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國際貨幣體係改革還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都不是目前處於全球貨幣霸權地位的美元樂意看到的,它也決不甘心就這樣退出獨霸全球的曆史地位。
所以,雖然全球重建國際貨幣體係的呼聲很高,但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措施推翻美元霸權,這條路注定會很難。
就在周小川發出建立新型國際儲備貨幣建議後,各國普遍認為,如果能創造出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同時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會有效避免主權信用貨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內在缺陷,堪稱一種理想目標,但實際操作中又會麵臨異常複雜的困難。所以,全球各國的回應各不相同。
先來看當事人美國的態度。就在周小川發表建議後的第二天,美國總統奧巴馬回應說,“沒有必要”創造一種新的全球貨幣。奧巴馬高級經濟顧問,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沃爾克認為,這一建議“不切實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卡恩表示,這一建議雖然是“合理的”,但這種討論卻不是什麼“新事物”。他認為,美元並沒有喪失主導地位,並且他相信中國也會這樣認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利普斯基表示,中國提出這樣的建議表明全球各國對經濟和金融體製的有效性普遍感到憂慮,但說到底,建立一種新的國際儲備貨幣非常複雜,即使支持該提議的人也不會認為短期內就能得到解決。
歐盟委員會負責經濟和貨幣事務的委員阿爾穆尼亞表示,所有人都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應該在全球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可是至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美元作為一種主要儲備貨幣的作用在結構上發生了什麼重大變化。意思是說,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仍然會繼續存在很長一段時間。
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明確表示,美元作為全球主要貨幣的地位無可爭議。
德意誌銀行中國區經濟學家馬駿認為,超主權儲備貨幣的建議或許是未來幾十年國際貨幣體係最深入的改革之一,值得認真考慮。並且從長遠看,會有助於結束中美兩國之間的巨大貿易失衡。這個想法雖然有可能獲得發展中國家和一些發達國家的支持,可是在實施中會麵臨巨大的技術性障礙[1]。
這種技術性障礙,主要是指技術方麵如何對待共同體係貨幣與各國通貨膨脹之間的關係,如何計算其中某個成分變化後的權重調整及如何進行調整,這方麵會異常複雜和困難。
更不用說,雖說這是一種“超主權”儲備貨幣,可顯而易見與全球各國的政治因素密不可分。至少與地區貨幣歐元相比,建立這樣一種全球貨幣(世界元)的難度要大得多。
技術性障礙和美國的阻撓,是影響國際貨幣體係重建的關鍵。以後者為例,我國倡導建立超國家主權貨幣SDR(特別提款權),就注定會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極力反對。
要知道,SDR本來就是利用美元、歐元、英鎊、日元4種貨幣加權定價的(權重分別為44%、34%、11%、11%),其中美國的份額最大,為371.5億SDR;我國位居第8,為63.7億SDR。
具體地說,美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擁有16.77%的份額,而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重大事項的通過必須獲得85%的投票權,這實際上就意味著美國擁有一票否決權。如果不改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而是依然在這樣的框架下去討論SDR或世界元,基本上沒什麼意義。因為你無論怎麼討論來討論去,美國一票就否決了,可謂“一夫當道,萬夫莫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