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邊我隻說兩個人,一個是沈煉,另一個是楊繼盛。因為這兩個人用他們的鮮血告訴世人,人總會有他們的正義和勇氣。
沈煉是個進士出身的錦衣衛。他為人剛直,嫉惡如仇。
在沈煉的眼裏最看不起的就是這個禍國殃民的嚴嵩,還有他那個人不人、鬼不鬼的兒子嚴世蕃。
嚴世蕃是變態中的變態,他的變態不隻體現在侮辱女性上,在其他方麵也是如此。嚴世蕃常常在酒席上強灌賓客吃酒。大部分賓客因為他父子的權勢,常常喝的十分難受,才回家。
但是,沈煉卻從來不怕嚴世蕃叫酒,一來是他酒量驚人,二來是他竟然常常逼的嚴世蕃喝了冤枉酒,神鬼也怕惡人,一向非常惡毒的算計別人已取得自己快樂的嚴世蕃,卻從來不敢和沈煉作對。
當然,我隻說在酒桌上。
在嘉靖二十九年六月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也就是公元1550年,韃靼(蒙古的一支)俺答率領上萬騎兵,進攻大同,同年七月,又率部再次攻擊大同,然後順道攻破了薊州,更要命的是他的目標竟然是北京城。
這是明朝曆史上北京城第三次受到了威脅,後邊還有兩次。
第一次是李景隆(李文忠之子)率領五十萬明軍把當時還叫北平的北京圍住,結果朱棣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明仁宗朱高熾頑強抵抗,北京第一次抵禦住了圍攻。
第二次是土木堡之變,正統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的也先,在土木堡俘虜了明英宗朱祁鎮,順道照著北京就來了,當時出現了大英雄於謙,力挽狂瀾守住了北京。
之後還有兩次,崇禎二年也就是公元1629年,皇太極圍困北京,這次站出來的是兩位英雄一個是袁崇煥,另一個是孫承宗,北京再一次躲過了災難。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北京終於被李自成攻破,明朝滅亡。
我為什麼給大家列舉這麼多次北京的變故呢,因為在嘉靖年的這次北京變亂是明史上最屈辱的一次。前後的那些北京被圍事件不管結果怎麼樣,都曾經經曆了一場曠世大戰,都曾經迸發出了民族的氣節。
可是隻有公元1550年的這次北京保衛戰,是這麼的屈辱,因為北京守軍和各路的勤王部隊根本沒有和俺答打一仗。
這次放俺答進來的正是誣陷曾銑的仇鸞。
而朝廷中竟然要向蒙古納貢,以此乞求和平,當時朝中從上到下竟然沒有一個人敢說個不字,隻有官小人輕的沈煉,反對。
吏部尚書夏邦謨說:“你是啥官職?”沈煉說:“錦衣衛經曆沈煉。你們做大官的不說話,所以我這個小官出來要說兩句話。”
這次北京變亂就是在這樣沒人管,沒人理,付出了萬餘百姓的生命後結束了,而這次變亂的血的代價,就是因為以嚴嵩為首的嚴黨的裝聾作啞。
俺答部搶劫後,終於撤退了。
可是,有一個人一直對這件事情耿耿於懷,這就是沈煉。他恨透了嚴嵩,嚴世蕃。
一日,沈煉和尚寶丞張遜業喝酒,喝多了大罵嚴嵩,說道悲切之處,眼淚流了下來。再也不能放著這個禍害再為害百姓。
轉天,沈煉便上書彈劾嚴嵩,十大罪狀啊。
而我認為其中一句話最為關鍵,因為他指出了這一連串事件的關鍵,《明史》記載:“谘詢方略,惟與子世蕃規圖自便。”
也就是在告訴嘉靖皇帝,嚴世蕃是個壞蛋,比嚴嵩更壞。
可是,一個沈煉怎麼會是強大的嚴黨的對手呢?更何況,嚴黨的後麵還有陰損的祖宗嚴世蕃。
沈煉先被貶謫到保安,到了這裏,沈煉想出了更絕的方法報複,他紮了幾個草人,分別是李林甫、秦檜,當然還有嚴嵩,喝點酒後他就召集當地的子弟拿弓箭去射這幾個草人,後來射都不解氣了,就用大戟紮。紮完後,就大哭起來。
這事當然瞞不過嚴嵩,嚴嵩當然放不過沈煉,嚴世蕃當然要告訴嚴嵩要怎麼做才能除掉沈煉。
嚴世蕃此時再次發揮了他壞的本質,發揮了他壞的智慧,發揮了他壞的個性,他想出了一個最壞最壞的害人的主意。
陷害的方法是這樣的,首先嚴世蕃接到了宣大總督楊順的密告,說沈煉“結死士擊劍習射,意叵測”。其實是因為沈煉揭發他殺良民報功,楊順心懷不滿。
