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邦昌,親手造就了靖康之難(2 / 3)

“河北路割地使”,這是張邦昌的新職務,真不知道這樣的職務名稱是咋想出來的,說白了張邦昌就是去金營交了一趟預付款,也就是把康王趙構送去當人質。

金軍統帥完顏宗望,先怒責張邦昌,說金國受到偷襲,張邦昌嚇得手足無措,泣涕交頤,連說種師道的夜襲絕非朝廷本意。大概完顏宗望一來看張邦昌哭得可憐兮兮,覺得這個軟骨頭日後有可用之處,所以就饒他。

但是金國堅決不收預付款,原因是康王趙構不是嫡子,級別太低,換肅王趙樞過來。

這樣的無禮條件,竟然張邦昌全都答應,把康王送了回來,把肅王送給了金國當了人質。

金國真的看傻了眼,樂開了花,本來是來接孫子的,結果來了個裝孫子的,還真有這麼個孫子。

當然錢真的是沒有這麼多,雙方砍價巴,最後達成協議,金二十萬兩,銀四百萬兩,別急這隻是個起步價,三鎮仍舊割讓給金國。

什麼叫喪權辱國,就四個字,割地賠款!

張邦昌的名字就此釘在了中國的恥辱柱上,此時就連秦檜這樣的後世奸佞,都不屑於與他為伍。

靖康之恥

張邦昌的軟弱,必然助長金國的囂張氣焰。

談判結束了,而回來的隻有張邦昌,肅王被綁架了,可又有什麼辦法呢?金軍滿載而歸的撤退了。

宋欽宗以為一切都過去了,那個太上皇宋徽宗也這麼認為,他為了鼓舞大家的士氣,也回到了東京。

而由於張邦昌的軟弱,悲劇一出出的上演了。

先是太原,既然已經被割讓,那太原的行政權就應該歸金國所有,可是太原的軍民可不這麼想,天曉得皇帝怎麼想的,把這座太祖、太宗費了無數生命才打下來的城池,拱手讓給金國人。這不是開玩笑嘛?

可是,太原有個問題,這座堅城在被趙光義打下來後,就被拆了。

而太原永遠是戰略的要地,很快太原城被重建起來,可是重建的太原城卻沒有原來那座太原堅固了。

原來那座太原耗死了周世宗、宋太祖,直到宋太宗時宋朝才耗盡了最後的一點元氣,才將其攻下。

而眼前的這座城池,隻堅守了一年,他的城牆就被金國的大炮轟塌。

唯有不變的,是這裏人民的彪悍個性,和那種不畏強權的抵抗意誌,城破之日,所有官員武將無一投降,所有百姓無一投降,或者戰死,或者自殺。

在金人看來,張邦昌之流是這麼的軟弱,而太原的宋人確實如此的強橫,同在一個屋簷下,咋差距就這麼大呢?

太原的失陷,使得金軍再無顧及,靖康元年十一月,與東京第一次被圍隻相差幾個月的時間,打死宋欽宗也沒有想到,女真人翻臉比翻書還快,他們又來了。

而整個宋朝都城沒有絲毫的防備,第一次防守時,全東京有超過二十萬的守軍,外圍還有陝西的援軍。

而這時,勤王的援軍剛剛散去,東京隻有三萬守軍,把這三萬人分到四個門去防守,每個門還不到八千人,去過河南開封的朋友就會知道,這是個多麼難完成的任務啊。

而更要命的是,這時所有的皇親貴族除了宋哲宗的孟皇後和康王趙構外,都在這座孤城之中。

而更更要命的是,城中已經沒有像李綱這樣的抗戰派了,這些人基本上都被宋欽宗清洗掉了,或者被免職,或者被外調。

雖然康王趙構正在河北組織義軍,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十一月底,東京汴梁這座古城被金軍攻破,那個曾把水滸英雄打得落花流水的張叔夜本想保護宋欽宗逃跑,但是沒有成功。

而河北的義軍也被金軍打敗,東京再無援軍可至。

金軍整整在開封墨跡了三個月,在這三個月期間,張邦昌成為了宋朝政府與金國溝通的橋梁,老辦法,賠款行不行?

咬咬牙,再割地給你,要不您再選一個皇子給您當人質,怎麼樣?

