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世蕃的壞水兒(1 / 3)

嚴嵩是明朝最大的奸臣,他和胡惟庸、周延儒這些人一同被列在了《明史.奸佞傳》中。但是嚴嵩之惡,並不隻是他個人的原因,除了明朝中後期的大環境比較惡劣之外,嚴嵩成為了一個不可原諒的奸臣在很大程度上要歸罪於他的兒子嚴世蕃。

怎麼形容嚴世蕃呢?一個曆史上最壞最壞最壞的兒子。

說嚴嵩很壞,但是至少他對自己的夫人歐陽氏很好,嚴嵩一生都未娶二房,完全可以證明他是個重視家庭和親人的人。

可是嚴世蕃此人,絕不可能從他的身上找到一絲善良的元素。

我最早看到嚴世蕃這個名字並不是在《明史》中,而是在《情史》這本書上。

《明史》是清朝人寫的,所以隻能作為第二手資料,而《情史》的作者是地地道道的明朝人,他叫馮夢龍,也就是長篇曆史小說《東周列國誌》的作者。

《情史》中記錄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嚴世蕃一吐痰就讓他家中的美女,用嘴去接,嚴世蕃把這些用嘴為他接肮髒之物的女子叫“香盂”。

隻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嚴世蕃對於人的態度,他之外的人根本不配做人,隻是他的“玩物”而已。

嚴世蕃不隻把這些美女不當人看,就連趙文華、鄢懋卿、胡宗憲這些響徹一時的大牌人物也被他當狗一樣的使喚,包括他的父親嚴嵩,甚至是嘉靖皇帝,他也從來沒看在眼裏。

在嚴世蕃的眼中全天下隻有兩個人可以稱作人,一個是錦衣衛的陸炳,另一個是大學士楊博。(《明史》:“嚐謂天下才,惟己與陸炳、楊博為三。”)除此之外,再無他人入他的法眼。

據《明史》記載,嚴世蕃這小子的模樣比較怪異,“短項肥體,眇一目”。沒脖子,大胖子,還瞎了一隻眼,這種人放到什麼時候,也算是個廢人了,別說討媳婦,不被社會拋棄,就算是“和諧”了。

可是嚴世蕃胎投的好,他是明嘉靖朝第一權相嚴嵩的兒子。《明史》記載其“由父任入仕。”沒經過考試就當了官。

大家覺得很黑暗,很沒天理是不是?

其實還真不是。

如果嚴世蕃真的參加了科舉考試,也肯定是會高中的。

因為嚴世蕃的學問很好,比他的父親好的多。嚴嵩得到嘉靖皇帝的賞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嚴嵩的青詞(一種非常難寫的祭天文)寫得好,而皇帝不知道,其實這些難寫的文章多出於嚴世蕃之手。

可是這樣的才學和頭腦如果用在了歪處,是個啥結果呢?可以說是災難。

嚴世蕃的幸福絕對是從別人的不幸出發的,讓無辜的人留下鮮血,是嚴世蕃最愛看到的。

第一滴血,曾銑、夏言

曾銑是明朝中後期著名的武將,時任兵部侍郎,總督三邊,為嘉靖看著寧夏一帶的蒙古人。

公元1546年,曾銑給嘉靖上了一道奏折,說明了自己收複河套的決心。

河套這個地方很重要,“黃河百害,唯富一套”,它不僅是富庶的田園,更是一塊重要的戰略要地,其重要性可以和幽雲十六州(北京一帶)相提並論。

曾銑的建議非常好,得到了當時的首輔夏言的支持。

夏言是啥人呢?

其實這個人有點像電視裏演的劉羅鍋或紀曉嵐(隻是戲說版的),清官且是那種嫉惡如仇的清官。

當時,夏言是正直的首輔,自然看不上嚴嵩這個成天隻會趨炎附勢的次輔。所以,在夏言的眼中從來沒把這個貪婪、陰險的嚴嵩放在眼裏。

這也沒有錯誤,因為嚴嵩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的兒子嚴世蕃。

夏言其實也知道嚴世蕃的存在,但是夏言因為嚴世蕃的一次非常成功的表演而放鬆了對這個人的警惕。

因為嚴氏父子貪汙腐化問題非常嚴重,告狀的把告發信交到了夏言手裏,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夏言隻需要向嘉靖皇帝彙報一下,嚴嵩父子基本上就玩完了。

可是嚴世蕃在關鍵時候,顯示了自己能屈能伸的智慧,他告知他的父親,去向夏言求情,唯此一條路。嚴嵩的心情是很差的,求人其實是件很屈辱的事情。

但是,他一向相信這個壞兒子的話,因為每次事件後,證明他的判斷還是很準的。

於是嚴世蕃帶著老爹來到了夏言的麵前,跪在夏言的床前大哭,而且長久不起(長跪榻下泣謝)。

夏言對這個比自己大兩歲的老家夥和這個殘疾得慘不忍睹的小家夥動了惻隱之心,饒了他們父子,並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嘉靖皇帝。

