往……
經過逐步的具體化,求詢者的問題才具體而明晰起來。他的問題不能說是同性戀,準確地說是處於性傾向混亂期的表現。這是青少年時期常有的一種現象,隻要及時調整,很快就會走過。與真正的同性戀是不同的。如果沒有具體化過程,豈不是要誤診?可以說,由於電話谘詢缺少其它的信息參照,幾乎所有的問題都需要具體化過程,才能確切診斷。
三是促使求詢者整理思路。
常常有些求詢者撥通電話之後,不能很好地表達。有的是因為緊張。撥通心理谘詢電話,大多都有一定程度的緊張,有些求詢者嚴重一些就更不知怎樣表達了。有的是因為缺乏準備。突然就撥通了電話,通話後卻不知怎樣交流。有的是因為有顧慮。顧慮重重,心緒也就亂套了。
遇到上述情況,谘詢師首先要平穩求詢者的心態。可以先談談別的內容,比如年齡,職業,在哪裏了解到這個谘詢電話的,也可以先對心理谘詢作一些說明來消除顧慮,還可以從純粹的閑談開始。這樣,既能獲得一些求詢者的有關信息,又能起到平穩心態的作用,一舉兩得。經過這樣的鋪墊,求詢者也就平靜下來,可以較好地表達了。如果仍然不能很好表達,就請求詢者暫時放下電話,把要談的問題作一下書麵整理,寫成提綱,然後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