爺爺們,隻要你們能走,啥條件都好說。

金國的將領見到張邦昌無不好笑,但是看著這樣的家夥又有幾分可愛,乖孫子見多了,乖得像這樣的頭一次看到。

公元1127年二月二日,金太宗的處理意見終於到了,廢掉宋的太上皇和皇帝,另立異姓為帝,把這裏當做金國的附屬國好了。

金軍要走了,他們同時帶走了徽欽二帝及皇族470多人(這裏有著名的柔福帝姬),還有文武百官2000多人(秦檜也在其中)。金國不舍汴梁的花花世界,把留下的無數精美的藝術品付之一炬,可歎中華瑰寶難逃浩劫。

而更為苦難的是汴梁的百姓,他們受到了金兵三個多月的殘酷盤剝,無數婦女被奸汙,無數財產被金軍擄去。

而最慘的還是被金軍擄走的那些人,而這些人員中命運最悲慘的當屬那些無辜的女性,《三朝北盟會編》、《靖康稗史箋證》、《甕中人語》、《南征錄彙》、《開封府狀》、《呻吟語》、《青宮譯語》、《宋俘記》、《燕人麈》等等史料都記錄了這些女人的悲慘遭遇。

我隻舉一個例子,被抓入金營的女性,遭到金軍將領的蹂躪,她們被迫更換舞衣,給金軍將領勸酒,稍有反抗就被當場斬首。有三名女性拒不受辱,被金兵用鐵竿捅傷,扔在營寨前,血流三日方才死去。斡離不(金軍統帥之一)指著這三名女子的屍體警告王妃、帝姬要以此為鑒,否則同樣下場。他們還強令福金帝姬安慰、說服剛到的人梳妝打扮、更換舞衣,供金軍將領享樂。不久,保福、仁福、賢福三名帝姬(宋朝稱公主為帝姬)和兩名皇子妃被折磨而死。在金軍將領強迫宋徽宗參加的宴會上,斡離不向宋徽宗提出把富金帝姬嫁給設也馬(真珠大王),遭到宋徽宗“一女不事二夫”的拒絕。粘罕不勝惱怒,竟下令在場的金軍將領每人拉走兩名女子,任意發泄。為了滿足金軍將領們的淫欲,斡離不甚至下達了“元有孕者,聽醫官下胎”的命令。

而據很多史家統計被擄的女性真正能到達金國的隻有一半多點,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四十四。

而這些死在路上的女性多是被金軍折磨致死的。

而這些女人中也有為了忠貞,誓死抗爭的烈女子,宋欽宗的皇後朱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異族統治者的眾目睽睽下,宮廷、宗室婦女遭受的集體侮辱使欽宗的朱皇後感到絕望,麵對金朝統治者的野蠻暴行,作為戰敗民族女性的代表,為了捍衛自己和所代表民族的女性的尊嚴,履行母儀天下的職責,她選擇了以死抗爭。朱皇後先是自縊,被人發現後救活,後她仍投水而死。

在所有北遷的女性中,朱皇後最具有反抗精神,她的這種剛烈行為其後還得到了金人的褒揚。金世宗下詔稱讚她“懷清履潔,得一以貞。眾醉獨醒,不屈其節”,並追封她為“靖康郡貞節夫人”。

這無疑是對徽、欽兩位皇帝和大多數女性苟且偷生的最大嘲諷。

男人的軟弱就是女人最大的不幸,請每一個女人記住這句話,選老公最低的底線就是選一個敢為你拚命的!

三十二天的皇帝

以上是靖康之難的一些細節,而這起大難的罪魁禍首張邦昌繼續著他的無恥行徑。

金太宗有了旨意,要選一個異姓當皇帝,誰最合適,當然是乖孫子張邦昌了。

任命下來了,很多史書上都是這麼記載著這段曆史的,說張邦昌是叛臣,是漢奸,是大大的惡人,他欣然接受了金國的任命當上了皇帝,改國號為楚。

實際上,張邦昌並不是叛臣,他隻是個懦夫,膽小鬼而已。你讓他當皇帝,他還真沒有這麼大的膽量和氣魄,更沒有那種野心。

據《三朝北盟會編》記載,當時張邦昌接到金太宗的任命,簡直是把他的膽子都嚇破了,當皇帝,那就是徹底的造反啊,這事可不能幹,所以他執意拒絕。

可是當金人說完一句話後,張邦昌就徹底軟了。

“你當不當,初七你要是還不當的話,連你在內把汴梁城所有當官的都殺了!”

“那我還是當吧!”

“恩,這才乖!”金人像是對待小屁孩一樣,看著張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