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頓幹掉頭曼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到了頭曼的部落前,讓士兵把自己的那位庶母閼氏抓了起來,一同被抓的還有那位同父異母的幼弟。
沒啥好客氣的,也用不著審判,閼氏和幼子就被砍了腦袋。
解決頭曼殘餘勢力的方式也很簡單,歸順的活著,不歸順的一律處死,絕沒有無期徒刑,就連死緩也別想。
就這樣,冒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統一了匈奴全部,自立為單於。這一年恰巧是秦二世胡亥登基的那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09年。
王位真的到手了嗎?
冒頓一次一次地問自己,但是他很快冷靜了下來,他知道自己隻不過匈奴的首領罷了,自己周邊的威脅仍然存在,無時無刻的不在威脅著他的王位。
雖然,由於胡亥的登基造成了秦王朝的內亂和衰落,匈奴南邊再無威脅可言,但是匈奴的左右,依舊是危機重重,特別是東胡,這個強大的敵人,一直威脅著匈奴的安全。
東胡見冒頓新立,就想來試探一下這位新立單於,他們派使節來漫天要價,他們想要頭曼在世時非常喜歡的一匹千裏馬。
這時很多人不同意,群臣皆曰:“千裏馬,匈奴寶馬也,勿與。”(《史記.匈奴列傳》)
可是這些人不知道,當初,冒頓可是親手射殺了和自己如同朋友一般,並且救過自己性命的汗血寶馬,他會為這匹馬,而公然向東胡開戰嗎?
冒頓笑著說:“幹嘛和鄰國去爭這一匹千裏馬呢?”所以把這匹寶馬給了東胡。
東胡以為冒頓害怕了,所以變本加厲,又派使者來要冒頓非常喜歡的一個女人,這已經是觸及男人底線的行為了,任何有血性的男人怕是遇到這種無理的要求都會怒發衝冠巴。所以,大臣們紛紛表示憤怒,要求討伐東胡。
冒頓仍舊淡淡的一笑,說道:“幹嘛為了個女人跟鄰國搞得不愉快呢?”所以,冒頓派人把這個女人也送給了東胡。
真是個孬種,他殺妻弑父的那些勇氣都到哪裏去了。應了那句話,內戰內行,外戰外行,耗子扛槍隻會窩裏鬥。這是當時大多數匈奴人的想法。
但是冒頓讓他們很快糾正了他們的錯誤思想,他們錯了,冒頓絕不是把自己的脾氣改好了,他在等著一個爆發的點。
很快,東胡又來了,寶馬,女人都給了,這次他們要土地。很多大臣自作聰明起來,心想寶馬女人都給了,這千餘裏的土地算什麼?
所以有些大臣建議,也給他們算了。
和善了好一陣的冒頓終於露出了他的本相,他勃然大怒,道:“地者,國之本也,奈何予之!”(《史記.匈奴列傳》)
然後他把主張把土地割讓給東胡的大臣統統殺掉了事。
冒頓的可怕就是在於你永遠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你說對的,他就說錯,你說錯的,他就說對,而往往回答問題的機會隻有一次,答錯了,沒辦法,死刑。
這很明顯是冒頓樹立威信的一種方式,更是告訴他的臣子,對於他隻有服從,你們沒有提建議的權利。所以,對我提出的問題,你們回答最好的方式就是閉嘴,聽我說即可。
這一切終於變得不可避免,冒頓再一次騎上了戰馬,舉起屠刀,並命令匈奴全部的士兵,這次是去玩命的,有敢後退的人,一律斬首。
匈奴全員的血性都被調動了起來,雖然冒頓陰晴不定,但是跟著他去玩命是沒錯的,這點匈奴人已經達成了共識。
由於東胡的輕敵,冒頓的匈奴部隊很快幹掉了東胡的主力,一路的燒殺淫掠,匈奴把這個稱雄漠北的強大民族一下子打回了原型,俘虜了東胡的很多百姓和牲畜。
當冒頓班師回來的時候,突然想起了月氏對於自己的種種虐待,所以未作休整,迅速揮師西進,把月氏打得慘敗,從此西線無戰事。