嚴世蕃首先找到了巡按使李鳳毛,想要借李鳳毛的手殺了沈煉,沒想到李鳳毛是個還算有良知的老油條,說道:“沈煉的那些所謂的狐朋狗黨,已經被我暗中遣散了。”也就是說對您嚴公子沒啥威脅了。
可是嚴世蕃是個一天不琢磨人就心裏難受的主,更何況沈煉時時都在想著怎麼除掉他們父子。所以他很快讓路楷取代了李鳳毛,並告訴他去和楊順取得聯係,然後合夥做了沈煉,當然做的要幹淨,嚴世蕃還許給二人重賞。
楊順和路楷這兩個壞蛋在更大的壞蛋嚴世蕃的慫恿下,日夜密謀怎麼做了沈煉。
事實證明,壞蛋要想殺掉好人,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而且幹淨利落。
正好蔚州有個邪教組織的頭目叫閻浩,常常以白蓮教為名惑眾,不僅如此,他們還泄露了很多機密給蒙古人。有證據顯示這夥邪教下到百姓,上到官員他們都有聯係。
所以楊順和路楷這兩壞蛋一琢磨,結果楊順一拍大腿,對路楷說道:“是足以報嚴公子矣。”反正邪教頭目供出了很多人與之有聯係,再加上一個也無所謂,所以兩人大筆一揮,在一大串名字後加上了沈煉的名字。
名單上的人全部被抓捕。
沈煉被斬於宣府市,他的兒子沈襄被發配戍邊。可是楊順這個壞蛋見嚴嵩對自己的獎賞並不多,便以為嚴嵩恨自己不能斬草除根,結果把沈煉的兩個兒子抓了起來,活活用棍子打死。
嚴黨自嚴世蕃以下,個個惡毒無比。從沈煉的慘案中我們就能看出來。
若幹年後,嚴世蕃被殺時,沈煉的學生們大哭:“沈公可瞑目矣。”
隻可惜這遲來的正義太晚了。
第三滴血:楊繼盛
再來說說楊繼盛,楊繼盛出身貧寒,七歲就沒了媽媽,後母對他一直不好,讓他去放牛,這就造就了楊繼盛的性格非常的堅韌。楊繼盛沒有放棄自己,一邊放牛,一邊在私塾的窗下偷偷學習、讀書。
知識改變了命運,楊繼盛考中了進士,當了官,四十二歲時,經曆了種種磨礪的楊繼盛已經是兵部武選司主事了。
但是,這時他要做一件事情,彈劾嚴嵩。
明史記載了這篇記載了嚴嵩十大罪狀的奏疏:
“臣孤直罪臣,蒙天地恩,超擢不次。夙夜祗懼,思圖報稱,蓋未有急於請誅賊臣者也。方今外賊惟俺答,內賊惟嚴嵩,未有內賊不去,而可除外賊者。去年春雷久不聲,占曰:“大臣專政”。冬日下有赤色,占曰:“下有叛臣”。又四方地震,日月交食。
臣以為災皆嵩致,請以嵩十大罪為陛下陳之。高皇帝罷丞相,設立殿閣之臣,備顧問視製草而已,嵩乃儼然以丞相自居。凡府部題覆,先麵白而後草奏。百官請命,奔走直房如市。無丞相名,而有丞相權。天下知有嵩,不知有陛下。是壞祖宗之成法。大罪一也。
陛下用一人,嵩曰“我薦也”;斥一人,曰“此非我所親,故罷之”。陛下宥一人,嵩曰“我救也”;罰一人,曰“此得罪於我,故報之”。伺陛下喜怒以恣威福。群臣感嵩甚於感陛下,畏嵩甚於畏陛下。是竊君上之大權。大罪二也。
陛下有善政,嵩必令世蕃告人曰:“主上不及此,我議而成之”。又以所進揭帖刊刻行世,名曰《嘉靖疏議》,欲天下以陛下之善盡歸於嵩。是掩君上之治功。大罪三也。
陛下令嵩司票擬,蓋其職也。嵩何取而令子世蕃代擬?又何取而約諸義子趙文華輩群聚而代擬?題疏方上,天語已傳。如沈煉劾嵩疏,陛下以命呂本,本即潛送世蕃所,令其擬上。是嵩以臣而竊君之權,世蕃複以子而盜父之柄,故京師有“大丞相、小丞相”之謠。是縱奸子之僣竊。大罪四也。
嚴效忠、嚴鵠,乳臭子耳,未嚐一涉行伍。嵩先令效忠冒兩廣功,授錦衣所鎮撫矣。效忠以病告,鵠襲兄職。又冒瓊州功,擢千戶。以故總督歐陽必進躐掌工部,總兵陳圭幾統後府,巡按黃如桂亦驟亞太仆。既藉私黨以官其子孫,又因子孫以拔其私黨。是冒朝廷之軍功。大罪五也。
逆鸞先已下獄論罪,賄世蕃三千金,薦為大將。鸞冒擒哈舟丹兒功,世蕃亦得增秩。嵩父子自誇能薦鸞矣,及知陛下有疑鸞心,複互相排詆,以泯前跡。鸞勾賊,而嵩、世蕃複勾鸞。是引背逆之奸臣。大罪六也。
前俺答深入,擊其惰歸,此一大機也。兵部尚書丁汝夔問計於嵩,嵩戒無戰。及汝夔逮治,嵩複以論救紿之。汝夔臨死大呼曰:嵩誤我。是誤國家之軍機。大罪七也。
郎中徐學詩劾嵩革任矣,複欲斥其兄中書舍人應豐。給事厲汝進劾嵩謫典史矣,複以考察令吏部削其籍。內外之臣,被中傷者何可勝計?是專黜陟之大柄。大罪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