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通過製造困境,讓兩個學生的謊話一下被揭穿。能在杜克大學上學的學生絕非不聰明,隻是教授更高明。可以想象,陷入困境的兩個學生在做第二頁的時候,一定在心理進行了博弈分析,最終選擇了相對保險一些的“坦白從寬”。畢竟,如果之前沒有協商,兩個人選同一個輪胎的概率隻有25%。與其冒著繼續撒謊被拆穿的危險,還不如老實承認錯誤。這就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斯汀和戴維是速遞公司的兩名職員,他們倆是工作搭檔,工作一直很認真,也很賣力。上司對這兩名員工很滿意,然而一件事卻改變了兩個人命運。
一次,斯汀和戴維負責把一件很貴重的古董送到碼頭,上司反複叮囑他們路上要小心,沒想到送貨車開到半路卻壞了。如果不按規定時間送到,他們要被扣掉一部分獎金。
於是,斯汀憑著自己的力氣大,背起郵件,一路小跑,終於在規定的時間趕到了碼頭。這時,戴維說:“我來背吧,你去叫貨主。”他心裏暗想,如果客戶看到我背著郵件,把這件事告訴老板,說不定會給我加薪呢。他隻顧想,當斯汀把郵件遞給他的時候,一下沒接住,郵包掉在了地上,“嘩啦”一聲,古董碎了。
“你怎麼搞的,我沒接你就放手。”戴維大喊。
“你明明伸出手了,我遞給你,是你沒接住。” 斯汀辯解道。
他們都知道古董打碎了意味著什麼,沒了工作不說,可能還要背負沉重的債務。果然,老板對他倆進行了十分嚴厲的批評。
“老板,不是我的錯,是斯汀不小心弄壞了。”戴維趁著斯汀不注意,偷偷來到老板的辦公室對老板說。老板平靜地說:“謝謝你,戴維,我知道了。”
老板把斯汀叫到了辦公室。斯汀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老板。最後說:“這件事是我們的失職,我願意承擔責任。另外,戴維的家境不太好,他的責任我願意承擔。我一定會彌補我們所造成的損失。”
斯汀和戴維一直等待著處理的結果。一天,老板把他們叫到了辦公室,對他們說:“公司一直對你倆很器重,想從你們兩個當中選擇一個人擔任客戶部經理,沒想到出了這樣一件事,不過也好,這會讓我們更清楚哪一個人是合適的人選。我們決定請斯汀擔任公司的客戶部經理。因為,一個能勇於承擔責任的人是值得信任的。戴維,從明天開始你就不用來上班了。”
“老板,為什麼?”戴維問。
“其實,古董的主人已經看見了你們倆在遞接古董時的動作,他跟我說了他看見的事實。還有,我看見了問題出現後你們兩個人的反應。”老板最後說。
在這個故事中,戴維和斯汀都不知道老板已經知道事情的真實情況,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做法:一個自以為是地去責怪別人;另一個則主動承擔責任。或許斯汀並沒有過多的分析和計算,但是坦白地承認錯誤避免了出現更糟糕的結局。
很多時候,失敗往往不是因為人們太傻,而是因為自認為很聰明。自認為聰明的人,往往會因為自己的精明而壞事。當你自認為謊話說得滴水不漏時,不要忽略了警察這個角色。事實上,在一個比自己高明的人麵前,自作聰明是討不得半點好處的,還不如老實交代,這樣至少不會得到最糟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