冒頓又趁秦末動亂之際,南並樓煩、白羊河南王。將蒙恬費勁心機打下來的匈奴的地盤全部收複。冒頓單於第一次統一了大漠南北,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奴隸製國家。
至此,王位已穩,再無人對冒頓的單於之位提出質疑。
中原王朝,從西漢到三國,最為危險的敵人,終於出現在了北方。
冒頓在統一了大漠後,又著手組織了一整套政策來維護其統治,最為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所指定的嚴刑峻法。
在冒頓的眼中,犯了錯誤的人壓根就沒有坐牢啊反省之類的必要。
《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其法,拔刃尺者死,坐盜者沒入其家;有罪,小者軋,大者死。獄久者,不過十日。一國之囚不過數人。”
意思就是說,犯了小錯,拿刀在臉上刻字,犯了大錯幹脆就殺掉,坐牢最多十天,所以在匈奴的牢房中,沒有幾個犯人。但是在匈奴的部落中卻到處都是被臉上刻字的士兵和百姓。
這就是冒頓處理問題的方式,要讓你記住這是錯的,就給讓你知道啥叫疼。
而在冒頓的法律中也出現了大量的殉葬者,匈奴如果死了個貴族,“近幸臣妾從死者,多至數千百人。”
戰爭方麵,製訂了一些獎勵製度。斬首虜者,賜一卮酒。擄得財物,歸其所有。俘獲人口,以為奴婢。這直接導致了一個後果就是匈奴打仗很少講策略,因為利益就在眼前,所有的士兵都會為了利益而去打仗,如果成功還好,但是如果失敗的話,那就是兵敗如山倒,因為匈奴還有一項野蠻的規定,那就是活著的人可以把死去的人的全部奪走。所以當匈奴潰敗的時候,沒有人講什麼撤退的藝術,隻恨爹娘少生了一條腿。
但是無論怎麼說,冒頓做到了用殘忍、高壓統治匈奴的目的。
在他活著的時期,韓王信被俘投降,劉邦也被困在了白馬,後來的呂後也被其羞辱。
但是這些中原王朝的佼佼者們,都無法正麵對抗這個強大的敵人,因為他實在是太血腥,太暴力,太讓人無法接受了。
生活在冒頓統治下的人,隻有兩種人,一種是他培養出來的野獸,另一部分是被他欺壓玩弄的畜生。在冒頓白色恐怖統治下的人們,漸漸地習慣了做牛做馬的生活,因為好像冒頓永遠這麼強勢。
就是這樣一個人,在中國曆史上活躍了在位三十六年,在漢文帝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74年才死去。
他所作的一切恐怖且匪夷所思的事情,隻為了奪到和鞏固他的王位。他做到了,在他的努力下,匈奴變了性,有一頭野狼變成了一群猛虎。冒頓的後代們繼承了他凶殘,野蠻的優良傳統,好似他的靈魂附體一般,和漢朝糾纏了幾百年的時間。冒頓就像是大漠中的一個可怕地亡魂一樣,讓人敬畏,恐懼且無奈。
而一切的一切,隻是因為他的父親和他周圍的人對他的傷害。由此可知,人總會在極端的環境下改變自己的性格,而這種改變有時是令人恐怖的。
所以無論你在生活中扮演何種角色,都應該去善待你周圍的人,因為稍有不慎,一個新的惡魔就有可能出現在你的麵前。
尹劍翔獨家心理分析: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幾年前發生在雲南的馬加爵殺人事件,其實,冒頓這種沒有人性的變態心理的形成與馬加爵差不了多少。
這兩個人具有非常相似的成長經曆。首先兩個人都在少年階段,非常的優秀。而到了真正形成人類最終性格的青年時期,他們都遭受到了周圍人的冷視與欺負。
這種高傲心理的迅速墜落,使他們的自尊心都遭受了巨大的打擊,他們開始對自己懷疑,對周圍的人敵視。
一次又一次的打擊的重合,最終馬加爵走上了不歸之路。希望看到冒頓故事的年輕人們自己的心能夠變得豁達起來,輕慢和敵視也許並不能壞事,忍辱負重,以德報怨常常可以塑造一個更為偉大的人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