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階段:從1777年10月—1781年3月,以薩拉托加大捷為標誌,進入戰略相持階段,主戰場逐步轉向南部地區。在這一階段國際環境日益向有利於美國的方向發展。薩拉托加大捷後,法國、西班牙、荷蘭等改變了動搖不定的觀望態度。1778年2月法美簽訂軍事同盟條約,法國正式承認美國。1778年6月法英開戰,西班牙也於1779年6月對英作戰。俄國於1780年聯合普魯士、荷蘭、丹麥、瑞典等國組成“武裝中立同盟”,打破英國的海上封鎖。1780年12月荷蘭進一步加入法國方麵對英作戰。北美獨立戰爭擴大為遍及歐、亞、美三大洲的國際性反英戰爭,英國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在南部戰場上,美國大陸軍和民兵以遊擊戰和遊擊性的運動戰與敵周旋,日趨主動。在1781年的吉爾福德之戰中,英軍傷亡慘重。在大陸軍和民兵的持久消耗下,英軍漸感力量不支。1781年4月英軍在康沃利斯率領下,實行戰略收縮,向北退往弗吉尼亞。格林乘勢揮師南下,在民兵遊擊隊配合下,拔除英軍據點,收複了除薩凡納和吉爾斯頓之外的南部國土。
第三階段:從1781年4月—1783年9月,為戰略反攻階段。1781年8月,康沃利斯率7000名英軍退守弗吉尼亞半島頂端的約克敦。此時在整個北美戰插英軍主要收縮於紐約和約克敦兩點上。1781年8月,華盛頓親率法美聯軍秘密南下弗吉尼亞,與此同時,德格拉斯率領的法國艦隊也抵達約克敦城外海麵,擊敗了來援英艦,完全控製了戰區製海權。9月28日,1.7萬名法美聯軍從陸海兩麵完成了對約克敦的包圍。在聯軍炮火的猛烈轟擊之下,康沃利斯走投無路,於1781年10月17日即伯戈因投降的第四個周年紀念日,請求進行投降談判。10月19日,8000名英軍走出約克敦,當服裝整齊的紅衫軍走過衣衫襤褸的美軍麵前一一放下武器時,軍樂隊奏響了《地覆天翻,世界倒轉過來了》的著名樂章。
約克敦戰役後,除了海上尚有幾次交戰和陸上的零星戰鬥外,北美大陸戰事已基本停止。1782年11月30日,英美簽署《巴黎和約》草案,1783年9月3日,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
美國獨立戰爭是世界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殖民地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的資產階級革命戰爭,是曆史上以小勝大,以劣勝優,以弱勝強的傑出戰例。在廣泛的國際援助下,經過8年之久的艱苦卓絕的鬥爭,僅有300萬人口的北美13個州,最終打敗了擁有近3000萬人口的世界第一工業國大英帝國。獨立戰爭的勝利,打碎了英國殖民統治的桎梏,實現了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獨立,大大解放了北美殖民地的生產力,為美國資本主義和現代文明的迅速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美國獨立戰爭第一次將歐洲啟蒙運動的自由哲學思想大規模地付諸實踐,體現了一種新的進步的政治精神和價值觀念。獨立戰爭中誕生的《獨立宣言》在人類曆史上第一次以正式文件莊嚴宣布了人民主權的原則,宣布了人民革命的正當權利,粉碎和否定了所謂君權神授的謊言。美國獨立戰爭所體現的資產階級的進步的政治精神給歐洲乃至全世界都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它不僅驚醒了歐洲,促進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而且為拉美爭取殖民地獨立的鬥爭提供了成功的範例,有力地推動了拉丁美洲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興起。