就在夏言放過嚴氏父子的時候,嚴世蕃的獨眼中流出的不僅是眼淚,更是一種毒性極強的毒藥,他恨不得一下就將夏言毒翻在地。

夏言,老子和你勢不兩立。這是嚴世蕃的心聲。

曆史再一次證明,東郭先生是不能做的,狼就應該把它打死才對。

嚴世蕃恨透了這個給自己屈辱的“東郭先生”,他時刻再找機會做掉眼前的夏言。可是談何容易啊?夏言是首輔,自己的老爹充其量就是在內閣裏充數,凡事夏言從來不和嚴嵩商量就給辦了。

但是機會總會來的,名將曾銑就把這個機會送到了嚴世蕃的眼前。

所有史料證明,曾銑和嚴世蕃絕無個人恩怨,嚴世蕃恨上曾銑並要置其於死地的原因隻有一個,夏言同意曾銑的收複河套的計劃。

可是這種同意必須要建立在皇帝首肯的基礎之上,而嘉靖皇帝不同意這麼做,他反對的理由也不是沒有道理,去打蒙古收複河套你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嗎?會不會重新把百姓帶入戰爭的深淵呢?

此時的夏言很固執,堅持自己的觀點。

此時的嚴世蕃卻很高興,他難看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壞笑,那僅有的一隻眼睛裏突然充滿了凶光。他馬上命令父親,去反對夏言出兵,因為嚴世蕃知道嘉靖皇帝最討厭和自己意見不合的人。

結果很明了,夏言被罷官,被趕出了京城。

可是此時的嚴世蕃並不滿足,在他的眼中人命似乎比那些他玩的蛐蛐之類小昆蟲更不值錢,對待夏言這樣的仇人更是如此。

好了,現在該出手了,不過要弄死夏言是需要理由的,再怎麼說原內閣首輔是有人脈的,不好弄。

可是嚴世蕃就找到可以致夏言於死地的那個人,這個人就是嚴世蕃非常佩服的陸炳,錦衣衛的頭領。夏言和陸炳存在著矛盾,也是因為陸炳存在貪汙問題,而夏言揪著不放。

天下第一壞嚴世蕃和天下第一狠陸炳終於走到了一起,研究怎麼把夏言置於死地,他們密謀的結果是,先把曾銑搞死,然後用曾銑的“罪行”把夏言再牽扯進來,誰讓夏言支持過曾銑呢。

當晚,陸炳向嚴世蕃推薦了一個人,嚴世蕃小眼睛一眨,就是他了。

這個人叫仇鸞,他是鎮守甘肅的將領,因為和曾銑有矛盾被曾銑參奏,吃了官司做了牢,當然仇鸞是個粗人,黑人這種精細的活,他是來不了的。

嚴世蕃先寫好了一封書信托人帶給了獄中的仇鸞。仇鸞看完信,心中大喜,馬上照著信中的文字謄寫了一份。

這是封什麼信呢?告密信,也是誣告信。

仇鸞托人轉交到了嘉靖皇帝的手中,一大堆罪名一下子扣到了曾銑的頭上,再加上現在夏言已經不在朝中,嚴嵩和陸炳在嘉靖麵前一頓添油加醋,曾銑直接被抓到了京城來,問罪,處斬。

據《明史》記載,曾銑死得確實冤枉,因為他死時,家裏一分錢髒錢都沒有。作為一個武官來講,不克扣糧草、不虐待士兵,還立誌收複河套,這是多麼可貴的人啊。就是這樣一個人被嚴世蕃用毒計殺害。

當然這隻是開始,嚴世蕃的目標打一開始就不是曾銑這條小魚,誰讓夏言支持你來著,誰讓你是邊關的武將來著,嚴世蕃立即指使嚴嵩說夏言和曾銑是穿一條褲子的。

這句話看似平常,誰沒個朋友呢,可是這在明朝的官場上,基本上就決定了夏言的命運,必死無疑。

因為內臣結交邊關武將,這是什麼?

這就是謀反。

結果夏言被殺,而且被棄市。

《明史》記載:“言死,嵩禍及天下”,這句話實際上是不準確的,應該說夏言死後,嚴世蕃這個妖精徹底修煉成精了。

第二滴血,沈煉

偌大的大明朝難道就沒有一個正直的大臣出來彈劾嚴氏父子嗎?

這個就是錯了,明朝的言官是中國曆史上最無畏的,大家注意我的用詞,是無畏,並不是正義。

也就說這些言官一般誰都敢惹,不管是惡人,還是善人,隻要他們看著不順眼,就可以成為他們的攻擊目標。因為這是他們的工作,言官年終也是有考核的,沒成績(沒搞人)就有可能被拿下。所以說明代的言官無畏,但卻未必正義。

但是我相信,彈劾嚴嵩的言官都是正義的,因為,彈劾嚴嵩是要冒生命危險的。曆史為我們記錄下了這些勇士的名字。

據《明史》記載:“前後劾嵩、世蕃者,謝瑜、葉經、童漢臣、趙錦、王宗茂、何維柏、王曄、陳塏、厲汝進、沈練、徐學詩、楊繼盛、周鈇、吳時來、張翀、董傳策皆被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